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根据中国逻辑史的发展线索,系统梳理了中国"类比"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期为类比研究的热潮期;秦汉魏晋六朝时期为类比研究的退潮期;唐宋至明清时期为类比研究的低潮期;近代为类比研究的理论探索期;现当代为类比研究的理论建构期。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类比乃是通过两个关系式的比较指出两种关系的相似”这一类比新定义 ,运用变通的类比基本结构关系式对一些类比特殊结构、类比与比喻及比较的关系加以分析 ,并就某些特殊结构类比句的翻译处理进行探讨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类比依明喻、暗喻而存在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在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之时,少数人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宗教。他们采用的基本手法就是简单类比,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导师与宗教崇拜的神相类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宗教教义相类比,把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传教布道相类比,把共产党员和宗教信徒相类比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牵强附会的类比在少数青年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类比思维方式深深地植根于远古人类原始的思维模式中 ,并一直存在于希腊哲学的核心。但是 ,使类比问题在神学和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凸显出来 ,并得到系统化的创新发展 ,却是托马斯及其后继者的成就。托马斯综合了柏拉图的“分有”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类比”学说 ,形成其系统化的“存有类比”思想 ,并进而落实和深化为语言类比 ,使其语言思想得以突破前人 ,达到“深度诠释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母语迁移说、中介语理论和监察模式只描述了二语习得的不同表现特征,标记理论和原型范畴则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和难点寻找理由。笔者在句法层面上论证了出现这些特征和错误的根本原因是类比思维在起作用,学习者自始至终都在使用类比,类比思维既促进又制约着他们的习得;分析了二语习得中前期类比迁移特征,是在语际间(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的,而后期类比迁移特征,则是在语内(目的语间)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类比构词的探讨、溯源,分析了社会因素、科技进步和历史事件对其产生的作用以及类比词对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类比模式     
不论是传统的形式逻辑,还是现代的科学逻辑及科学方法论,都对类比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展开了许多争论。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类比方法究竟是不是一种逻辑方法,它的可靠性如何以及怎样提高其结论的可靠性等方面,而对现行类比方法的经典模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理想国》中城邦和灵魂的类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邦和灵魂的类比关系的论证构成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正义论证的一块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正义论证的成立与否完全取决于其关于城邦和灵魂的类比关系能否成立.伯纳德·威廉姆斯发表于1973年的这篇文章即是针对这一类比关系所展开的深入的逻辑分析.在这篇文章中,威廉姆斯指出,正是在城邦和灵魂的类比上,柏拉图的论证存在着基本的逻辑混乱,他交替而不加区别地使用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类比原则,即基于内涵的一致性的类比原则,以及基于整体和部分的一致性的类比原则,结果造成了他在关于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的论证上的种种自相矛盾.威廉姆斯细致地分析了柏拉图由于混用这两种不同的类比原则所带来的种种理论上的困难,从而将人们通常在阅读<理想国>时所感到的各类疑难以分析哲学的方式给予了清晰的表达.显然,威廉姆斯的这篇文章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论证,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分析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史研究方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类比来进行法律推理是法律学习和适用的核心。类比法律推理与作为法律续造之法的类推制度、类推解释并不处于同一对话语境。类比法律推理是一种法律发现方法。类比法律推理的难题在于如何确立比较的基点并从中发现具有规范意义的比较点,然后再以实质性和相关性为基础判断这些比较点的重要程度。在比较、判断的过程中,类比法律推理应该回应刑法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英语新词的产生及其构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必然需要用新的词汇加以体现.类比构词的出现,加速了新词的产生.以词缀-nik、cyber-、-gate和名词web、net所构成的新词,是类比构词中比较积极的语言现象.探讨类比构词,有助于掌握英语新词,更好地促进现代英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两汉推类思想作为先秦推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关于推类,两汉逻辑思想家对类之可推的保障因素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类之可推进行了应用;同时对类之不可必推的适用原则进行了探究。但受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以及占统治地位的董氏儒学的影响,也仍然存在着强类以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譬"一词在我国古代应用广泛,备受推崇。"譬"是比喻还是类比?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大多认为是比喻。实际上,"譬"一词含有两个意义,可指比喻,也可指类比。严格区分二者,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大方法论意义在于:如果运用"譬"的某个实例是类比,我们对古人论证的思想观点或许可以接受;如果是比喻,是修辞,我们对其论点则不必信从。通过界说比喻和类比,考察"譬"的歧义以及"类"与类比意义的"譬"的关系,明确区分二"譬"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坎贝尔理论观基础上,分析了他将类比模型看作是理论实现说明定律功能的必要条件,认为坎贝尔这种独特的思想源于他并不强调理论必须依赖于逻辑才能被建构起来,类比对理论说明的作用也不是在逻辑的层面上,而是在修辞学的隐喻层面上,这使得坎贝尔眼中的类比模型具有了目前科学哲学界广泛讨论的修辞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上类推仅仅被看作是法律适用的补充性技术,而考夫曼在诠释学的观照下主张所有的法律适用都是类推的过程。天下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案件,法律适用就是规范与事实不断逼近的过程,由此只有在规范与事实的对应中才会产生真实的法。类推的过程可以从考察规范与事实的共有意义、回归立法目的和判断相似性等方式来操作,从而实现类推从本体论到方法论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浅谈类比法     
首先给出了类比的定义 ,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 ,并介绍了它的二个主要特点 ,即跳跃性和可靠程度低。然后结合一些成功的类比案例 ,对它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提高类比法使用可靠性的三个原则 ,一是所根据的相似属性要尽可能多 ;二是所根据的相似属性之间的联系要尽可能紧密 ;三是所根据的相似数学模型要尽可能精确  相似文献   

16.
刘玮 《南都学坛》2000,20(3):101-105
以教材命题为切入点 ,利用类比的手法进行探讨 :一是从命题结论类比以前证明过的命题以启迪思想。二是从命题图形类比以前证明过的命题进行再探讨与引伸。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透彻理解与掌握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比喻具有一种模糊性,它主要体现在比喻的构成、比喻的使用、人们对比喻的理解、情与景关系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上.这种模糊性的构建策略主要是利用语言及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和人们的认知局限(模糊的心理).比喻的模糊性特征能达到独特的语用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