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提出,各专业银行就此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如在信贷资金管理、财务核算、利润分配等方面都制定了一些办法,对推动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和调动各给行经营积极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办法和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触动现行专业银行僵化的经营模式,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的“大锅饭”经营状况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因此,探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及改革取向就越显重要。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障碍我国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障碍或难点,主要表现在:1、观念上不适应。目前,专业银行还缺乏经营意识和效益意识,一味强调发挥管理监督职  相似文献   

3.
专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内容必须反映为两个层面:一是银行投入和社会产出关系的经营效益,称为银行的宏观经营效益或社会经营效益;二是银行投入与银行产出关系的经营效益,称为银行的微观经营效益或自身经营效益。一般说,专业银行两种经营效益是一致的,因此,如果单个的银行经营活动具有效益,那么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活动就具有效益,这就要求专业银行只有重视自身效益的提高,才能  相似文献   

4.
专业银行该不该向商业银行转变,能不能向商业银行转变,我个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假若这种观点尚有一点道理的话,我国的金融体制又将如何设计,如何运转?不揣浅薄,谈些个人认识。 专业银行不应转为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与商业银行是性质、职能不同的银行。专业银行是专门经营某种信用业务的银行机构,有按服务对象设立,有按贷款用途或贷款方式设立。我国专业银行的性质和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专业银行主要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承担经济调控职能,同时进行企业化管理,实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人民日报》1991年1月29日)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它完全按照商业化原则进行运转,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资金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约束机制。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提出变国家专业银行为国有商业银行,它的初衷、目的和背景是什么?是否是由于以下几个困惑的原因难以解决而迫不得已而为之? 首先,专业银行要承担部分政策性业务而形成政企不分、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混淆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略论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杜道洪一、我国现行专业银行信贷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缺陷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产经营体制由“统存统贷”逐步过渡到了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这种现行体制存在如下缺陷:1.信贷规模控制和资金控制的相互脱节,银行自...  相似文献   

6.
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盈利应当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最直接、最具体的目标,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是它的最终目标。然而,现在银行的大面积亏损也是最严峻的事实。专业银行的大量亏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银行亏损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7.
专业银行亏损根源及对策的探讨龙世峰目前,各专业银行经营效益很不理想,亏损面越来越大,亏损额日益增加,有的县市专业银行已无一盈利,且从短期来看,减亏扭亏的目标还难以实现。专业银行产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现行存贷款利率倒挂,银行利差减少。2...  相似文献   

8.
按照十四大的思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和发展公平、高效、开放、统一的全国金融市场体系;建立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逐步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化、法律化、规范化的金融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使金融业务逐步同国际金融业对接。总的目标确定了;那么作为专业银行如何开拓新思路,拓宽业务渠道,发展新型业务?如何才能将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呢? 一、加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扩大专业银行经营自主权扩大专业银行经营自主权是将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农村金融学会农业银行企业化研究会,最近在西昌召开了首次理论研讨会。与会同忠围绕“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这一中心,就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经验教训,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对近年来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评价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近几年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是初步打破了“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格局,扩大了经营服务范围和领域;二是在资金管理体制上,  相似文献   

10.
亏损:专业银行必须正视的现实─—对工商银行抚州地区分行经营效益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杨经伟,邓云平,饶波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是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专业银行商业化的转轨时期,效益已成为衡量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唯一...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单位努力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专业银行就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现就边远贫困地区专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机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年初总行就提出了全行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任务,其中强调要“以效益为中心”。企业财务是财政工作的基础。企业上缴的税利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银行的税利在财政收入中不容忽视。专业银行努力管好财务,增加收入,增加盈利,就能为国家财政提供更多的税利。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只有搞好经营,提高效益,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12.
略论如何提高工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张约翰随着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专业银行必须向商业银行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已摆在各级专业银行工作的首位。然而,工商银行也面临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经营效益下降这一严峻的现实,它将严重地影响着工商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强化商业银行的稽审监督姜丰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传统的专业银行体制将向现代化商业银行体制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过程中,作为专业银行业务监督系统的稽审部门,如何适应商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客观需要,强化其稽...  相似文献   

14.
把国家专业银行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之一.为此,国家在许多方面已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来推进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但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其原因很多.我认为,由于长期累积起来的巨额银行不良债权是阻碍专业银行不能真正做到自负盈亏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良债仅不解决,专业银行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商业化经营.为此,本文拟就银行不良债权的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使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换,成立政策性银行,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本文仅就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银行过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些探讨。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面临的难点专业银行能否顺利向国有产业银行转换,取决于专业银行自身的内部素质和塑造这种机制的外部环境。其难点主要有:1.产权关系不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步履维艰。目前,我国专业银行是主体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产权关系模糊,法人资格缺位、资产责权不明、所有者与经营…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城市金融学会“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研讨会于1994年元月12至15日在株洲召开。来自全省工行系统的5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建立和健全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机制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不少富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 一、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突出难点 代表们认为,专业银行要实现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困扰,无疑是一项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已成为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一个突出难点。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经营目标龚良云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刚刚开始,几乎全面地陷入困境,经营步履维艰。据某县统计,该县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94年度经营亏损430万元,95年度经营亏损646万元。要使商业银行摆脱经营困境,我们首先要对产...  相似文献   

18.
各项贷款是专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占全部资产业务90%以上,如何使每笔贷款都能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便成为专业银行经营的核心问题.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变,只有做到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有机统一,争取最大的利润,才能使银行获得生存和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信贷的状况却是: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风险贷款居高不下,有相当数量的信贷工作者不能很好地利用贷款企业的财务报表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潜力,进而预测其偿债能力.所  相似文献   

19.
基层银行扭亏为盈对策刘赛英,王诚,严江华我国专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正趋步向商业银行转化。商业银行与其它工商企业一样,都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只有在经营中获得一定利润,才有可能增强实力,扩大业务范围,发展国内外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它既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微观经济组织(包括个人)的内在动力,又要求端正和优化他们的行为,即在国民经济“肌体”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缺一不可。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下专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框架。与此相适应,各专业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必须向国家上交一定的利润,同时也应具有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权力,进而形成一种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下约束与激励并存的专业银行经营发展机制。但是,由于下列矛盾的存在,这种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求专业银行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两权分离不到位的矛盾。目前我国的专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一样,处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部分分离状态:(1)国家行使全部所有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