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以其独特的性别身份和政治身份活跃于当时的文人政坛之中,也因此获得后世乃至现当代学者的关注.总结新世纪以来的薛涛研究,是在上世纪既有的研究成果上的突围,既有对人物身份与籍贯、交游与爱情、诗歌思想与内容等既有问题的继续深入探讨,又有对其诗的男性化风格、将其诗进行平行比较研究、其诗的接受研究等方面的开创性的成果.纵观新世纪以来的薛涛研究,成果与问题并存,可以尝试回归文本,挖掘薛诗的艺术张力,把薛涛研究放到地域(巴蜀)文学、唐女冠文化、女性文学等大文化体系中,使薛涛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唐代女诗人的成就,并对武后、大小徐妃、薛涛、鱼玄机、李季兰及诸多名媛、才女和歌妓等的诗歌创作作了重点评述。  相似文献   

3.
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是晚唐一位才高而身贱、貌美而命薄的女诗人。她出生于长安一个平民家庭,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喜读书,善属文,尤工诗,15岁为补阙李亿之妾,得其宠爱,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至咸宜观为道。鱼玄机至于何年及笄、何年为道,没有记载,故其生年难以确定。皇甫枚《三水小牍》曰:“破瓜之岁,志慕清虚、咸通初,遂从冠帔于咸宜。”《唐才子传》曰:“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这两段话互相矛盾,咸通初为冠,咸通中为妾,与事实不符,为妾应在为冠之前。笄年是15岁,破瓜是16岁,咸通初为16岁,咸通中为15岁,亦相矛盾。皇甫枚与玄机是同时人,对玄机逸事当较熟悉,记载较  相似文献   

4.
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是晚唐一位才高而身贱、貌美而命薄的女诗人。她出生于长安一个平民家庭,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喜读书,善属文,尤工诗,15岁为补阙李亿之妾,得其宠爱,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至咸宜观为道。鱼玄机至于何年及笄、何年为道,没有记载,故其生年难以确定。皇甫枚《三水小牍》曰:“破瓜之岁,志慕清虚、成通初,遂从冠帔于咸宜。”《唐才子传》曰:“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这两段话互相矛盾,威通初为冠,咸通中为妾,与事实不符,为妾应在为冠之前。笄年是15岁,破瓜是16岁,咸通初为16岁,咸通中为15岁,亦相矛盾。皇甫枚与玄机是同时人,对玄机逸事当较熟悉,记载较可信。《三水小牍》虽为传奇,所记大体有据。成通(860—874)共十四年。初,不出三年。如成通元年至三年(860—862)鱼为冠,是16岁,则可推知她出生于会昌四年至六年(844—846)。她后因笞杀女僮绿翘,于咸通戊子(868)秋被京兆尹温璋处死,大约只活了二十三四岁。她十分短暂而又悲惨的一生,为后世文人所嗟慨。黄周星曰:“嗟呼!世间至难得者佳人  相似文献   

5.
唐代女诗人薛涛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与她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作为西川节度使府的一位"女校书",她一生曾与众多男性以诗唱和.她的诗作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中唐时期西蜀地区的社会风貌,同时也展现了这位走进了男性世界的女诗人与传统女性迥然不同的生活道路与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6.
唐代女诗人李冶身世及作品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冶被称为“女中诗豪”,其诗也堪称“大历正音”,然其身为女冠,却风情宕逸,与刘长卿、皎然、陆羽、朱放、阎士和等人更是情逾常礼,故历来论者多以“荡”字责之。这位看似放纵自由的女诗人,内心却深感寂寞,她那些深情婉转之作,断肠相思之声,字字都向世人昭示着她对友情的渴望、对爱情的执著。情重则“荡”,“荡”犹不能遣怨,则只有走向世俗抗争之路,其悲剧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编写的《诺顿中国文学选集:初始至1911年》一书,对同为唐代经典女性的李冶、薛涛和鱼玄机三人,只收录了鱼玄机的作品。本文通过比较发现,这恰和鱼玄机作品中所采用的女性原生态书写声音有很大关系,而李、薛二人之所以落选,是她们为符合男权文化要求而有意采用男性书写声音所致。西方汉学家的观点与视角,可以弥补我们研究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唐史续编千万代,友情突破九重天。”这是郭沫若同志生前盛赞中日两国人民历史友谊的诗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到唐代,由于中日两国社会的发展和睦邻友好政策的进一步执行,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书成中日关系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唐代爱情诗对唐代社会生活的冷暖有真切的感受,对时代的潮涨潮落有直接的反映。它以强大的艺术力量,从五个方面叩击着人们的心弦,激发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陶治着人们情怀。  相似文献   

