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慧 《社区》2009,(12)
夏季是空调销售旺季,很多消费者又把目光瞄向了空调,有的准备把家里的旧空调更新换代,有的迁入新居要换一款时尚、功能强大的空调。那么,选空调应该注重哪些功能呢?1.制冷量:制冷量的实测值应不小于额定值的95%。2.能效比:指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测量房间空凋器制冷量的一种新方法——电热平衡-焓差法,两种测量系统被合并在同一个测试装置中.该新方法是风管热平衡法的改进,由电热平衡法所得的制冷量测量值可用焓差法来校核.此装置还可用来测量房间空调器在热泵运行时的制热量.试验结果与国家权威试验台的测量值进行了比较.最后,简要地对测试数据的误差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误差理论基本定义,论述了存在于空调器制冷量测试方法中的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指出房间热平衡法已消除了系统误差,而风管热平衡法及焓差法则存在有系统误差,因此房间热平衡法可借选用仪表精度与测量次数以控制其误差于预期的精度要求内,而风管热平衡法的误差极限则不能小于0.2%,焓差法的误差极限则不能小于1%。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长期来习惯上所采用的空调器制冷量的定义Q=G(I_1-I_2)是不确切的,同时提出空调器的制冷量应该等于空气进入空调器时的焓值与排离空调器时的焓值(包括凝结水焓值)间的差值,可以用式子Q_0=G(I_1-I_2)-G·Ad·i_w来表示,并且根据房间热平衡法的测试原理进一步论证该定义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建立空调器部件和系统的仿真模型,将系统仿真技术应用到高温行车空调器的研制过程中,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产品的运行性能.通过数值求解,得到制冷系统循环的平衡点.通过模拟曲线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和完善.结果表明,高温行车空调器动态运行时,系统的各项参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是制冷量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在高温行车空调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排气温度,以提高空调器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房间空调器应用的制冷剂R22具有全球变暖潜能值高的缺点,课题组提出将R290和R600a以95%/5%的比例组成碳氢 混合工质来替代R22。以REFPROP 9.1为基础分析R22,R290和95% R290/5% R600a的环境及热物理性能,并在理论工况下进行计算;在某防爆实验室内,对R22房间 空调器使用3种制冷剂后在额定制冷、制热工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额定制冷工况下,混合工质的输入功率比R22低17.31%,制冷量为R22 的85.85%;额定制热工况下,混合工质的输入功率仅为R22的80.58%,制热量比R22低8.72%;在2种工况下,混合工质的性能系数分别比R22高3.82%和13.26%。另 外,混合工质与R290的各项性能参数差别不大,而在制热工况下混合工质的性能系数高于R290。综上,R290/R600a混合制冷剂性能优良,在房间空调器上具有替 代R22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近30年的逐时气象资料,提出了适合我国气候特点的变容量空调器季节能效比SEER的计算温区模型(24℃-38℃).对我国制冷季节零负荷温度点和制冷负荷温度点进行了规定.建立了上海、武汉、重庆、广州和GB/T7725公称温度带的温区统计数据,以及上海地区空调器4个不同的运行模式的温区统计数据.利用某变容量空调器性能参数,拟和出该空调器制冷量、输入功率、能效比EER与室外温度的变化关系.经计算各地区SEER有较大的差别,上海地区4个运行模式的SEER也有一定的差别,说明气候条件和运行模式对SEER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冷藏集装箱制冷系统中冷凝器换热效率低、耗铜量大及成本高等问题,为某冷藏车设计了管径为5.00 mm的内螺纹铜管换热器,用于替代原管径9.52 mm圆形冷凝器。根据R404A制冷剂在小管径中的传热特性及其热力状态的变化,设计了替代换热器并做了优化流路设计;通过对5.00 mm小管径换热器样件与原冷凝器进行多个蒸发温度工况下的整机测试对比试验,检验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小管径换热器耗电量有所增加,大、小管径换热器的整机制冷量偏差在10%以内,制冷性能系数偏差在6%以内;新的小管径圆形换热器耗铜量减少了37.7%。 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一种在容器或管道外壁测量内部介质温度的方法及其检测器,论述了用补偿方法进行外部测温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证明本方法及这种检测器的使用是可行的。这种测温方法既具有接触式测温的精度和稳定性,又具有不接触式测温不影响流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系统识别法研究粘弹性材料动态特性,给出了两种粘弹材料动态特性的实验结果,介绍了试验装置及微机测试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高阻尼粘弹材料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在研制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试验台时选用合适的制冷量作为设计参数,可降低量热器漏热量,以提高试验台测试精度。经过试验验证,理论和实际测量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运动单站测向交叉定位中将滤波初值分成两类,该文从几何原理上解释了不同类型的滤波初值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增加相位差观测量,利用相位差的变化率和方位角信息,将非线性系统转换成线性系统,再利用卡尔曼滤波来改善定位结果对滤波初值依赖性的方法。