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恭 《科学发展》2014,(11):105-112
开展面向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愿景研究,首先应分析研究展望上海城市发展愿景的依据、维度及其约束条件。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水平、未来融入全球化的程度,以及未来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包括国内区域发展格局和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都将对上海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中国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初具全球城市区域的形态,未来很有可能以上海为核心城市构成全球城市网络型大都会。同时,上海城市发展应超越经济的量的增长,着眼于代表国家竞争全球文明的话语权。上海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点上的城市,更强调文明的传播与交融,更关注本土文明的世界贡献,因而更可能获得世界的接受和认可。  相似文献   

2.
邓玉勇  李璨 《城市》2015,(4):26-31
区域发展战略指标是对战略目标的细化.国内区域发展战略指标,特别是现代化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应用对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战略指标设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在对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战略制定做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根据新区战略定位、青岛市的战略目标以及国内其他新区的发展规划指标,提出了由15个指标构成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战略指标体系,并结合青岛西海岸新区在青岛市的地位以及标杆地区的发展目标,对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战略指标进行了赋值.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发展战略的制定,分为以下两个环节:首先,进行吉林省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发展战略整体规划。然后,分以下四个方面设计吉林省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发展战略实施步骤:愿景方面的实施、战略目标方面的实施、业务战略方面的实施、职能战略方面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内高校面对国际化的竞争亟待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各自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特别是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顶端的研究型大学,实施其国际化战略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共性与动因,提出我国研究型高校国际化的战略构成要素,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制定提出笔者的一点构想。  相似文献   

5.
骆金龙 《科学发展》2014,(8):104-112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城市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城市(包括城市圈区域)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国际大都市竞合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备不同要素条件的国际大都市纷纷开展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对城市未来20~30年的发展愿景、目标、定位、思路、任务、举措等进行再思考和新规划.伦敦、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战略规划的编制背景、规划宗旨、愿景目标、战略思路、主要议题、战略任务和规划内容框架、流程方法等,为上海更好地谋划转型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国际范例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维新 《城市》2016,(4):3-4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笔者从河北省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邯郸、唐山、沧州等城市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的有利条件,并对未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和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系统全面地制定吉林省出国留学培训基地的发展战略,首先进行吉林省出国留学培训需求分析,在得出可靠数据之后,分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愿景方面的影响因素;战略目标方面的影响因素;业务战略方面的影响因素;职能战略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全面分析吉林省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给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2014,(6):99-107
改革开放后,1984年启动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994年前后进行的"迈向21世纪的上海"等战略大讨论和研究,对引领上海城市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尽管背景不同、问题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历次战略大讨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趋向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而研究的方法、理论和特色则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接近国际化范式。上海的城市发展思路在群策群力的讨论和研究中,逐步得到明晰、完善和升华。回顾总结历次战略大讨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于当前上海未来30年发展战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未来30年上海应该是世界性、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城市未来发展愿景的战略研究,要有一定的依据和维度。展望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愿景的依据,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国际环境变化、国内环境变化、国家战略和上海自身条件。确定上海城市发展愿景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城市类型、城市属性、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和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0.
刘彦平 《城市》2016,(10):18-21
笔者以我国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为背景,对我国城市营销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城市发展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城市营销加强与国家及区域联动、推进城市营销治理转型、强化城市存量开发和优化、用互联网思维再造城市品牌、拓展城市品牌发展新动能以及回归城市营销价值本源等观点,并就我国城市营销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外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于前几年开始影响中国。由于缺乏社会共识和理论研究,国内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在实践中缺少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故进展较缓慢。本文强调必须从大学使命、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中国未来领导人才资源的前瞻性开发的战略高度认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重大意义,并通过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对象范围、基本原则与特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与学校其他教育工作的关系以及实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等基本问题的论述,对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问题作了较全面的战略性分析,旨在引起各方的重视和关注,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Worldwide, strategic urban planning is found in very different contexts and planning schemes, where it is always a tool strongly linked to enhancing urban management. Under the umbrella of strategic urban plann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can be perceived, in which within these broad shared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A key component in the strategic urban planning process is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 element and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seen in the way that M&E is approached. Egypt is currently on the track to reform its planning system shifting from the conventional master plans towards strategic urban plans (SUPs).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M&E the preparation of SUPs within the Egyptian context. It sheds light on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employed techniques and concludes 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process of M&E, which builds upon the strengths in the employed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3.
通过港澳地区调研发现,"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与"香港2030+"战略规划在研究方法、规划理念、策略导向等方面存在部分趋同性.由于"香港2030+"侧重于空间规划,更多以突破城市当前和潜在发展短板为出发点,其在城市定位选择、具体策略制定等方面对"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香港规划署、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专家也对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受决策者、国家、地区和国际因素等要素变化的影响,印度和以色列关系呈现出全面性、战略性、伙伴性的发展态势。2017年印度和以色列明确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此后,两国深入拓展在政治、军事、经济、人文四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政治关系日益密切,军事合作不断深化,经贸关系提质加速,人文交流日益活跃。未来一段时期内,印度和以色列可能在军事、反恐以及经贸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然而,受国内因素、地区和国际因素的影响,未来印度和以色列关系发展仍存在诸多变数,双方在短期内无法结成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15.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starting to pervad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This renders strate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artificial agents more and more common. At the same time, experimentalists have increasingly employed computer players as a tool to provid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trategic interaction in general. What can this strand of research teach us about the strategic behavior of humans interacting with AI? I review 162 experimental studies using computer players. I find that behavior and the outcomes of strategic interaction often change when humans interact with computer players rather than other humans. In particular, humans usually adapt to computer players even absent detailed prior information about them, they often act more selfishly and more rationally in their presence, and they apply different cognitive processes. Moreover, while humans are able to exploit computer players following simple algorithms, they are also vulnerable to exploitation by more sophisticated ones. Conversely, computer players may also enhance efficiency. I suggest several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在全球及我国大调整、大变革、大变局中把握上海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充分认识上海在我国成为全球主要角色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大格局中的功能定位,使上海未来发展更加体现国家战略的需要。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将以"十八大"提出的两个100年的宏伟目标为立足点,按照中央要求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的精神,科学把握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及主流趋势,从国家战略高度谋划上海发展战略定位,根据"五位一体"科学发展的要求勾勒上海城市发展前景,为上海中长期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7.
There is a paucity of empirical studies of public relations in Italy. This study sought to assess whether public relations departments are managed strategically in Italy and whether public relations contributes to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Using the four generic principles that deal with strategic management, this study gathered data from public relations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organizations: corporation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non-profits. The study found that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 few public relations practitioners are represented in the senior management of their organizations. Senior managers of non-profits tended to value public relations more than the other two sectors. Symmetrical communication again proved to be normative. By us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instruments that have been employed in studies conducted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study has generated data that can be used to compare 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 in different socio-cultural environments – thus contributing to building a global theory of public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