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模式引领了歌剧发展,但并不是理想的创作,其中参杂了许多不利于歌剧发展的因素,故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歌剧黑暗时代。文章对这一时代的歌剧进行了分析和展示。  相似文献   

2.
与西洋歌剧拥有相同审美标准的表演形式不同,中国歌剧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表演形式,一种是西洋歌剧模式的表演形式,另一种则是民族歌剧表演形式。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这两种表演形式逐步走向融合,共同构建着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中国歌剧表演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歌剧作为艺术舶来品,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充分利用本民族的音乐资源和文化基础,探索并创造出适合本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风范。随着各地歌剧院建设热的兴起,中国歌剧的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软件建设严重滞后,体现在歌剧文学原创力的不足,以及在探索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方面的艺术追求力的衰退,这成为中国歌剧文化发展的一种瓶颈。必须确立以艺术文学自创为本位,以本民族的歌剧艺术为本位的原则,将西方歌剧的文学艺术都定位在为我所用的意义上进行开发和借鉴,这才是中国歌剧文化发展的正确路向。  相似文献   

4.
杨晓霞 《南方论刊》2011,(10):97-98
在歌剧的诸多构成元素中,歌剧音乐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它通过声乐和器乐的不同形式诠释着歌剧中人物的不同心理,性格,特征,推动着歌剧中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矛盾的冲突,使得人物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得戏剧构思活灵活现,生动巧妙,使得歌剧的生命形式鲜活丰盈。但歌剧音乐又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和构成歌剧的诸元素相互依存,有机结合,浑然天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歌剧艺术中,音乐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吞并着文学.在文学母本向歌剧剧本的转变过程中,文学母本变得支离破碎,故事情节变得零散而不完整,情感场景成了表现的中心,但也正是在这种同化和异变过程中,文学与音乐的言说优势实现了整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审美素质.歌剧由此被称为是一种最激动人心、最壮观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1997年,我有幸被选派到了保加利亚国家音乐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声乐专业进修。师从该院声乐系副主任鲁契可夫教授,主要学习美声唱法、西洋古典歌曲和西洋歌剧选曲。保加利亚声乐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有“歌剧歌唱家的宝库”之美誉。产生了不少闻名于世界的歌唱家。如被誉为夏里亚宾再世的男低音歌  相似文献   

7.
<洪湖赤卫队>是中国歌剧史上的不朽经典.剧中的主要唱段<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等都成为民族歌剧的永恒之作.歌剧情感表现与歌剧的其它表现形式一样,都具有表演者自身的创造性特征.在表演者情感表现中联系着多方面的表现手段.下面结合歌剧<洪湖赤卫队>不同片段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段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感.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歌剧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歌剧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一些优秀的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中国歌剧作品业已呈现于世界舞台,中国歌剧演员的表演水平也受到国际业界的认可和外国观众的喜爱,中国歌剧呈现出了可喜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歌剧在发展过程中创作歌剧的元素———动作与音乐连续产生了冲突与不平衡,而重唱作为新的创作元素对歌剧中动作与音乐连续体起了非常好的衔接,对歌剧的戏剧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并通过《费加罗婚礼》的分析,以此来证明重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歌剧作为最丰富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在日常教学和小型音乐会中往往需要钢琴作为伴奏,本文从音量的控制、弹奏时模仿乐队、自由速度的处理、前奏与间奏的演奏、织体的省略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歌剧中钢琴伴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马山雪 《理论界》2006,(12):200-201
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中歌剧在他的创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晚期(维也纳时期)的三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更是他的颠峰之作。对这三部歌剧宣叙调的歌剧思维和演唱风格、演唱技术进行探索,是本文的写作宗旨。  相似文献   

12.
陈燕  张译文 《学术论坛》2012,35(9):81-84,226
20世纪初,伴随着新的思想进入中国社会,中国文艺开始形成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中国歌剧正是这一时期中国文艺与世界文艺的博弈产物。通过梳理20世纪初中国歌剧的嬗变轨迹,发现中国歌剧的形式既不同于西洋歌剧,又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中国歌剧受社会环境、政治权利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歌剧形式。因此,文章认为,中国文艺形式的扬弃不仅取决于艺术本身,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等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姚屹东 《理论界》2006,(5):182-182,239
威尔第的早期歌剧创作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异族压迫的精神,使他一举成名。中期作品以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提炼的音乐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人物性格面貌,内容触及一定的社会问题,使他成为世界瞩目的大作曲家。后期的作品在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现代新歌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歌剧”是与民族传统歌剧(即戏曲)相对而言的。自“五四”时期开始新歌剧的探索。新歌剧从表现民族现实出发,融汇民族传统戏曲、音乐和西洋歌剧艺术的精华进行新的创造,因此它既不同于民族戏曲,也有别于西洋歌剧,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新歌剧的探索又是多种多样的,尽管其间历经曲折,80年代以来更是遭遇危机,然而其辉煌的历史与成就,昭示着它必将走出低谷而发展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歌剧《茶花女》是作曲家威尔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在该部作品中威尔第开始尝试打破套路型的歌剧模式,将宣叙调、咏叹调和合唱融合在一起。他试图摆脱音乐和剧本之间的等级制度,从而来支持这两个元素的公平融合,以形成一个更加和谐的整体。歌剧《茶花女》自问世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其高超的艺术价值,在于威尔第精妙地运用歌剧艺术各种元素,成功地塑造出了具有鲜明个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些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设计呈现出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并始终牢牢地牵动着观众的心,带着观众沉浸在他构建的艺术世界中,使歌剧《茶花女》成为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歌剧中音乐对人物、动作、气氛三个方面发生的作用加以阐述,说明了音乐在歌剧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庆生 《理论界》2010,(5):136-137
歌剧就像花岗岩一样,被修砌在建筑物的外部,它是那么的雄伟壮观,是力量的象征;而艺术歌曲则好似大理石般镶嵌在宫殿内部,细腻、华丽、富有工艺性,将宫殿装点得奢华,它是高贵的象征。本文通过对歌剧与艺术歌曲的风格和演唱技巧进行具体的对比与分析,揭示了歌剧与艺术歌曲不同的表演风格及演唱技巧的不同,充分表现出歌剧与艺术歌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宫云湘 《理论界》2005,(11):169-170
文章认为贝尔格的歌剧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文章对贝尔格的两部作品《沃采克》和《璐璐》进行了较详尽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视阈中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历史境遇和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初的格鲁克歌剧改革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上接蒙特威尔第"第二常规"中所倡导的歌词为主的原则,下启莫扎特古典歌剧中抒情与戏剧所达至的完美均衡境界。本文以社会学的视野,重构格鲁克歌剧改革时期的历史境况,进一步解析格鲁克歌剧改革的深层原因,阐述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卓越成就及其强烈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宫云湘 《理论界》2006,(11):177-178
《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极其重要的一部歌剧,结束唱段《爱之死》是整部歌剧中的点睛之笔。这部作品与歌剧中的《前奏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结构与思想脉路。在《爱之死》中,整部歌剧体现的世界观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所以说,《爱之死》唱段在音乐表演上的准确诠释对于整个歌剧作品的把握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文从歌剧中的音乐语言出发,从音乐表演内容入手,对《爱之死》唱段进行音乐与角色情感上的分析,力求达到完整的舞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