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无不重视养生,只是各家的养生观点和养生方法各有不同.在养生学的发展过程中,道、儒、释诸家思想对养生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融道家、儒家、佛家、杂家等诸家学说于一体,尽取所长的中医大养生观.在诸多养生学说中,自称"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的杂家养生思想一直未受学术界的重视.笔者不揣冒昧,将杂家养生思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段逸山 《社区》2013,(14):53-53
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叹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为了追求“根深柢固,长生久视”,便寻求种种养生的途径。然而,养生之风,于今为烈。琳琅满目的养生广告,五花八门的养生讲座。层出不穷的养生大师。光怪陆离的养生方法。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3.
珍惜、尊重生命乃君子养生观之基础。身外无道,道外无身,君子并未满足于口腹之养、躯体之奉,大道之求与一身之养从来就密不可分。《四书》堪称君子养成之教科书,于养生之理念、路径、方法等论述颇详,从中可一窥古代君子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4.
春回大地,阳气升发。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使人精力充沛、不断旺盛起来,才能防病保健康,概括来说有四大要素:一、精神调摄。中医养生家认为,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要想让肝气顺应春天自然之气,首要一条是调节情绪。据统计,春季精神病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素有肝病或高血压的人也可能会加重。因此,春季  相似文献   

5.
老子在其《老子》一书中所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以及"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等一系列养生方法,构成了老子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生论。老子的养生论不仅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而且对于中国后世养生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彭祖菜设计     
正"彭祖文化"的真谛,养生求寿而已。究其文化内涵,以"述而、好古"为道之传承(见《论语》、《孔子家语》、《庄子》);以导引养气为体育健身传承(见《庄子》、《荀子》);以饮食养生为行业传承(见《楚辞·天问》)。从"民以食为天"的意义出发,饮食养生当名列第一。一、关于《彭祖菜谱》与"彭寿宴"徐州对"彭祖文化"的认识始于1990年初,"徐州  相似文献   

7.
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养生有道之人,他的养生思想杂糅了儒、道、阴阳等诸家内容而自成一体。其主要的养生观点包括:仁人多寿、中和养身、循天养生、爱气养身等,研究他的养生思想,有助于理解中医养生理论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郭象注解庄子独辟蹊径,其“性分”学说实是一种独特的养生论,由“生何以能养”而“如何养生”,由“明性”、“无辩”而“两顺”,最终达到“无心”之境界,郭象之养生并非养有形之身体而是无形之“心”,所以郭象养生论之独特正在于“养生即是养心”,而此“心”正是“无心”之两顺。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朱本浩 《社区》2008,(2):58-58
据文献记载,孙思邈生于南北朝时期(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一生著书颇多,还是一位善于养生者,其寿命长达101岁。他在《千金翼方》卷十二专列两章论述了养生长寿之道:  相似文献   

10.
重视老年保健,提高生活质量,是全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健康之要在于养生,养生集成之精华首推道教养生。道教养生是道教继承和汲取传统的养生方法,在内修外养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系统的养生理论和综合技巧。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一、道教养生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类自我保健意识的集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医学家和养生学家把粥称为 “世界第一补人之物”。据海军总医院原 副院长、粥文化的研究者冯理达教授说, 粥因其柔软细腻、富于营养、容易消化且 可生津而成为养生佳品,在熬煮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养生的内容很广泛。养内,调养内脏;养外,保养皮肤;养心,颐养心神;养气,保养元气。养生应顺乎自然规律,但也必须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生命的长短不仅取决于自然,还取决于调养得法,讲究养生之术。即:起居之道、饮食之道、房中之道、精神之道、医药之道、为人之道。荀子主张治气养心。他认为应当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  相似文献   

