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劳动能力权是人对天然属于其所有的劳动能力为增进自己福利所用的权利。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已制定了《物权法》,还应当创制出《劳动能力权法》来确认、设定和保护人的劳动能力权。这样才更加有利于调动亿万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2.
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问题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注.残疾人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时代的特点,也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表现.一、中国残疾人现状对社会保障提出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中国的残疾人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各地民政部门兴办一些社会福利工厂,每年为国家创造的产值达几百亿元,吸纳了一部分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更为这类企业,为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主活和康复创造了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为残疾人谋生存谋福利的事业,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总的来说,现有的保障体制,保障项目单一,保障标准低下,保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首先是一种用来说明商品经济中“劳动的社会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的理论 ,而不是专门的关于“交换价值或价格的量的决定的理论” ,也不是专门的“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剥削理论”。在私有制商品生产条件下 ,人类劳动采取了“私人劳动”的形式 ;私人劳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和关系” ,采取了“劳动产品的价值性质和价值关系”的形式。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价值” ,就是人类劳动的这种“异化形式”。它是“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仍然是适用的 ,但在具体应用上应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劳动价值论中所说的“价值规定的内容” ,是“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 ,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它应当更多地用来解决生产方面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价值论仍然是一元的 ;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论 ,则可能是多元的。应当允许和鼓励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 ,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与生产劳动理论是两个不同的理论。在“生产劳动一般”中 ,包括了“脑力劳动”和“一般管理职能”。在“使用价值”中包括了“服务”  相似文献   

4.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 ,发展、完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而不是要否定劳动价值理论 ,也不是给按生产要素分配寻找理论根据。在科技和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的条件下 ,生产劳动的内涵应当扩展。但劳动仍然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相似文献   

5.
繁星 《百姓生活》2011,(2):28-29
夫妻之间有扶养义务,在夫妻一方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这种义务无可置疑。可夫妻一方没有丧失劳动能力,而只是失去稳定的工作,其生活的负担是不是也可以转嫁给另一方?2010年7月中旬,湘西南某县法院审理的一起夫妻扶养纠纷案发生法律效力,下岗老公为讨生活费把妻子告上法庭,法院会支持他的诉讼请求吗?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不法”是指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律规定时的法律后果和效力状态.超龄劳动关系虽不合法,但并未丧失“从属劳动”的实质特征.基于社会法的“扶权”理念,劳动法应当彰显其社会保障的法益功能,正确处理好超龄劳动关系的可受保障性问题.规制劳动关系“不法”的法律思路是:应当汲取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以及事实劳动关系的区分意义;劳动关系应当与社会保障关系“有限脱钩”;应采取“用工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用人单位”的逻辑顺序来认识劳动关系的主体;应当对劳动关系进行多层次、不同标准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李娟 《南都学坛》2004,24(3):90-92
工伤赔偿诉讼属于民事诉讼,因其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容易在诉讼中引起越权审判,尤其是关于工伤的认定问题和关于劳动能力的鉴定问题。法院应当特别注意,有关工伤的认定和关于劳动能力的鉴定都属于行政行为,其认定权和鉴定权只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法院的民事审判,无权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和鉴定结论进行更改,也无权不予采信。因此,民事审判庭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提出的属于行政诉讼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驳回或者不予受理。此外,还应注意有关赔偿数额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江  万冬明 《老友》2008,(3):50-53
13岁的刘培香自幼丧母,与患上中风后遗症而丧失劳动能力的父亲相依为命。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和生活,她毅然上了武功山,当了一名挑夫,为山上游客、寺庙、旅店挑运货物,挣钱还债,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9.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预防前置是减少残疾发生的最佳措施。本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论述了减少残疾发生的社会意义,描述了翼城县残疾人情况,总结了翼城县预防残疾发生的经验,提出了全国减少残疾发生,实现优生优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预防前置是减少残疾发生的最佳措施。本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论述了减少残疾发生的社会意义,描述了翼城县残疾人情况,总结了翼城县预防残疾发生的经验,提出了全国减少残疾发生,实现优生优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特殊性是劳动关系本质属性的法律反映.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归责原则具有区分性,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分别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与严格责任原则;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方式具有法定性,劳动法应否认约定赔偿的效力,实施法定赔偿制度;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范围具有差异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各自执行不同的赔偿标准.  相似文献   

12.
侵害生命权所造成的损害是一个有着多个受害人的多种损害的体系,对侵害生命权的损害赔偿问题应从体系化的角度来予以研究,才能真正贯彻全面赔偿的原则。这一研究体系包括侵害生命权的受害主体、损害事实、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和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劳动的发展.从劳动权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它应和人的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的,与人的发展有着惊人的内质契合,主要表现在劳动权和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劳动权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劳动权和人的需要的发展,劳动权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家庭直接雇佣保姆和其构成劳务合同关系,保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雇佣家庭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保姆有过错的雇佣家庭可以向其追偿。从家政公司雇佣保姆的,保姆和家政公司是劳动关系,保姆和雇佣家庭是劳务关系。提供保姆服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仍然先由雇佣家庭承担赔偿责任,家政公司在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损害赔偿问题是个人信息安全的戈尔迪之结。愈演愈烈的个人信息滥用行为与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有关。在界定个人信息控制权为人格权的基础上,综合考量损害事实、侵权行为人的过错以及获利等因素,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额。通过举证责任倒置和增设集体诉讼,完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程序机制,进而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层面缓解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的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问题是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对于身处数字化进程中的每个劳动者而言,数字化工作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为劳动者提供倾斜性保护为根本宗旨的劳动法,在数字化进程中应当围绕数字化对劳动者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不利影响,从数字化工作带来的工作模式和时空结构的根本性变革以及可能导致的对劳动者个人数据的滥用等问题出发,逐步推进并在立法上承认远程办公权、不回应权、不可及性权等新型权利,并强化对劳动者个人数据权的保护,实现劳动法的自我革新,最终为数字时代的劳动者权利保护提供及时可靠的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我国现行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之规定的不足 ,提出我国应建立人身伤害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并在适用范围、赔偿原则及赔偿标准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劳动争议的原因类型直接制约着劳动争议处理体系的建设方向。劳动争议的实证考察表明,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以及经济补偿和赔偿纠纷是引发劳动争议的主要原因类型。企业员工对劳动关系的认知以及企业对国家法令的认知是劳动纠纷发生的内在因素。基于此,未来的劳动争议处理体系的改进方向须重视纠纷处理程序制度的完善以及企业内劳动关系争议预防性调解机制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增加劳动报酬实现体面劳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增加劳动报酬是实现普通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关键。要牢固树立尊重劳动的思想,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并且努力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让广大普通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