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缺少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扶持政策的支撑,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其中,在思想认识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实行"一把手"工程,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在农村集体资产量化范围方面,各地可以先量化经营性资产,暂不量化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在成员资格界定方面,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文件,规定标准,积极探索。在股权(份额)设置方面,应以农龄为主要依据,并充分尊重群众选择,由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公开程序自主决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后所建立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可因地制宜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社区股份合作社和经济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2.
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制度创新,是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等省市的实践总结和比较分析,系统地梳理我国推进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瓶颈和对策建议,以资引起各界对这一"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农村土地承包法赴皖执法检查组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问题事关广大农民的基本权利,由于确定成员资格的标准不够明确,容易引发纠纷和矛盾,既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影响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此,执法检查组建议,尽快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作出法律解释(法制日报,2011年10月21日)。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就如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资产分配问题,这是顶层设计重新整合农村资源、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盘活农业经济、打通利益链条、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好契机.产权制度改革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解决陆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5.
陈甬沪 《科学发展》2012,(10):65-69,29
上海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管理和经营等方面也出现不少问题。上海应完善合作社的准入与退出机制,鼓励多种出资方式,提升合作社的营销效能,完善合作社的财务公开制度、内部会议控制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引导和帮助农业合作社更"专业"、更"合作",以实现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6项权能试点.6项权能改革试点可分3个层面予以推进:一是全面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收益权试点;二是有条件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权、继承权试点;三是慎重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权、担保权试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涌现出很多的新问题,其中像如何分配农村集体经济的收益,保障农村的集体经济的价值,确保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集体经济的增值,不仅是解决相关的"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适应了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内在变革的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淄博市博山区南域城社区的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现已顺利完成,是淄博市率先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的社区。2016年南域城社区人均分红1750元,真正做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本文以南域城社区为例,通过实际调研,了解南域城社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情况,对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层次问题是占有权变更形式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股份制的股权管理办法引入合作制领域.即在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股份制的股份管理办法引入到合作制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按照合作制原则,将其拥有的按份共有集体资产占有权有偿退出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按市场化原则,流转给其他主体.在同等情况下,优先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只有这样,既使按份共有集体资产能够进入市场自由流转,又使流出集体资产的农民获得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9.
黄凌翔  于蕊 《城市》2017,(12):21-28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与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息息相关.笔者运用农村集体外部和内部两阶段博弈,对政府、 开发商与农村集体之间、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博弈中均衡策略取决于多个参数,其中增值收益、 查处费用、 税收和权能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提出制定差别化政策、 完善产权制度、 明确相关税收和收费问题的对策用以改善均衡关系,从而解决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潘璐 《社会学研究》2023,(5):1-22+226
在农村集体经济研究中,社会学面临如何将“集体”概念化的挑战,马克思的公社思想为此提供了理论启示。马克思在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确立了公社作为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历史普遍性,总结了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和农村公社的多元形态及其演变过程。马克思“公社”概念的核心是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社会联结和共同性,公社体现了个体与集体的融合统一。本文将马克思的公社思想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对当代中国的“集体”进行了概念阐释,为理解与指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孙雷 《科学发展》2014,(5):60-68
上海深化农村改革应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的"三类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着力保障农民的"三项权利":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和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着力盘活农村的"三块土地":农村承包土地、农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着力完善涉农的"三项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三项水平":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杜家元 《城市观察》2014,34(6):143-154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近年来广州市逐渐推进"村改居"工作。在"村改居"进程中,面临着农民对"转居"愿望不强、"农转居"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仍承担大量社会管理职责且负担较重、转制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滞后、"农转居"人员再就业存在较多障碍、"城中村现象"仍然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化"转型困难等问题。本文针对广州"村改居"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2014,(2):84-94
上海要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农村承包地流转方面:要加强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加强扶持,构建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规则,形成机制保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面:要真正实施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地、同价、同权";要正确处理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要制定郊区集体建设用地的各类标准,控制用地总量;要制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政策;要建立完善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清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在农村宅基地置换、退出方面:要建立农民宅基地分配、使用、置换、流转、收回政策体系;要采取限制措施,严控宅基地的新增趋势;要采取滚动发展模式,解决宅基地置换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部分农村集体土地被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涉及城市化的农村居民理应分享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财富性收益,同时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上海近郊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必须处理好的一对重要关系。从现有经验看,集体所有制土地产权换股权是合理利用、优化配置郊区集体所有制土地,协调好产业发展与农民权益保障的有效改革路径,也是上海实现包容性城市化发展、消除新二元结构的重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明显,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郊区人口持续导入,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提高;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深化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亟待转变;新城和小城镇等城乡统筹载体建设有待加强。上海城乡统筹发展要牢牢把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内涵,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以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前提,以加快新城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土地管理、集体产权、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为支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方式、优化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孙雷 《科学发展》2013,(9):86-92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衣民的基本权利。上海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注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应以改革的举措创新、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强农民基本权益的物权化保障,真正让农民共享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dissemination of human rights ideas in China through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ree women's organizations: the government's ‘letters and complaints’ department, the governmental NGO affiliated with it, and a legal aid centre; all are located in Beijing. We argue that there are two paths in China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deas – a government one and a non‐government one. The government path, featured as contextual and compromising, is rooted in socialist and collective values, and the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e studied function squarely within the domestic legal framework and the concept of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non‐governmental path, by contrast, characterized by vernacularization, namely a comb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ideas with local practice to promote legal reform in China, is the resul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oth paths interact within their different spheres to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rights.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从量变向质变切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正当其时。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容性增长”,就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关键是如何将这一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中。倡导包容性增长须去经济增长的GDP化;践行包容性增长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本;强化包容性增长需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包容性增长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包容性增长需要始终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Perhaps by virtue of its theoretical slipperiness, collective identity is often hailed a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social movements for the role it plays in unifying activists and organizations, and so helping them to develop shared concerns and engage in collective action. Howeve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llective identity is the result of group rather than movement level processes, and although it can unite activists within a single movement organization, it is not always beneficial for the broader social movement. Although movements consist of networks of activist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have a broad shared concern, differing collective identities within the movement can actually be quite divisive. Based on case studies of three organizations in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this paper shows that activists who are most committed to an organization with an encompassing collective identity develop a strong sense of solidarity with other activists similarly committed to that organization. The resultant solidarity lead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we-them' dichotomy between organizations within the same movement, increasing the chances of hostility between organizations and factions within the mo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