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富差距与当代中国阶层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整阶层关系是新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加了调整这一关系的难度,并在利益差别的基础上形成了四对显性社会矛盾和三对隐性社会矛盾。四对显性矛盾是:各高收入阶层与各低收入阶层的矛盾、各高收入阶层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各低低入阶层中的部分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某些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三对隐性矛盾是:社会经济利益差别与政治一体化之间的矛盾、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对现行体制和政策满意程度之间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与贫富差距造成的观念情感"壁垒"之间的矛盾。目前社会成员之间的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实现,都包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因此要在现代化和改革的旗帜下建立各阶层巩固的政治联盟。同时,解决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必须有新的思路,即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要采用过渡性的方法;对于新型社会矛盾要采用新的方法;对于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要超前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袁景华 《兰州学刊》2002,3(2):14-15
本文认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既有协调一致的一面性 ,又有矛盾的一面性。协调一致的方面是主要的 ,矛盾的方面是次要的、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日益优越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是一个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充满各种矛盾与冲突的过程,既有阶层分化、价值冲突、信任危机,又有传统的历史文化心理与现实的贫富悬殊之间的冲突,还有在政治现代化要求与制度创新滞后之间的矛盾等,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运行处于介于社会动荡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社会亚稳定状态。矛盾与冲突是社会发展的环节,各种矛盾斗争的结果使得社会运行必然经历不稳定、亚稳定、稳定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和谐的城市社会阶层结构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平均主义。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和谐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构建,以实现社会结构的和谐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培育社会中间阶层;促进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协调阶层之间的利益;疏导阶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贫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社会不公平现象,主要是由收入分配的不合理造成的.实现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化解、缓和贫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除了政治、经济、法律等外部手段以外,妥协既是一种实现利益公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协调与缓和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机制,并且妥协具有内部性、自愿性、低成本性和彻底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与同类著作相比 ,冯必扬博士的《来自竞争的风险———我国转型期的竞争与社会风险》(以下简称冯著 )在其深刻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方面有独到的贡献。从竞争出发研究社会风险 ,这个切入点选得非常准。冯著将竞争的界说上升到哲学层次 ,认为人的需要和资源的稀缺性是竞争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才导致人的需要与需要满足之间的矛盾 ,才导致竞争。”(冯著 ,第 1 8页 )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本法则 ,也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将社会风险的原因的剖析 ,深入到竞争这个经济和社会生活最核心的动力层面 ,…  相似文献   

7.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农村社会矛盾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3,(9):180-184
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我国农村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农村社会矛盾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我国可能步入风险社会的影响因素。经济体制变革、政治体制改革、利益结构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社会结构变动、发展方式转变共同构成农村社会矛盾力场,在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农村社会矛盾的驱动力,产生乃至激化农村社会矛盾。必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政治生活、增强风险意识、优化阶层结构、创新农村制度和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等途径,增强矛盾抑制力,防控农村社会矛盾风险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良性的社会阶层分化对和谐社会构建有积极意义;当今中国阶层分化中出现的阶层分化不平衡、贫富悬殊等现象,使得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它们对和谐社会构建构成潜在威胁。消解这些不和谐因素,必须在社会整合机制、流动机制、利益统筹和表达机制、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阶层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阶层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协调好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阶层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发展变化、对协调阶层利益关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了进一步协调我国阶层利益关系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应用事物矛盾的法则研究社会历史过程,首先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指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马克思又把这一法则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研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精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动力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