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氏易林》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历来解说纷纭。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曾以此书为基础,引用中西文献进行了多方面阐发,是当代研究成果之一。本文对《管锥编·焦氏易林》卷有关内容及其引文进行了逐节考辨,在很多方面作了补充、引申和发挥,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钱锺书先生《管锥编》有一段论《史记》的话: 黑格尔言东土惟中国撰史最夥,他邦有传说而无史。然有史书未遽即有史学,吾国之有史学,殆肇端于马迁欤。(251页)黑格尔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比如印度吧,它当然是东方文明古国,可是它却没有古史。有名的史诗《摩诃跋罗多》和《罗摩衍那》,尽管保留了很多可贵的史料,可是这两部毕竟是文学作品,包括不少的神话、传说,正如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特  相似文献   

3.
读苏轼《方山子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的《方山子传》是一篇写得十分别致的传记体文。本文拟就其写作时间、当时作者的思想状况以及文章的主要艺术特色等方面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方山子传》究竟写于何时?目前,大家的看法尚存在分歧。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该文之“解题”、牛宝彤先生选注的《三苏文选》、丛鉴和柯大课两先生合著的《苏轼及其作品》中都认为写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而颜中其先生编注的《苏东坡轶事汇编》附《苏东坡年表》、刘乃昌先生选注的《苏轼选集》、王水照先生选注的《苏轼选集》中则都认为写于元丰四年。 《方山子传》中有这…  相似文献   

4.
《〈乘轺录〉疏证稿》补证于德源贾敬颜先生《〈乘轺录〉疏证稿》(载《历史地理》第4辑)堪称大家力作,考证翔实,疏注精细。笔者印象,《通鉴》,《续通鉴长编》、《辽史》、《三朝北盟会编》中有关资料集一尽,更征引宋人文集、笔记10余种,其治学之精,功力之深...  相似文献   

5.
赵棚鸽 《唐都学刊》2010,26(3):114-119
"孔子删《诗》"由司马迁提出,《毛诗正义》开始置疑,后世多有论说。《正义》总体赞成此说,但又认为孔子之前已有亡诗、今本《毛诗》部分篇目由太师及国史编定,古诗非皆由孔子删编。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正义》延续前代成说、根据事实立论、反对司马迁等。它在唐代仍能被普遍接受,则是因为这一说法与其时孔子地位下降的社会思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史应勇 《唐都学刊》2006,22(3):6-10
郑玄与传世本《孝经郑注》的关系,自魏晋以后一直是个谜。由于汉末经注的影响力,人们见有题名郑注的经书自然以为是郑玄之注,经学里的行家人早就从具体内容中发现了疑点,屡次提出。但由于政治家对到底是不是郑玄作的注并不太在意,故此事一直未能澄清,直到唐代,依然是笔糊涂账。在学界争论不休时,唐玄宗以天子之尊,亲自注《孝经》。自此,《孝经》唐明皇御注本就成了定本,这更促使了民间真的郑注本的散失。宋以后的《孝经》注疏本也是在唐明皇注本基础上为之。清代学者辑出的多种《孝经郑注》本,也都以传世《孝经正义》为主要依据。其实,这些郑注根本就不是郑玄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敦煌伯3619唐诗写卷校录平议徐俊敦煌伯3619唐诗写卷收诗之多,仅次于伯2555唐人诗文选集残卷和伯2567.2552唐入选唐诗拼合卷,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王重民先生《补全唐诗》(《全唐诗外编》第一编)从本卷中辑录佚诗一首 ̄①,黄永武先生《敦煌伯...  相似文献   

8.
该书的姊妹篇《谁的正义?哪种理性?》于1988年出版,把探索的触角伸展到正义和理性概念上。作者本人对这两部书都曾著文介绍,前书介绍已由白锡堃先生译出,见《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这里译出的是他对后一本书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杨一凡先生新著《明大诰研究》最近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校勘精细、立意新颖、论述扎实、创获颇多,对于法律文化研究来说,堪称是一部具有重大建树的著作。明《大诰》四编即《御制大诰》初编、续编、三编及《大诰武臣》,是朱元璋将其于洪武十七年至二十年间亲手处理的一些案例及发布的峻令、训戒等汇集编纂而成的一部法律文献总集。自洪武十八年《大诰》初编颁行以来,曾“家传人诵”、“大播寰中”。朱元璋死后,由于其后继者态度上的变化等原因,逐渐被搁置不用。明中叶以后,已绝少流行,今天更难以见到。为研究明《大诰》,杨一凡先生广求现藏于世的各种善本,而以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洪武内府刻本为底本,参照国内其他图书馆及美、日图书馆所藏的十余种版本加以精心校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文选》收录了周至六朝一百三十个知名作者的代表作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阅读方便,因而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重视,成为必读书籍,研究和注释此书,也成专门学问,唐李善的《文选注》,便是一部权威性集大成的著作。李注引书一千五六百种,许多佚文赖以保存,考订名物和训诂,价值也很高。清代不少学者,都曾致力于此书的校勘和笺释工作。高步瀛先生的《文选李注义疏》(以下简称《义疏》),则总结了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自己的许多精辟见解,是一部值得重视的著作。惜乎高先生于1940年病逝,仅完  相似文献   