转换后的线性系统在利用卡尔曼滤波时,初始值可以根据以前的测量值得到。模拟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摆脱定位结果对滤波初值的依赖,且定位精度在2%以内。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比研究电子膨胀阀与H型热力膨胀阀对电动汽车空调性能的影响,课题组搭建了电动汽车空调性能试验台。在制冷工况下对采用2种膨胀阀的空调系统进行了变工况、变压缩机转速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况下,采用电子膨胀阀能使空调系统获得更低的出风温度,且在高温工况下,电子膨胀阀有更佳的调节性能;对过热度的控制方面,采用电子膨胀阀过热度稳定更快且波动范围小;系统采用电子膨胀阀时制冷量更大,且环境温度越高对制冷量影响越显著;变压缩机转速下,采用电子膨胀阀的系统制冷量和能效比CCOP均高于采用H型热力膨胀阀的系统,且在低转速时效果更加显著。电子膨胀阀结合变转速压缩机,能够提高系统制冷量和能效比CCOP,使系统更加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14.
宇辉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97-100
透明介质折射率的测量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尝试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光拍法,利用现有的LM 2000C光速测量仪,对其测量光速的光路进行改进,以测量透明液体和固体介质的折射率。本文分析讨论了该实验中出现的误差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Stirling循环制冷机具有制冷量大、制冷温度低、制冷量变化范围大、制冷温度宽广、结构紧凑、冷却速度快、热力学效率高等优点。但Stirling制冷机用于气体液化时——这是Stirling机在安验室最主要的应用——整机热力学效率却下降很多。为了改进性能系数,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抽气Stirling制冷机。为了计算抽气循环和决定P.V.T.G的参数,建议采用新的计算方法。此种计算方法命名为“当量容积计算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能量方程能确切地反映气液双相流动中的不可逆损失这一特点,在劳伦兹能量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截面含气率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到了修正分相能量模型,并以此作为处理数据的依据。作者用三块不同截面比的安装在管径为50.8mm的管道上的锐缘孔板,分别与口径为100mm的椭圆齿轮流量计组合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模型处理数据时,不必考虑孔板截面比的影响,也不必考虑被测介质干度范围的影响。在本试验的范围中,(0.00111相似文献   

17.
采用保温壁面上安装电热膜的方法,建立了空调模拟环境实验室,用于空调器制冷工况下的模拟环境研究.通过改变电热膜的加热功率,改变模拟房间的负荷大小.挂壁式空调器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平送风、斜送风及下送风情况下,空调器出风断面上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速和较低空气温度的局部区域.  相似文献   

18.
环境温度在0 ℃以下的工程测试中,湿球纱布测量法因蒸馏水结冰会出现测量失真的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等湿加热的湿球温度计测法。[JP2]笔者首先阐释了计测湿球温度的原理;其次依据该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湿球温度测量装置并用于实验;最后分析了该测量装置的不确定度,对比了计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环境温度0 ℃以上,计测得到的湿球温度与PT100铂电阻的测量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均在±0.1 ℃以内;环境温度0 ℃以下,计测得到的相对湿度与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均在±3%以内。该计测法满足替代测量要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介绍了研制全自动电量热器法制冷压缩机性能试验台过程中,在提高试验台的测量精度方面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对试验台的制冷系统和设备提出了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介绍了在自动控制上采用的新技术和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建成的试验台工况稳定,测试速度快,测量精度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20.
一、近年来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在GDP中变动及与世界各国的比较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投资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且保持增长的势头,近两年来增长更是迅猛,1978年我国的投资率为29.8%,2002年投资率上升到39.4%,到2003年又上升3.4个百分点,达到了42.8%,这在世界其他国家中是一种罕见的现象。而消费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了2002年的58.0%,2003年又下降到了55.4%。最终消费率如此之低,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从图一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这一变化趋势。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