13.
论嵇康的著述指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嵇康传世作品,有诗歌60首,韵文3篇,论文9篇,书信2篇,家诫1篇。其中,《养生论》(《答难养生论》)、《声无哀乐论》是名副其实的代表作。《养生论》主张养形,更重养神,编织出一幅精神“桃花园”;《声无哀乐论》探索音乐理论,闪烁着美学的光辉。两论的核心是“自然之和”,即大和,天和,这是嵇康 养生理论和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名理文章乃至全部著述的精髓所在。魏晋易代之际,盛产两面派,形成严重的道德虚伪现象。名士“清谈”,意在言外,读者但“得意忘言”可也。  相似文献   

14.
张功椿 《老友》2012,(10):65
兴趣养生,顾名思义,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养生。这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养生法,其效果是发自内心肺腑的。因此兴趣养生,有心旷神怡之感,有唤起童心之感,有激活好奇心之感,有强心健体之效。这里说说我的兴趣养生。第一,读书护脑,思想不老。读书可以延缓心理老化,推迟大脑衰老。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读书护脑。一是  相似文献   

15.
呼吸锻炼在我国源远流长,先秦时期,道教创始人之一的庄周,就把吐故纳新作为养生益寿的方法。他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道教养生提倡辟谷食气,所谓食气就是指呼吸锻炼。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指出:“善行气者,内以养生,外以却恶。”《云笈七签》中说:“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于人之气也。”“元气减耗,命将竭也。”  相似文献   

16.
养生之道重在调适。"适",本意为切合、相合、舒服、适养,即为符合自身情况,恰到好处地养生。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度和量,养生同样不例外。适养,有助于身体健康,帮助人们延年益寿。具体而言,主要有5个方面的适养:适视养血、适卧养气、适坐养肉、适行养筋、适立养骨。适视养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人为血肉之躯,故就应适当重视养  相似文献   

17.
《吕氏春秋》的养生观念主要集中于《本生》《重己》《贵生》《情欲》四篇中,关于这四篇的学派划分,陈奇猷先生认为《本生》《重己》系阴阳学派养生之论,《贵生》《情欲》系子华子学派之语。实际上,这四篇皆为道家学派养生观之体现,但也并非完全出于一家之言,一则诸子学说本就有相通之处,不可简单化以某家学说来论之;二则《吕氏春秋》乃是政治形势"大一统"趋势下的产物,其学术特征也随之产生了融合百家的趋势,呈现出驳杂的面貌,也非某一家之言能尽其说。  相似文献   

18.
郑燮 (1693— 1765 ) ,号板桥 ,以号行世 ,江苏兴化人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 ,有“三绝诗书画”之称。从养生的新视角来解读板桥 ,选择读书养生、“三绝”养生、交游养生、饮食养生、养生先养性、养性须乐生、仁者寿 7个方面逐一论述 ,认为板桥“狂”、“怪”的深层是“慧”与“静” ,奋进与恬愉 ,其养生思想具有鲜明特色和积极意义 ,值得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儒道两家在养生伦理问题下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那么玄学家则是把此两种对立的伦理观加以调和与综合。一方面,玄学家吸收了道家的个体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把养生、珍生视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从而提出全生葆真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夫养生非求过分,盖全年而已矣。”(郭象:《<庄子·养生主>注》)也就是说,养生是为了身心两全,亦即是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这诚如嵇康所说:“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养生论》)。不仅如此,玄学家还提出了生命永生价值,追求肉体成仙,长生不老。本来,神仙之说是道教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原只是一种幻想,不可据信,然而嵇康等玄学家却以此为真。他们指出:“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论,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世间确有神仙存在,人们只要经过“导养”,可以达到神仙的境界,即可成仙。“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上获千余岁,下可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入冬季,天气渐渐寒冷,有的人就不胜其寒,这时如果能饮一杯香浓可口的热茶那绝对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暖身之道。饮茶更是一种养生方法,大量的事例证明,茶的确具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强身美容、防治疾病等功效。中国人一向很看重茶的"疗疾"作用,很早的时候就把茶称为"万病之药",这是从茶叶的药用机理的角度来评价的。在祖国的数千年文明中,有关饮茶与健康的记载很多。在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