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大学生,大学里应该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也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作为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是人类社会竞争更趋激烈而前景又令人神往的世纪。这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在遵循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个性化原则的前提下,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丁志刚 《职业》2012,(15):36-37
个性化教育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肩上担负着民族的未来,而小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之一。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繁荣,社会和家庭对小学生个性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那如何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呢?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是结合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利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从而导致每个孩子个体之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原因的相互作用,幼儿期的注意力在个体上的表现存在差异性。因此段时期注意力的培养关系着童年期学习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幼儿期注意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后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夏妮 《职业时空》2008,4(8):61-61
一、素质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使人的身心、潜能得到最优化的组合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强调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最终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实践中把外语作为一种得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康秀荣 《职业》2012,(6):151-152
市场营销课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笔者改变传统的作法,充分发挥学科本身实践性的特点,运用行为科学中的激励原理,尝试采用几种新的教学方法,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把培养兴趣和提高技能的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培养兴趣和提高技能的因素,把引发学习和发展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望放在首位,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苦学变乐学,从而达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职业》2007,(21)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间的竞争尤为惨烈。企业之间相互比资金实力、比技术含量、比产品质量、比服务水平,但是,最终的胜利者一定是拥有一支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忠诚于企业的高素质职工队伍的企业。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职业技术学校,任重而道远。一方面,社会和企业急需德才兼备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偏低。所谓德才兼备,是指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积极向上、团结合作、技术熟练、努力进取、不断创新、富有朝气。但社会普遍存在的重学历培养、轻职业培养  相似文献   

9.
黄庆梅 《职业》2011,(30):161-161
所谓个性,是指人的独特心理现象,包括带有倾向性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以及带有特征性的能力、气质、性格等。这些心理现象虽然是人人皆有,但又是不尽相同的。虽然集体表现为“共性”,但组成集体的个体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在承认共性的同时,必须肯定个性。所以,培养良好的个性是由集体中个体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思索和联想广泛地搜集与这“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发展的一种思维品质。创造个性,则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幻想、敏感性等。  相似文献   

11.
陈花 《职业》2011,(24):57-57
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和任务,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提供了一条独特、轻松、愉悦的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相应的美学知识、美学观念、美学技能,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和繁荣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德育教育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传统美德教育、公民品德能力的开发、强化权利义务教育为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注重社会功性能的发挥。相反,西方国家则注重个人权利的维护,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来培养合格公民,重视个体个性品德的教育,重视个性的健全与和谐发展,采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模式,注重个体性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中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其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和愉快的学习,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初中生正处在从少年期到青年期的过渡时期 , 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 且自控能力差 , 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根据目前初中生物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进行了多年的摸索与实践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教师要在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课堂中学生的兴趣点,激活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综观国家教育部和常州市教委颁发的指导性文件,我们都会发现,幼儿美术作为专业知识技能基础的教育功能正在淡化,作为幼儿最直接的表达语言却在发挥着更为广泛的教育功能。我园倡导的大美术教育观,注重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整合各类学科,注重美术学习与文化情景的关系,发挥大美术教育优势,有意识的培养幼儿个性品质(非智力因素)促其完美人格,其最终的目的是以美育人、育完美的人。如何站在大美术教育理念的高度,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发展幼儿健康的个性,使微观的美术教育目标与宏观的学前教育目标相一致,是我园美术教育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中时期是人生诸方面的发展时期,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能否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个性.对一个人知识的开拓,思想品质的形成.能力的发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交往、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把教育工作的注意力由“智育中心’转移到“个性全面发展”特别是儿童的社会化方面。这些国家教育工作者正致力于青少年的早期教育。或是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下功夫,打好社会化的根基;或把诚实、自信、对集体的认识、责任感,在社会制约范围内的独立性,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或把社会化人格的培养作为入学准备的条件之一,把儿童的个性发展视为极具重要的方面,让儿童在与他人合作中实现社会化。“素质教育”的要求表明:社会需要人有更好的适应力,有更强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因此,青少年的早期教育一一L重的社…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幽默艺术的恰当运用,会对搞好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融洽师生之间关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幽默是教师信心、智慧和才华的具体表现。教师必须磨砺思想,修养个性,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幽默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控制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主要见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研究及儿童的道德行为发展中的研究两个领域.国内外许多研究对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及其在儿童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形成中的作用进行过深入探讨;在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中,自我控制则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行为指标来看待.本研究试图从自我控制的表现,自我控制的发展过程及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个体内在、外在因素三方面对有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兰亚春 《现代交际》2012,(3):227-228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而学校作为专门的社会化教育机构,对个体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面临的诸多困惑和认知需求,指出社会学作为一门把社会作为对象,并对其进行认识与研究的基础性社会科学,日益成为人们认识社会、解释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是提升大学生科学理性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的个性、主体性日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在当前社会变化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健康的性格、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人格素养在竞争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过于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了精神健康的基础教育,却使一些学生产生孤僻、脆弱、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