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利用汕优63、二汕63不同世代群体的数据估算了 a、d、aa,ad、dd 各类基因效应和不育胞质效应。加性率超过60%的有出穗期、株高、千粒重;总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显性率约占50%;大多数性状都表现较高的上位率,有放穗数、结实率的上位率达70%~94%。不育胞质对多数性状具有负效应,主要是通过与核内显性和上位性效应的互作而得到表显的。  相似文献   

2.
大穗黑玉米是本所近年来用意大利黑玉米与辽宁黑玉米经人工授粉和有性杂交精工选育的大穗黑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克服了意大利黑玉米产量低、籽粒小、棒子短的缺点。其大穗黑玉米的特性特征是:该玉米株高2米。每株成穗2个,每穗长18—23厘米,穗围粗18厘米,每穗结籽22行,每行39粒,一般每穗结籽850多粒,籽粒半马齿型,千粒重300克,每株可产籽500—600克。  相似文献   

3.
淮两优三号     
《小康生活》2006,(4):41-41
淮两优三号系淮南市种子公司配组选育而成,是一个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目前,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该品种分蘖力较强,单株分蘖一般15个左右,叶色深绿,生长整齐,长势繁茂,株型紧凑。株高115-120厘米,主茎叶18-19片,叶片直、宽、厚、挺。亩有效穗16-18万,穗总粒数175-184粒,一般年份结实率82-85%,千粒重26.5-27克。成熟时秆青、叶绿、籽黄,生长清秀,熟相好。抗稻瘟及白叶枯病,抗倒伏能力强。米质检验结果12项指标中8项达优质米一级标准,2项达优质米二级标准。全生育期140-145天,比汕优63迟熟5天左右。一般亩…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省近年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系),运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其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系数为:剑叶面积>生物产量>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株高>结实小穗>小区产量>经济系数。对产量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生物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控制了产量的87.20%,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川西化杀杂种小麦产量优势与产量因素优势。结果表明 :(1)稀植条件下产量中亲优势与各产量因素中亲优势呈显著 (极显著 )正相关 ,以生物产量、穗粒重与穗粒数的中亲优势尤为密切。在亲本选用上应注意生物产量、穗粒重、穗粒数几个性状。 (2 )不同亲本材料的选用对杂种小麦产量因素超标优势表现有影响。 (3)稀植条件下 ,强优势组合的产量超标优势是在穗、粒、重各因素协调提高下 ,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优势与穗粒重 (穗粒数 )优势、或穗数和穗粒数优势的结果。 (4)密植条件下 ,产量超标优势主要来自于穗粒数与千粒重优势 ,而以穗粒数优势占主导作用。 (5 )单株稀植条件下的各产量因素超标杂种优势大于群体密植条件下的超标杂种优势。 (6 )产量超标优势与穗数超标优势在稀、密植条件下的相关性不显著 ,而穗粒数超标优势与千粒重超标优势在两种条件下达极显著相关。研究认为 ,目前川西化杂杂种小麦的选育应在川麦 2 8的基础上 ,稳定穗数与千粒重 ,选育生物产量与穗粒数大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来源。是辽宁省引进的在全国27省38个生态点试种,一举夺魁。94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中国农村科技博览会上获金奖。(二)植物学特征。生育期95天左右,叶片平展型,株高1.7米,穗位1米,穗长23—30厘米,穗围直径5.5厘米,穗粒重350—500克,大穗可产玉米1市斤,粒型马齿型,色微红与掖单2号颜色相似。  相似文献   

7.
糯杂种高粱的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大于表型相关系数。茎粗与千粒重相关的环境效应大,而基因型效应小,提高茎粗对增加千粒重主要靠环境效应。穗粒数与穗粒重的基因型相关和环境相关系数均大,故穗粒重的提高是基因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穗长和穗粒数与穗粒重呈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一级分枝数和千粒重与穗粒重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最大,而穗长主要是起间接作用。从分析的4个性状来讲,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分别是穗粒数>株高>茎粗>穗长。  相似文献   

8.
苏荣吉 《小康生活》2003,(12):35-36
糯玉二号,属于国家审定品种,是近几年北京市种植面积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特种玉米。该品种株高2.8米,穗位高1.3米,穗长28—30cm,亩产鲜穗3500个以上、亩产干粒750公斤以上,籽粒为白色,千粒重400克(比农大108重50克),具有甜、粘、香的特点,淀粉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被食品  相似文献   

9.
农香98是湖南水稻所继农香16之后培育的又一个大粒浓香型特优晚(?)新品系,在第四届湖南省优质米评选中被评为最高等级优质米。株高100厘米,茎杆粗壮,剑叶长、叶下禾,穗长粒多,平均穗粒数160个,千粒重28克。分蘖力较好,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作二晚全生育期120天,黄淮流域(?)江淮之间可作麦茬一季稻种植,生育期130天左右,为中早熟品种。一般  相似文献   

