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数值方法计算了绕流半圆柱时混合对流换热的流场和温度场,计算范围为Gr=3.66×105,Re=478~2390,同时也计算了纯自然对流和纯对流工况.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自然对流的影响,混合对流时的流线较纯对流时会有所抬高,同时半圆柱后面的回流形成的旋涡也更大.因此在小Re数并有较强加热的情况下,温度场对流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矩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竖直矩形窄通道流动沸腾传热实验装置,研 究了尺寸为720 mm x250 mm x3.5 mm窄通道内离子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采用单侧壁面加热,改变加热热流密度; 调节恒温水箱温度,改变工质入口温度;以蠕动泵为动力,改变泵的转速,改变工质流量。实验结果表明:入口温度对流 动沸腾表面换热系数基本无影响;流体的紊流度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加强了对流换热的强度;在对流沸腾 换热阶段,核态沸腾受抑制,表面换热系数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反而降低;在完全对流换热阶段,表面换热系数随着加热 功率的增大基本不变。该研究为更好地设计板式换热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横向边界对Rayleigh-Benard问题的影响,作了扇形柱几何中的自然对流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文章确定了当在柱形容器的下底面加热、上底面保持固定温度的条件下,出现自然对流的临界Rayleigh数,井讨论了临界Rayleigh数附近的区域内的优势对流模式(Preferred convective mode)和柱面侧壁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EDTA容量法间接测定土壤盐分中SO_4~=的含量时,其步骤之一是向待测液里加入10毫升钡镁合剂,用电炉直接加热,待测液煮沸5分钟,使SO_4~=沉淀完全,而对于高矿化盐碱土壤来说,在加热煮沸中因大量硫酸盐、碳酸盐沉淀,常发生爆沸现象,使待测液飞溅,影响测淀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试验报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以水浴加热代替电炉加热的方法,并对加热的时间及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充气升温毯对腹部手术患者产生低体温的现象,为围手术期患者选择合适的保温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重庆维普(VIP)、CNKI数据库、WangFang Date,全面搜集不同保温措施对充气升温毯有效维持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3月,并筛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查并挑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3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充气式升温毯加热组核心体温的维持高于其他三组[SMD=0.74,95%CI(0.18~1.30),P0.00001],充气式升温毯加热组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与其他三组相当[RR=0.69,95%CI(0.24~2.02),P0.1],充气式升温毯加热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RR=0.44,95%CI(0.30~0.64),P0.0001]。结论证据表明,围术期充气式升温毯保温能维持术后体温,降低了低体温的发生率和寒战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以蒸馏水和氮气为工质,流过内径为168μm外径为406μm的不锈钢微管.通过直接通电法对微钢管进行加热,并采用红外成像仪及专用放大镜头来测量微钢管外壁的温度场,获得了在雷诺数恒定、不同加热功率下微钢管外壁面温度场分布.经过图像处理及修正后,得到较为精确的沿壁面的温度分布,进而求得微管沿壁面的导热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液体流动的微管对流换热,计算管壁的表观换热系数时可以忽略管壁轴向导热的影响.而对于微钢管的气体流动换热,在自然对流边界条件下,管壁轴向导热量与总加热量之比达到2.1%.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加热炉作为一种特殊的炉型形式,是天然气应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针对天然气加热炉的结构,其冷源和热源在筒体内均呈偏心布置.使用双极坐标系对圆筒体内加热元件偏心布置时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加热元件下偏心布置时,在筒体内的流动和传热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8.
运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数值研究了射流雷诺数(Re)为10 000~20 000、冲击间距比(H/d)为2~8的射流冲击平面靶板对流换热,揭示了不同冲击间距下波瓣射流和圆形射流的流动和换热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波瓣喷嘴在射流出口下游诱导出阵列的流向涡,强化了射流对周围流体的卷吸,导致波瓣射流的发展和冲击对流换热与常规圆形射流具有较大的差异,喷嘴形状的影响与射流冲击间距密切相关。在小冲击间距比下(H/d=2和4),波瓣射流趋向冲击靶面的核心区速度高于圆形射流,相对于圆形射流具有更高的驻点对流换热能力,且中心区外缘的对流换热系数呈现波瓣状分布;而在大冲击间距比下(H/d=6和8),波瓣射流趋向冲击靶板附近的速度分布更为平缓且中心速度低于圆形射流,波瓣射流在驻点区的冲击对流换热弱于圆形射流冲击。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底面加热的微矩形通道组内充分发展区层流对流换热与导的耦全换热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沿通道周边的局部努塞尔特数和总体平均塞尔九与固体基材的导纱数、液体的导热系数及微矩形通道的高宽比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是开发超稠油的一项前沿技术,其启动技术主要有蒸汽吞吐预热启动和循环预热启动。相对于蒸汽吞吐,注蒸汽循环预热启动吸汽加热均匀,启动平稳,但是配套循环预热管柱结构复杂,预热参数优化困难,循环预热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运用离散化井筒模型,对双水平井SAGD启动的三个阶段循环预热、压差对流、转入SAGD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合理的循环预热注汽速度、注汽干度、注汽环空压力、注汽压差产生时机和压差大小,为下步SAGD先导试验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于大气压力附近向下流动的水蒸汽在立管内膜状冷凝时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并得到了局部和平均放热系数。