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造业信息化是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落实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为了加快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统一编码是实现制造业数据共享与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也是构建制造业信息化大厦的基石.本文通过介绍制造业统一编码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结合编码的范例,为制造业信息统一编码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动力,以技术开发与交流为基石,发挥先进装备制造专业群的区域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水平,以促进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实践进行装备制造"芙蓉工匠"人才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济南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突出发展交通设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六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信息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必须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新工业化"道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云泽 《管理科学》2003,16(5):64-6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我们采取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工业化道路,它的核心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须坚持科技创新; 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孙家广8月21日在企业信息化高级论坛暨全国第十二届CA0/CG学术会议上以"制造业信息化与我国工业化的思考"为题,重点介绍了这一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许多产品产量已名列全球第一,世界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大量转移,中国制造的产品也是遍布全球.在生产制造中,生产效率对于一个制造企业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世界制造业生产管理正朝着集成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在生产管理中取胜以获得最有利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研究发现,TOC约束理论对于改善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管理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于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争特点,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构建制造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客观真实地评价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为正确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各国都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国外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等计划.从我国情况来看,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到了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阶段.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要研究到底该以什么战略应对新一轮发展,如何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这就是制订《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考虑.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外包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分析了网络时代与工业时代外包管理的不同、网络时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管理模型的区别,并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后期、正在以国民经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发展这一现实出发,提出了可供我国企业选择的五种外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制造业信息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选择。尽管我国的制造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时至今日我国的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我国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忽视了自身的基础。本文给出了企业信息化基础的定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理论简化指标体系.应用来确知理论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不断加码、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等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亟须加快转型升级,用高新技术武装,在全球制造业中塑造新优势。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本力量。"经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近日聚焦全球制造业竞争形势,三大新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不断加码。继"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之后,去年奥巴马政府又提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计委主任、国家计委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近日召开的服务业行业协会座谈会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水平,既取决于信息产品制造的能力和水平,更取决于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在内的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导致工业企业缺少质高价廉的技术培训、研究开发、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市场和销售、会计和税务、法律等各方面的生产性服务,已成为制约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和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  相似文献   

14.
《决策咨询通讯》2006,17(3):66-66
《天津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编制完成,并正式上报国务院。按照《纲要》,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确定为: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化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以及建设宜居的海淀新城。预计到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可达到5000亿元。围绕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总体目标,滨海新区确定了七大发展重点: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现代化制造研发基地;二是进一步加快海港、空港的建设步伐,成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三是努力建设以周边地区紧密联系的立体大交通体系;四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提高滨海新区发展的保障能力,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五是实施科教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六是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七是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区。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大领域.会议还决定,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 业内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有望引入“互联网+”作为重要发展思路,而具体的实施路线图也已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16.
正在现代工业制造装配和机械加工业中,电镀工艺是应用非常广泛和很重要的一种机械零部件表面处理工艺,对提高零部件表面精度、增加防腐蚀抗氧化能力、延长零部件使用寿命、表面美观,具有工业产品艺术化的特点是其它机械加工工艺无法达到的技术要求。由于电镀工艺在机械加工制造业的独占性,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传承应用至今。电镀工艺广泛满足了现代机械制造业和机械装备的技术要求,同时电镀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的重金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2,(7):28-31
天津、上海和北京2011年人均GDP均已超过12287美元。已经跨过工业化阶段,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同时也可称为进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  相似文献   

18.
宋放 《决策探索》2006,(11):32-33
中共河南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及其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社会信息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并把它作为"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强力推进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为全省指明了加强信息基础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必将对实现中原崛起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全省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把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加快推进全省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国内制造业发展状况、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和应用特性,指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之路在于:营造有利的信息化环境、提升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有效服务能力、提高制造业企业自身管理与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和造就各层次人才,认为只有这四大要素协调发展才能使管理信息化真正有效地服务于制造业产业,才能促进软件及相关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如何,如何对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建立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全面掌握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了解各地区、各行业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评价信息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思路,总结了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