10.
经试验示范证明,绵农1号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较绵阳11号高10%左右,抗白粉病,叶锈病性显著优于绵阳11号。为发挥大穗优势,获得亩产400~500公斤产量水平,其产量结构宜控制在亩有效穗20万左右,穗粒数40~45粒,千粒重50~55克。在保证一定群体的基础上,提高穗重,协调穗,粒,重三者间的关系,是获得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特色高产优质类水稻:红宝3号,株高90厘米,分蘖强,长势清秀,抗性极强,每穗200—350粒,亩产600—650公斤,米红色,质特优,亩用种3斤。香黑糯:株型紧凑,穗长一尺,穗200—350粒,千粒重28克,米粒表里乌黑发亮,亩产550—600公斤,米质香糯,亩用种3斤。大粒香:杆粗壮,适应性广,穗200粒左右,千粒重45克,长势壮观,亩产600—700公斤,米质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冈优501五年16个试点的主要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分析表明:有效穗与产量、着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尤其与着粒数、实粒数高度负相关,穗数与粒数矛盾突出。粒数、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适当控制群体,促进个体发育,有利于发挥穗重型品种多花多实的产量潜能。  相似文献   

13.
日本矮丰稻系日本东芝农业种子部的育种专家经多年培育成功的大穗早籼新品种。1989年由中国农科院引进,经几年试种推广到全国各地,表现优良。本场1993年从湖北引进经二年试种示范50余亩,表现为丰产性良好,全生育期106——110 天,属早中熟品种,株高90厘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特强,生长繁茂,穗大粒多,每穗结谷240粒以上,结实率86%以上,千粒重27克,米质优、抗性强,综合农艺  相似文献   

14.
绵农2号(原代号8619—32)系绵阳农专小麦组从[(75—21一4/76—19)F_4∥(绵阳11号/Alondra ‘s’)F_3]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1992年3月由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绵农2号”。该品种属弱春性大穗多粒中播早熟种。苗期生长繁茂,叶色淡绿。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粒色浅红,千粒重42克左右,每穗结实48~60粒。株高90厘米左右。成熟较早,叶功能期长,落黄熟色好,易人工脱粒。容重平均760克/升,净麦出粉率平均65%(精粉),湿面  相似文献   

15.
余富国 《小康生活》2000,(11):38-38
该品种是湖北饶水佳利用固优11号与优质高产“鄂保丰”杂交后育成,表现如下:①株高110公分左右,株型紧凑,叶夹直立,抗病虫力强。②分蘖力较强,单株可分蘖13—15根。③穗特长,粒较多,一般每穗300~350粒,抽穗整齐一致。④千粒重27克,谷细长,米全透明无腹白、心白、米质优。  相似文献   

16.
矮杆大穗型超高产小麦新品系 H92—112是由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与山东烟台市农科所合作,集成多亲本复合杂交、核技术诱变和细胞工程技术等多项高新技术培育而成的。该品系冬性,幼苗葡匐,叶色浓绿,耐寒抗倒。株高75厘米,顶芒、白壳、白粒、纺锤大穗,穗长15厘米,穗粒55粒,千粒重42克。籽粒硬质、饱满,蛋白质含量13%。高抗白粉病。中抗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大学著名农业专家王化琪近年育出的一个适应性很强的旱稻新品种,是继早稻2、5、6、8号之后产量最高的品种。株高1米左右,株型紧凑,粗壮抗倒、剑叶上举、深绿、抗病、每穗150粒左右.多者达180粒,千粒重29克,属粳型大穗品种。在北京、辽宁等地种植生育期125天左右,黄淮海115天左右,长江流域110天便可收获,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高者可达600公斤以上。在黄河以南麦收后,可象小麦一样直播,播前首先要拌种,  相似文献   

18.
144黑早稻     
144黑早稻,是采用黑米水稻和白米陆稻进行杂交,并进行辐射处理,然后在旱作条件下定向选育而成的一个品种。该品种属中秆大穗粒密集型品种,株高100厘米,茎杆粗壮而坚韧,叶中长较宽,上举,光绿,株型紧凑。主穗长25厘米,穗粒平均数274.2粒,高达422粒,千粒重26—72克。米粒椭圆形,米乌黑,胚乳全为黑色。黑米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常食有益人的身体健康。全生育期138天,对光、温不敏感,适应性强,可以春播也可以夏播。  相似文献   

19.
该品种为中矮秆紧凑型玉米单交种。春播生育期125天,总叶片数19—20片叶,株高220厘米,穗位90厘米,果穗穗长20厘米,穗粗5.5厘米,粗筒型,穗行数16行,行粒数35—40粒,穗粒数420—520粒,千粒重480—500克,出籽率80%,穗轴白  相似文献   

20.
(1)高优503。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西北植物研究所联合选育成的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分蘖力强,苗壮,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好,光合效率高,成穗率高。株高85厘米,根系发达.穗茎长,基部节间短硬,抗倒伏极强。抗条锈、白粉病、叶枯病和腥黑穗病;抗干热风.耐阴雨。穗大粒多,每穗40粒左右,千粒重38克,白粒,角质。蛋白质含量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