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个行业也因信息化建设日趋全覆盖化而快速发展. 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加强人文交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为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图书馆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探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以实践结构论为理论视角,探讨了信息化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农村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信息化对农村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观的转变;引起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城市已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发展,从总体上说可以通过实施“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城市化”这两个城市化发展战略来进行。然而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江苏城市要想走向世界并参与世界城市体系竞争,应该走“城市城市化”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城市已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发展,从总体上说可以通过实施“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城市化”这两个城市化发展战略来进行。然而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江苏城市要想走向世界并参与世界城市体系竞争,应该走“城市城市化”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普遍应用,推动了政府治理改革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政府将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政府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是关键,政府信息化又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积极推进政府工作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将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速政府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循环型社会和城市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型社会以资源的减量使用、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为主要技术手段 ,以保护和节约资源为取向 ,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建设“循环型城市”是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 ;建设循环型社会应当成为中国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指标。我国建设“循环型城市”的基本要求是 :确立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城市发展目标和政府施政目标 ;构建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 ;实现与特定发展阶段、科技水平相一致的、尽可能充分的资源减量使用、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 ;培育循环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相应的对策是 :资源循环产业化 ;加强和促进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社会科学研究 ;建设“循环型社区” ,构建循环型城市的社区平台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与信息消费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是人们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经济、社会乃至人自身的渐进过程。信息化将促进居民消费方式的变革 ,推动信息消费的发展。信息消费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消费的特征 ,它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企业、产业、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经济实践中应从多方面促进信息化和信息消费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浅述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将推动国际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我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努力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以“金”字号工程为龙头,金融、邮电、贸易、交通等领域的信息系统飞速发展,各省市、各部门委也在着手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化同工业化一样,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标志,信息化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提出了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化三项重点工作。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企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中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特别是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其处境更令人担忧。他们生活在城市,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同时在城市又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没有归属感,可以说是游离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群体。本文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其生存困境,以及他们对这一困境的反抗或者说是宣泄方式,并试图找到解决方法,以期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怡  宋何萍 《学术研究》2023,(10):22-27+34
数字技术的创新演进和深入实践,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并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使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对话有新的可能性。数字技术的万物互联性也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重塑了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契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民众生活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善数据库建设,提高服务社会要求,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结合企业档案信息化实施行为分析实施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同时,总结企业档案管理方式转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综述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正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作为管理基础、决策依据和竞争第一大要素的信息,正日益成为比决策、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今天,一场以信息化为内容的社会革命,正荡涤着人们的旧有观念,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 重庆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特大型中心城市和长江上游的经济重镇,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面对如火如荼的信息化浪潮应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着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深刻变革,其牵动力之大、辐射面之广、影响层面之深、势头之强都是空前的。以信息产业为基础,推进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战略性发展课题,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新世纪之初,在全市上下集中精力加快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推进大庆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能否乘势而上,抢占发展先机,事关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全局,事关大庆的前途命运。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信息…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后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城市转型发展的转换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的着力点、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突破口。随着我国对智慧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不断显现,智慧城市评价体系逐渐完善。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认识、体制、技术等因素影响,造成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扭曲,存在智慧城市建设一哄而上、城市面貌千城一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市场导向不足、资源整合难度大等问题。要实现我国智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应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推动智慧城市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和智慧产业发展,形成市场需求调节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机制,实现智慧城市资源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15,(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在高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可以促进高校教育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技术保障,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对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存在着认识和定位上的偏差,缺乏完整统一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等问题,所以端正观念、合理定位,实现统一标准和资源共享等体系建设是未来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城市少数民族社区融入建设是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的基础和前提,新四化大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式方法亟需改善,创新民族工作新的体制机制势在必行。创新民族工作新形式应以少数民族城市社区融入中经济、政治、心理等多方面为基础,突破法制、社会保障、信息化、文化心理等瓶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区民族工作发展的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存在双向推动的关系,民族文化让城市品牌富有个性,而城市品牌建设也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可以运用广西民族文化推动城市品牌创新发展;加强城市品牌的营销,提升广西城市品牌形象,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播;打造文化品牌,促进城市品牌创新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科学发展,建设宜居型城市。政府环境行政的不足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吸纳最广泛的公众参与其中,生态环境的公共性使得城市公众有可能协调一致行动,以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家庭、社区、社会层面的生态环境改善。政府应当更加完善有关公众参与的法律和政策,为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现实渠道和切实保障;城市公民应自觉培养生态可持续性行为习惯,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自律、监管、建言献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决定各地区间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差异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城市化水平。生态文明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是密切正相关的,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生态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生态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城市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正  相似文献   

20.
循环型社会及其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它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模式,还包括人们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等。3R原则是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操作原则,系统模式是循环型社会最主要的实践模式。在循环型社会理论指导下建立一套评估循环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可以监测、推动循环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