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良资产的处置是解决目前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高资产处置效率与现金回收率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需要,但是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必须防范其法律风险的产生和蔓延.因此,应在立法层面上确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科学理念,构建科学的风险防范法律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摘 要]商业银行应该发展碳金融,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措施防范: 建立并完善法律体系,规避法律风险;制定稳定的政策制度,降低政策风险;构建完善的内控体系,管理和控制经营风险;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解决人才风险;建立并健全的碳金融市场,减少市场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
谢海宁 《天府新论》2007,(Z1):75-76
中间业务的发展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发展中间业务,怎样进行风险的防范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并且,不同的中间业务面临的风险各不相同,存在隐蔽性强、风险分散、自由度较大且估算难度高的特点。应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4.
住房信贷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政策、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控制水平和消费者的问题.消费者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收入波动引起住房信贷的非系统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防范和管理水平、债权管理水平是住房信贷风险的内在性因素,消费者抵押担保信贷的法律缺陷和利率市场化水平低是住房信贷风险的外在性因素,这两个因素引发住房信贷的系统性风险,是住房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基层网点操作风险是主要风险之一,有效控制基层网点操作风险,不仅可以加强银行的管理和发展等,更能有效防范内外部案件的发生。从商业银行基层网点操作风险的特点、表现形式入手,深入分析基层网点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风险预防原则是环境法中用以预防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保护人类和环境的重要原则,其产生以来在许多国际环境公约中得以运用,同时也被许多国家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在国内法中加以采纳.目前,我国已参加了多个包含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国内的若干法律、法规和规章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风险预防原则的精神,但总体而言,我国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立法尚存在许多不足.为防范日益严重的环境风险,我国应加强和完善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朱莹 《理论界》2006,(4):220-221
当前银行业大案要案频发,如何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本文对现阶段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防范会计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以期对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商亮 《理论界》2006,(2):226-226,227
伴随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为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及产品创新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出。但是,无论是业务还是产品创新,在尚未成熟的发展初期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各种风险。因此切实发挥出会计的审谨原则,突出会计的反映及监督职能,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与内控机制建设是确保稳健经营、合规发展的根本和前提。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浅谈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相似文献   

9.
周江涛  张艳 《人文杂志》2007,1(3):182-185
该文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行为的角度对授信集中风险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揭示其产生的内在原因,指出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面临规模指标考核及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必然产生对大企业、大客户过度授信行为.此外,由于不均衡信息的存在,商业银行会对自己拥有信息优势的存量客户进行过度授信,产生"授信集中"风险.该文对商业银行如何防范"授信集中"风险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使得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不断增长。本文从影响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的因素人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政策风险、评估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评估风险和信贷风险。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与信用体系,是防范与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军 《理论界》2005,(9):225-226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管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原因和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利用表外衍生工具方法控制利率风险、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管理体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等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五年的保护期承诺结束后,国内外金融竞争更加剧烈。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商业银行融资贷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三方主体存在的法律风险入手,试图提出防范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法律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环节及主体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规模特点、特定企业的需求状况及制度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考量因素;基于防范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考量,认为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需要企业、政府及社会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根据企业外部专业力量与企业内部资源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分工负责、相互衔接、彼此配合,以构建符合中小企业特点、切实可行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完善我国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5.
金融风险作为金融业的孪生兄弟,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伴随并一直困扰着金融业的发展,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商业银行因其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风险主要产生于经营管理及各项业务中,而无论防范潜在的风险,还是化解已发现的风险,都会遇到许多法律问题.因此,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是防范风险的根本手段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此次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历史上公认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使企业的风险大增,其中合同风险是法律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同的订立是合同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它被否定了,也就谈不上以之为基础的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转让等等。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是最有力的防范,也是最根本的防范。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可采取的法律对策有:在合同缔约之际,防范缔约过失;严格审查缔约时所必备的形式要件;审查合同签订前的实质要件。  相似文献   

17.
由于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自身管理薄弱等原因,我国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诸如系统性、流动性、政策性和信用性等系列潜在风险。对此,可考虑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实行利率市场化、努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加强商业银行风险内控制度等措施来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8.
凌永琴 《兰州学刊》2005,(3):206-208
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加入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浪潮.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法律环境下,民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遇到不少法律障碍,产生了许多法律问题.因此,为了加强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以及保证民营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是当前非常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下的环境风险规制模式主要是沿用传统的威权管制型模式和“命令—控制”式运作方式,通过对环境行为的管控和市场机制的调整在常规层面对环境风险进行规制。但环境风险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环境风险规制只能是“决策于未知之中”,而传统法律通过明确权利及义务为基础来规范环境行为的消极危险应对模式显然不能有效回应增长的环境风险,迫切需要构筑回应型环境风险法律规制模式。回应型环境风险法律规制更易于回应社会需求确立可接受性的、符合合理性限度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体系,通过协商式环境民主规范体系、程序主义运作规范体系以及舆论话语媒介规范体系减少政府行政规制中的危险,摆脱环境风险规制的预判困境和权力滥用危机,更好地解决日渐复杂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市场利率波动日益频繁,利率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利率风险之防范与管理也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有必要从我国现实国情入手,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