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对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了审视,分析了其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各层面的主要代表观念的提出、发展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定位。讨论了各传统观念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利弊,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其对待传统文化,和近代史上许多思想家一样,经历了从反思到回观的曲折过程.分析他怎样和为什么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与回观,借以探测处在新旧嬗变之际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作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中建 《中州学刊》2004,4(3):161-165
在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中,对待"公"与"私"关系的主导思维方式是"崇公抑私",其目的是实现"大公无私"的理想政治境界.但这一"大公"的理想境界却又不得不依赖君主专制这一"大私"的方式来实现,由此造成传统社会中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公私两无"(即理论和现实脱节)的尴尬局面."私"之不存,"公"则不立,这是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明确的论述."崇公抑私"思维方式对近代乃至现代中国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着重要的意义.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公私关系问题上的最新思考和重大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4.
一 传统文化有精华糟粕的两重性,剔除糟粕吸取精华,这是公认的原则。但是这一原则一旦具体化就难免要偏,“国粹”派偏讲精华,西化派偏说糟粕,而一旦以偏概全,那就根本取消了批判,也就无所谓精华、糟粕了。现在这个偏,主要倾向偏在糟粕上。有一种整体糟粕说,认为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一种农业文化,小生产文化,惰性文化,即使有精华也仅仅是  相似文献   

5.
李艳艳 《中州学刊》2012,(5):110-113
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做人类文明的核心,以生态学规律为生态文明的基础,以工业文明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的独立文明形态,这些构成了传统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误区。基于马克思主义视阈的理论反思可以看到,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核心任务是使现实社会关系合理化,根本途径是超越以赢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工业文明。这种新生态文明观所实现的反思超越为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学习语言真难!外语专业的学生都经过这样的过程。从初中开始学外语,经过中学六年的学习,然后升入大学,再学习四年。十年苦读,学生个人的甘苦自不待言,教师以及有关领导和部门所作的努力更是一言难尽,而其结果呢,却是并非每一个毕业生都可以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已真正掌握了自己多年来刻苦学习的语言。学习掌握一门外语可真不容易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的产生具有现实根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依据之一。虽然"融合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性和互补性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它却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功能消融了,从理论和实践的"合理间距"看,"融合论"追求无缝隙的做法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结合"和"融合"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只有坚持"结合",才是思考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正确视角。  相似文献   

8.
从认识论角度考察主体与文化传统,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效应。探明这种相关效应的机理,对于提升认识的主体性、增强文化传统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   认识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关系系统。一般来说,在这个关系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规定着整个认识活动过程发展方向的是认识的主体,也就是认识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和执行者,即进行认识活动的社会的人。人作为主体之所以能够认识,是因为人不仅有脑和感觉器官 (认识主体的硬件系统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天赋的生理器官之上形成了一定的精神结构 (认识主体的软件系统 )。只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风水作为风俗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风水的本来面貌,与中国数千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审美观相一致,是中国古代先人关于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实用而朴素的技能。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风水也难以避免地被一些职业术士增添了不少玄乎的东西,发展成为一种粗鄙的迷信体系。文章从了解风水的基本内涵,探讨人类如何利用风水,总结人类对风水的认识和教训三方面着手,分析了我们的祖先琢磨出的风水经验理论的利弊,披沙拣石,以期揭开长期以来覆盖风水的神秘面纱,真正做到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有选择性地吸收其对现代社会有益的内容,正确看待风水,正确利用风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反思,从道德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道德的层次性三方面阐述了其误区,提出了道德教育问题的新思路--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困境.于外,后殖民时期,现代西方文化霸权通过操控各种大众媒介来传播并强化其主流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欲图通过“颜色革命”达到文化殖民的目的;于内,发达的电子媒介通过改变中国人的生活、交往方式而彻底改变了社会机体.形而下的“变局”或者“断裂”,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失去“滋养”和“依托”,出现“文化滞差”.所以,身处巨变之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应着眼于文化的主体——培养具有人本精神的现代主体.通过确立这样一种人的主体性,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转型以及重建这个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揭示了汉代所开创的那个解释传统的完全错误的性质及其完全错误的逻辑发展 ,指出作为这个解释传统之理论基础的假借之学和考据之学本质上是一种逃亡之学 ,它不仅逃离了作为它的解释对象的先秦本文的内在思想逻辑 ,而且也逃离了先秦本文的语言文字本身 ,从而使之成为与本文完全无关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独立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林,其生命力之长久,内涵的丰富和独特,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见的。当我们今天探讨我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各种问题时,很有必要对近代文化的先河——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这不仅可以加深了解传统文化本身,而且对探究近代文化的发展机制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自觉的反思,大致经历了五次。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真理与价值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认为存在着一种与事实真理不同的价值真理,并试图证明价值真理的概念是一个科学概念。凡是主张把真理划分为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的同志,都以这样一种观点作为前提,即认识可以划分为反映性认识(或事实认识)和评价性认识(或价值认识)。正因为如此,这些同志才不得不花颇多的精力来论证这个前提的真实性。在这方面,赖金良同志的文章《评价性认识简论》(载《人文杂志》1985年第4期,以下简称《简论》)很有代表性。细读了全文以后虽有所启发,但总觉得其立论的基本依据并不充分,因而由这种基本依据所导出的结论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扬中国优秀文化,促进国内学术界的知识更新,今年三月四日至二十四日,中国文化书院和九州知识信息开发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文化讲习班”。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系列专题讲授。 现将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重点问题和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吕富彪  吕富媛 《理论界》2005,(1):117-117
本文从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改变,以及对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方面阐述其积极作用。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现代科技在文化发展中面临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历史进入80年代以后,无论是早已进入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东方国家,都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使得人们对支撑其社会运行的某些深层文化观念发生了怀疑,于是反思传统文化热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提炼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思与改造,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里我们从科学文化角度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对传统理学的反思有如下特色:一、注重功利实效。传统理学家只注重道德践履,不注意事功,反对以功利思想看待理学,而曾国藩却注重功利实效。二、融合百家。曾突破义理独尊地位,融合诸子百家之学问。三、嫁接西学。曾对西学的认识从根本上没有超出中体西用之原则,但他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认为学习西万应坚持不懈,不能急功近利;认为学习西方,应该从根本的科学学起。  相似文献   

19.
阳方虎 《理论界》2007,42(4):162-163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潮,现代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也是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逐步形成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对促进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人类私欲的日益膨胀,其消极作用也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不变的主题:认识你自己--对西方传统知识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于主客二分的西方知识论传统,自柏拉图以降,绵延数千年,与这一历史进程相伴随,以寻求绝对客观性为旨归的近代科学逐渐取得了它相对独立的地位,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科学与哲学相互分化,知识与智慧不断疏离的过程.然而,正是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领域的一系列巨大变革,把一个古老的话题再次提到人们的面前--"认识你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