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三年来中亚国家的“颜色革命”,就其内容和性质来说,并不是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中亚国家的“颜色革命”源于布什的民主战略,而布什输出民主战略的理论支柱是“民主和平论”。而这种“民主和平论”遭到了世界上一切有识之士的广泛批评。布什以“民主和平论”为理论支柱,推行输出民主战略,从根本上违背世界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规律,注定不能得逞。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就职演说中阐述了其第二任期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纲领。这个新纲领只字不提“反恐”,而是特别突出地强调在全世界传播自由、推行民主对美国利益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全世界结束暴政的最终目标。这表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不仅从实践上而且从理论上实现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与"布什原则"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之后,布什政府看到了利用美国军事力量建立一个世界新秩序和美国永久领先地位的机会。新的“布什原则”倡导一个鲁莽的“先发制人战争”和“政权更替”,以清除独裁政权,传播民主。伊拉克是这一原则的最早试验品。由于对伊拉克现实、国际制度权力结构和美国力量范围的错误百出的先入之见,布什原则彻底失败了,并导致美国权势的明显削弱。实际上,布什原则在伊拉克的运用事与愿违,美国的军事力量陷入了一个四面楚歌、代价昂贵的失败事业中。经历了这一宏大野心的失败,布什政府在剩下的两年任期里不得不面对两难选择:或者收拾残局,重建美国的实力;或者面对进一步衰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6,(2)
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总统布什25岁的双胞胎千金芭芭拉和詹娜正暗中展开一场激烈的“结婚竞赛”,两人都打算在父亲2009年离任前结婚,并且婚礼都在白宫举行。  相似文献   

5.
看点五:世界地位受到挑战,美国外交政策调整美国总统布什在第二任上麻烦不断。伊拉克局势迟迟不见好转,驻伊美军亡魂超过2120,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加入“了反战母亲”的行列,撤军之声高涨。再加上处理飓风危机不力,共和党“的特工门”丑闻等,布什的支持率大跌。布什政府不得不反思  相似文献   

6.
布什说美国看待中国须有正确认识新华社洛杉矶3月20日电(记者吴月辉)美国前总统布什20日在洛杉矶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就有可能破坏这种关系。布什是在接受美国志愿者(洛杉矶)协会授予他“马可波罗奖”的颁奖仪式上说这番...  相似文献   

7.
帝国主义为了消灭共产主义,推翻社会主义国家,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式,恢复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总是使用暴力和“和平”的反革命两手,有时两手并用,有时交替使用,有时侧重于暴力,有时侧重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妄想使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从美国总统杜鲁门到布什,从英国首相邱吉尔到撒切尔夫人,从西德总理阿登纳到科尔,都主要奉行着一条“和平演变”的战略。 1917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科学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是对旧世界一个致命的打击。所以西方把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20日,乔治·布什“历经磨难”终于当上美国总统,就在他就任5周年之时,美国媒体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但似乎有一点共识,就是布什头上的“光环业已消失”。其实,布什的总统之路简直可以用“命运多舛”和“艰难岁月”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宣誓就职时,就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并且还进行了抗议。最后,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才将他送入白宫。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国际“新自由”中关于美国“引导世界”、划分“文明国家”和“独裁政权” ,认为国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等观点 ,在 2 0世纪后期最终发展成为“民主和平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劳拉·布什不仅是美国的第一夫人,而且还是一位热情的读书爱好者和积极的公众教育家,是美国的“第一图书馆员”。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布什将在 2 0 0 2年秋向国会提交其上台以来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正式公布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的“先发制人”战略 ,这一新战略标志美国战略思维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探讨“先发制人”战略的形成过程及其概念初步界定 ,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考察了影响“先发制人”战略形成因素。文章认为 ,“先发制人”战略一旦实施 ,将对美国安全战略和国际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巴以问题 ,从《奥斯陆协议》到布什的中东和平“路线图”等和平方案被一个又一个提出。每一个方案都曾给巴以问题带来和平解决的希望 ,但是它们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中途停滞。在和平“路线图”受阻的情势下 ,以沙龙为首的色列政府又提出了“单边脱离计划”。人们不禁会问 :什么是单边脱离计划 ?其现状如何 ?沙龙为何这时会提出这个方案 ?它又有什么影响 ?现拟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以色列的单边脱离计划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布什先生从克林顿政府的对华友好关系(可用“战略伙伴”一词概括)中捞取了许多政治资本。这个概念于1997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由比尔·克林顿和中国主席江泽民第一次提出,1年后克林顿访华时又得到了发展。这是自1989年天安门风波之后美国总统首次访华。布什先生反对这种提法,他说中国是“战略竞争者”。  相似文献   

14.
时间将对布什作出评判。布什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的支持率极高,但我们必须等待很长时间才能看出,他的决策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如果布什获胜,美国人需要了解他是如何获胜的。如果他失败了,他和他的失败的决定将蒙受耻辱并被抛弃。  相似文献   

15.
崔鹤同 《社区》2011,(26):21-21
今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和“股神”沃伦·巴菲特等15人颁发了美国代表平民最高荣誉的自由勋章。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也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图谋;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可采用武力解放或和平解放两种方式。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对推进祖国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他调皮捣蛋,他成绩不达标,却大喊“很自豪”。他是个叫巴特的小黄人,美国总统布什不喜欢他,但美国民众却都爱他  相似文献   

18.
一个艰难的选择 2005年9月14日,在联合国60周年全球首脑峰会上,美国总统布什端坐在安理会的席位上。谁也不知道,他此时正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坐着,还是离开。在思索良久后,他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下:“我想上洗手间一会儿,可以吗?”很显然,布什先生有些“内急”。但是,当众离席会不会引起外交误会?会不会给人留下“美国人对联合国不满”的印象?这是布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随后,布什将写好的纸条递给身后的国务卿赖斯女士。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已卸下帷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克里,成功卫冕总统。布什的两次成功当选,反映了美国社会政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具体地说,美国社会政治出现了三大潜流,它将继续长期影响美国社会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5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名高盛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为新的财政部长,接替之前宣布辞职的原财长斯诺。布什在白宫玫瑰园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称:“鲍尔森一生都在跟商业打交道,经验丰富,他有能力用清晰的术语解释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