10.
清代贵州女诗人孙诵昭的诗歌虽然只有二十三首存世,但是题材内容和思想感情却很丰富,写景、怀远、思乡、赠别、怀古、悼亡等均有涉及.不仅如此,她的诗歌大多写景优美,感情真切动人,尤其比较讲究艺术构思,注重抒情技巧,锤炼诗歌语言.作为黔中清代为数不多的女诗人,她的二十三首诗确实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唐代俗字避讳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代避讳以形体的改变为重点。俗字的流行促使帝王名讳用字的规避范围逐渐扩展到俗字 ,不仅讳字的俗写字形要避讳 ,形体上与讳字有关联的部分俗字也在避讳之列 ,从而产生了唐代特有的俗字避讳现象。从根本上说 ,这是避讳制度与俗字形体同时发展到高峰时期的必然产物。北宋以后 ,伴随着避讳重点的转移、雕版印刷的盛行 ,俗字避讳失去了产生条件 ,最终趋于消亡。  相似文献   

12.
(一) 和亲,从西汉到清代,几千年间,史不绝书。如何看待和亲,历来众说纷纭,但都认为是一种羁縻政策,是统治阶级的权宜之计。王钦若认为:“计建和亲之议,岁用絮缯酒食奉之,非惟解兵息民,亦欲渐而臣之,为羁縻之长策耳。”这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见解。已故史学家王桐龄先生认为“和亲政策与汉族道德伦理微有抵触”的看法,就未免流露有大汉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从我国古代巫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它始于后汉,魏晋南北朝时正式形成。这个宗教在唐代获得长足发展,开元末、天宝年间尤为兴盛。本文试图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光辉论述,对唐代的道教作一初步分析,着重说明道教与唐代封建政权的关系,它在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与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薛涛史料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有关蜚声中唐的女诗人薛诗的史科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考辨,其分别有:费著薛涛享年七十三岁说有误;<万首唐人绝句>薛涛<送郑资州>诗题有误、涛父薛郧宦蜀的历史背景考察、薛涛家乡应在眉州;广宣曾为两朝供奉说有误以及薛涛<罚赴边上武相公>诗题不误等.  相似文献   

15.
史载最早巡幸者为传说中的黄帝。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次年(前200),就开始了旷日持久、耗费资财的巡幸,直到病死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为止.此后,历代帝王都将巡幸作为廓清吏治,提高皇威的重要手段,即所谓"省风俗、见高年,所过必给复,所至必赦宥①。唐代帝王巡幸表现为访问高年,巡视地方、奖黜吏官,来往两京避暑就食,巡游名胜,祭奠先贤等。伴随着唐王朝的兴衰,前期和后期巡幸从频率和威仪及其规模上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文试作探讨.巡游乡闾访问高年历代开国皇帝对其故乡和发迹地均极为怀恋,当他们成为一国之主君临天下之…  相似文献   

16.
<正> 任何国家政权要维持其政治统治,没有对经济的审计监督,保持政府的廉洁和吏治的清明是不行的。唐代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较为严格的经济审计监督制度,稽查官吏贪赃受贿、经济违法活动,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唐代的兴盛起着重要的作用。 唐代在行政法规中规定了比较严密的全面系统的经济审计监督体系和广泛的审计监督内容,使经济审计监督的实施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还通过各种形式实行广泛的经济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历史进程中 ,唐代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既继承了两汉以来中非交往的成果 ,又为五代宋以后中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体现了承上启下的时代特征 ,这一特征在唐代中非交通史中尤为突出。对唐代中非交通史的了解将有助于唐代中非关系史和整个中非关系史的研究。一 唐代中非交通线的开通和发展唐代的中非交通线主要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无论陆上丝路 ,还是海上丝路 ,都是唐以前中非交通线在唐代的继承和发展。中非陆上交通线的开通大致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间 ,并被纳入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8.
试论唐代游仙诗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以往游仙诗相比,唐代游仙诗主要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游仙与游山的统一;艳情与游仙的结合;游仙诗内容的人间化发展趋势。无论是游仙与游山的统一,还是游仙与艳情的结合,都暗示着游仙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越来越难以继续发展下去。而与山水、艳情的结合又导致游仙与现实失去了界限;游仙诗内容的世俗化、人间化最终又妨碍了这种浪漫主义诗歌样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唐代法律中的贱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贱民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在四民之中,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但唐律中涉及到贱民的规定却不在少数,而这些规定并未引起法律吏学界的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运用现代法律概念对唐代贱民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进行简略分析,并对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从而对中国古代社会法制的特质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文化。如何处理各民族关系始终是中原封建王朝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王朝的安危和国家的统一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朝时,统治者尚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及时调整对民族地区的统治策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本文仅就唐朝对岭南地区实施的民族政策略作论述。一、唐朝对岭南地区的羁縻政策隋末,肖铣割据岭南,称梁帝,置百官。武德四年(621年),唐将李靖统兵灭肖铣,岭南始归入唐朝版图。唐初,分天下为十道,岭南道为其中之一,道下有州、县。“永徽后,以广、桂、容、邕、安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