试验在内径14mm,长1965mm的碳钢管内进行,蒸汽入口干度x_1=1,蒸汽出口干度x_2=0~0.209。试验中雷诺数范围为350~2611。试验结果给出了由层流区到过渡区的临界雷诺数为800。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作者提出了层流区和过渡区内的局部及平均放热系数的半经验计算式。计算值和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8%。本文与其他文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杏香兔耳风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为0min(25:75)-13min(25:75)-14min(45:55)-30min(45:55)-40min(75:25);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50nm;柱温25℃;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AD)。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430~3.870μg,r=0.9996,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1.7%);芦丁线性范围为0.252~2.268μg,r=0.9995,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RSD=2.3%)。结论: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杏香兔耳风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使用热色液晶测量涡轮旋转盘腔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即利用一维半无限大平板的非稳态导热理论求出盘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然而,该理论忽略了盘面横向温度不均的影响。针对一维平板的假设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盘面温度分布而导致的横向热传导所带来的误差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修正方法,在25℃下采用带宽为1℃的热色液晶进行实验,将一维平板假设计算得到的对流换热系数和修正后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盘面的量纲一过余温度在0.44~0.55的范围内时,使用窄幅液晶测量盘面量纲一半径为0.77~0.94的对流换热系数时,由于横向热传导而带来的误差可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在淬火油槽内用超声波振动提高油冷却能力的试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被迫对流和超声波振动同时作用于淬火油槽的方法。试验研究表明,用涡流喷射器作用淬火油槽,可显著提高油的冷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质量完全守恒水平集方法追踪两相界面运动,并基于连续表面张力模型,对微重力条件下(g=0 m/s~2)附加竖直颤动的高Prandtl数液桥热毛细对流胞元流及表面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初始阶段t=0~30 s",还是"稳定阶段t=1 250~1 275 s",随着竖直颤动频率的增加(f=0 Hz→f=5 Hz→f=20 Hz),涡心自发性摆动受到抑制,其轴向摆动幅度逐渐减小,最大摆动幅度由ΔA_(max)=0.25减小至ΔA_(max)=0.10。胞元流涡心径向位置由原来无规则摆动呈现为稳定性的周期性摆动,且摆动周期逐渐减小;液桥自由界面横向位置的周期性脉动特性明显。在竖直颤动频率f=20 Hz情况下,自由界面3/4H处表面的横向位置振幅最大;在竖直颤动力的作用下,液桥自由界面表面流轴向速度向冷盘(下盘)的发展受到抑制。稳定阶段(t=100~200)径向速度明显减小,最大衰减幅度Δu=1.0×10~(-3);液桥近热端(y=0.45~1.0)和近冷端(y=0~0.45)的表面位形呈现交替性的扩张和收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塑性材料耐冲蚀磨损性能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在专门建立的灰磨试验台上,对电站燃煤锅炉对流受热面常用材料20号钢、12Cr_1MoV合金铜以及铜、铝四种塑性材料进行了耐飞灰冲蚀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用材料的体积磨损率来定义材料的耐冲蚀磨损性能系数。并用它表征塑性材料的抗磨性能。该系数可直接应用于计算燃煤锅炉对流受热面的安全烟速。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及大面积调查一致表明:鲜鱼亩产20~150kg,鲜鱼产出量与稻谷增产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y=11.375~0.1543x,r=-0.9951;结果还表明,有效穗不足是养鱼高产的稻田水稻减产的实质性原因。为此初步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水解苹果渣是生产果胶的关键步骤,该工艺的研究对综合利用苹果有现实意义.苹果渣水解的最佳工艺对酸度、温度、加热时间三个因子要求较高.其最佳工艺条件应为pH=2.00~2.20之间,反应时间为1.5小时,反应温度为85℃.  相似文献   

19.
PTC 自控恒温加热器采用自行研制的居里温度 t_c=50℃ 的热敏电阻材料研制成功的 PTC自控恒温加热器。该加热器结构适应被加热器件特点,尺寸小,使用简单方便,无干扰。在严酷的使用条件下主要技术指标为:加热温度 t≥10℃(实际可达+20℃,在环境温度 t_a=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近似计算条形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换热系数和流动阻力的方法,换热系数是用条形和平翅片处换热系数按面积加权平均的方法来求得的。这种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通过对国内生产的条形翅和平翅片(进口边缘有波纹)管的试验表明,在相同迎面风速(w_f=1.8m/s)和片距下,条形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比平翅片管换热器约高50%,但相应的流动阻力仅增加25~30%。因此,对条形翅片管换热器可采用较大的片距(每10mm4~5片)或比平片更少的排数,这样不仅可以在相同的空气阻力下传过更多的热量,而且还可以大大地节约翅片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