11.
蒋智由,字观云,号因明子,浙江诸暨人。他是近代“诗界革命”的主将,曾被梁启超把他与黄遵宪、夏曾佑评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饮冰室诗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那本中国《近代诗选》中选注了蒋智由的诗五首,可见选注者是注意了这位作家。但由于当时资料不足,没能考出蒋的生年,只注了他的卒年。我在七二年倡读蒋智由所作《潘雨辰先生传》(见《新古文辞类篡稿本》第十五册,民国十一年中华书局石印)一文,其中叙述“(潘)先生(智由的老师──笔者注)以民国八年已来旧历二月二十五日终,年六十有七”,又说:“先生长予十有三。…  相似文献   

12.
《庄子今注今译》注释商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一版(1983.5)而再版(1985.9),印数达35200册,流布甚广。纵观全书,我以为,具有这样的特色:首先,广征博稽,资料周全而翔实,仅书后所列的参考书目就达65种,上起魏晋的注疏,逮至当代学者的专著,还有散见在注中的论文。陈先生不仅苦心孤谐地遴选以往注庄典籍中的精华,而且还能撷取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其次,融铸众说,荟萃群注,言简而意赅。《庄子》历来注家众多,陈先生不是单单胪列众说,而是能辨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参以己见,颇多真知灼见。再次,译文语句精炼,琅琅  相似文献   

13.
《浙江学刊》一九八二年第四期所载《姚振宗与快阁师石山房丛书》一文,在评述清季目录学家姚振宗生平时提到:“一八八四年,陶方琦督学湖北,纂修《湖北通志》,他(指姚振宗)应聘编纂《湖北艺文志》十四卷。”在这段话里,陶方琦督学的时间和地点都是错误的,兹考订如下: 据该文注中说明,上面那段话的史料依据是《文澜学报》一九三五年第一集上刊登的《姚海槎(振宗)先生年谱》(陶存煦编)。实际上,该年谱是这样记载的:“光绪五年已卯(一八七九年),……陶方琦奉命督湖南学政”,“光绪七年辛已(一八八一年),……秋,陶方琦在官丁母忧归里”。“光绪八年壬午  相似文献   

14.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成就三题陈其泰范文澜先生是浙江绍兴人,1893年11月15日诞生。他在抗日战争以前即是有名的大学教授和国学家,著有《群经概论》、《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等。抗战爆发,他走出大学课堂,脱下教授的长衫,着上戎装,来到抗日游击区,...  相似文献   

15.
清代学者缪荃孙所辑《辽文存》卷一收载一首《鼓吹曲无射宫》,陈述先生以《鼓吹曲》为题录入《全辽文》,其词如下: “五年一巡狩。仙仗到人间。问稼穑艰难。苍生洗眼。秋光里。今日见天颜。金戈玉斧临香火。驰道六龙闲。歌谣到处皆相似。天子寿南山。”缪氏曾于词后注道:“金《乐志》云,天眷三年九月幸燕京,所用鼓吹导引仍辽旧。”陈述先生据此注而推断说:“是此曲乃辽曲也。”但是这首词作《辽史》不载,宋辽金时代的文献也没有称其为辽代作品的,因而我认为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理想国》(又译《国家篇》、《王制》)通常被后人冠之以副标题《正义论》,并以开篇闻名于世,寓意深厚的首卷为全文对正义的讨论奠定了基调。其中,与苏格拉底讨论"什么是正义"的第一人是克法洛斯。这位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老人,在与苏格拉底探讨正义的对话中处于何种地位,是与克法洛斯这一独具特点的角色密不可分。深入剖析克法洛斯三个层面的形象,便于全面理解柏拉图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为发掘《理想国》卷首蕴含的伏笔、领悟何为正义提供了丰满生动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注的《唐诗选》,自1978年出版以来,受到了读者的好评。该书小传简明扼要,注释重点突出,不少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确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唐诗选注本。但是,凡事很难十全十美。在注释方面,这个选注本就有一些可酌之处。对此,刘凯鸣同志已提出过一些很中肯的意见。现就笔者管见,也谈几点看法。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九:“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唐诗选》注认为“鬼工:”两句的意思是:“即使真有鬼神供役  相似文献   

18.
《学问》2015,(2)
<正>2015年1月9日,《金毓黻全集》编纂启动仪式在长春师范大学举行。长春师范大学校长、《金毓黻全集》编辑整理指导委员会主任赵骥民,编辑委员会顾问孙玉良、刘信君,主编姜维公、付百臣,以及各分编委员30余人出席了会议。金毓黻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生致力于东北史地的研究和东北文献的搜集整理编辑工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金毓黻先生的学术观点至今  相似文献   

19.
颜师古《汉书注》喉音反切声类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师古,名簿,字师古,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隋文帝牙皇元年(公元581),卒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颜师古的祖父颜之推,是确定《切韵》编写原则的主要人物之一。颜之推对儿孙辈的语音教育训练十分严格:“香家儿女,虽在孩推,便渐督正之。一言批替,以为己罪矣。”(‘颜氏家圳))所以,幼师古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颜氏曾与孔颖达、司马才辛等人共同编撰《五经正义》,著有《五礼》、《匡谬正俗》、《急就章》等书。他奉太子承韩之命,为一百卷《汉书》作注,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成《汉书注》一百二十卷…  相似文献   

20.
钟书林  张磊 《唐都学刊》2007,23(4):79-83
郑阿财、朱凤玉先生合著的《敦煌蒙书研究》用力甚勤,弥补了敦煌蒙书研究的空白,给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极个别录文,如敦煌本《千字文注》标点、文字有不少讹误,今摘出数十处加以改正,并适当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