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伴随社会转型,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对上海在读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研究发现,不论发生过婚前性行为或未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的上海在读大学生都能接受婚前性行为;几乎所有被访大学生都不同意未婚先孕,认为对男女双方会带来许多伤害。目前,社会对于大学生性行为这种越轨行为越来越持容忍的态度,而大学生也由此通过身体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来掌控自己的身体与展现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
《伴侣(A版)》2008,(4):66-66
正婚前性行为的严重后果,有下列8条:1.婚前性行为容易使男女两人在结婚前分手。有些女孩为了怕失去心爱的男孩子才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性健康主要是指性生理健康、性心理健康和相应的正确的性观念、高尚的性道德以及健康的性行为等方面。众所周知,我国一直受到严重的封建思想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很少在就性话题与孩子进行讨论,这不仅使孩子知识面变窄,而且也不利于实施以及推广性教育。同时,也容易产生比如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性传播疾病患病率上升、未婚先孕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问题学生的性发育普遍提高,接触过色情物品的比例相当高。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比较开放,拥抱、接吻、爱抚三项性行为高于十年前,但性交行为低于十年前。大人传媒是问题学生获取性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采用挫折承受力问卷和归因方式问卷,对3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总体水平不高;男女大学生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归因方式不同;挫折承受力较高的大学生倾向于将正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于整体性和持久性因素;挫折承受力较低的大学生倾向于将负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于外在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流动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明显的弱质性:总体知识水平较低,尤其是性病与避孕知识缺乏严重;对早恋和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日渐开放;性活动与性行为趋向活跃,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成为流动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的严重问题。流动青少年家庭客观生存环境较差、父母主观重视不够、家庭教育能力不足、亲子关系欠佳、交流沟通不畅等因素,成为影响流动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必须要重视流动人口的家庭发展权,丰富家庭教育支持资源,逐步建立全方位、开放性的性教育和服务模式,促进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们的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由此产生的观念是把人的生命价值摆在贞操之上。根据近期的调查,我国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在初婚人群中已达六七成,说明传统的贞操观念正在渐渐被年轻一代抛弃。尽管婚前贞节有人看得比较重,有人看得比较轻,但是婚前性行为已经被认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恶,与道德无关,只不过是一种个人选择而已了。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性机能成熟,性意识增强,又受到各种西方文化的影响,使这个群体对"性"话题产生了高度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开始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性道德观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和理性的性道德观,部分群体存在恋爱动机不纯、贞操观极端化及性知识模糊现象,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性活动,规范大学生性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人的性行为开始背离传统的价值观和性制度;六十年代中期,美国陆续出现了冲破习俗的事;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性解放”或“性自由”风靡全美;如今,美国传统上的一夫一妻,即单婚制的婚姻制度,已处在重大的危机之中。本文试图就美国的“性解放”的现状、后果及原因,作一介绍。一、“性解放”种种(1)婚前性交在美国,婚前性交,已不属稀奇事。据一九二九年的《汉密尔顿调查》:婚前性交者,在男子中占54%,女子中占35%。然而,到了一九五三年,据《金色报告》:男子中占98%,女子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在全社会弥散开来,导致社会普遍世俗化,也对大学生性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状况,为性教育详实依据,展开此次调查。自编大学生性观念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某高校大一~大四年级以及研究生的53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性态度较为开放,性行为发生率有所上升,不同性行为接受程度较高,性知识欠缺,安全问题欠忧,需要在大学校园加强性教育。  相似文献   

11.
Over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large, modern firms have tended to replace small, family businesses. In parallel, the family has declined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We suggest that these developments are interrelated. Because information of cheating in market transactions spreads only gradually in large markets, the reputation of the family firm could support contractual performance only in small, traditional markets. As markets grew in size, this reputational mechanism could no longer operate. The small, family firm was then replaced by the large, modern firm. This transition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mily.   相似文献   

12.
陈蕾 《现代交际》2014,(10):182-183
加强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筑牢抵御"和平演变"及思想渗透的钢铁长城,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高校校报作为党的喉舌耳目和重要宣传舆论工具,理所应当在加强党建育人工作中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尹敏鉴 《职业时空》2012,(2):116-117
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能被学校众多学生所赞赏,甚至崇拜,那么其教学在上讲台前就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之后的教学效果将不言而喻。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程度与层次,并不是每个教师能轻易做到的,这完全在于教师的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14.
《速记基础》是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内容影响着专业教育效果、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随着职业岗位的内涵发生变化.课程内容也被要求进行优化和更新充实。应基于职业能力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最终实现高职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职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王超 《城市观察》2012,(3):41-46
广州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怎么走,走成什么样的模式,关键在于明确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党群互动视角,对广州构建新型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应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参与的四轮驱动发展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R. O. Hughes 《Social Studies》2013,104(6):285-288
In a world that is, on the one hand, determined to sustain distinct national and group identiti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becoming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interconnected and interdependent, social studies educators are regularly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supporting diversity, creating a unified national community, and promoting global perspectives through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Singapore education system addresses these disparate goals through its national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for secondary schools, particularly through its use of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The Singapor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also serves as an interesting case study of how a national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has been shifted away from an exclusive focus on a nation-centric paradigm to one that is more globally oriented in nature, while still being firmly anchored to the nation-state and its priorites.  相似文献   

19.
20.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建筑物,其功能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中古时期的清真寺以宗教功能为基础,兼具社会、政治和文化功能,在穆斯林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近代以来,清真寺保持和加强民族认同以及提供情感依托和社会支持的功能得到强化,大众动员功能逐渐增强。这些功能在全球化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化引起的伊斯兰国家民族认同危机、经济结构面临调整、人口跨国流动增加等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