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以人为本”具有双重意蕴:第一,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农民建设新农村;第二,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以上两点,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陵瞭望》2006,(8):22-22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四种认识上的误区急需引起重视。 一是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一次短期运动,急于求成大哄大嗡大跃进.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3.
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绩工程”,首先基层领导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政绩观;其次,要恢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话语权”,不要让农民“集体失语”;再次,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充分发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另外,还要改革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评内容,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对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知情权、评价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与公民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公民体现了社会个体与国家共同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公民与国家联系的中介是公民权.公民权为现代国家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国家的合法性基础,成为现代国家的基石.长期以来,国家在公民权建设上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农民公民权的严重短缺.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民公民权的生长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应围绕扩展农民的土地产权与平等权利这两个基本方面,大力推进制度建设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不同时期对中国的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系统的农村建设思想。毛泽东的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对当前初级阶段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流失”问题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有高素质的农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向城市,由此导致了农村“人才流失”,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迫在眉睫。必须从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优化农村的创业环境入手,解决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同时还要通过教育、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等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必须关注农民视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必须关注农民视觉,了解农民的感受与体验,把握农民的需要及期望。如增强农村经济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破除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从而形成政府、社会与农民三者合力,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历来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并对解决"三农"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江泽民同志的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国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江泽民"三农"思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当前我国农民由于受到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限制,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采取措施,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世纪制定的一项基本公共政策,它大大强化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国家责任,它以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以扶农惠农强农、建设和谐新农村为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张兵 《金陵瞭望》2007,(5):56-57
当前.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06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亿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摆在广大干群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发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关键要真正落实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注重农民的利益表达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缺位,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以及利益表达权利意识缺乏使我国农民利益表达非理性行为大量产生。为了维护农村的稳定,保障农民利益的实现,必须注重农民的利益表达,提高农民的利益表达权利意识,加强农民的自身团结,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保证他们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的形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明确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存在、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将芳霞 《华人时刊》2007,(5):118-119
薛家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全镇总入口3.25万人,总面积37.3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2005年被江苏省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荣誉称号,同时获省级“卫生镇”,市、区级“新型小城镇”、“教育先进乡镇”、“无毒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镇司法所被授予“全国先进司法所”荣誉称号。近年来,薛家镇按照“三集中”的发展思路,围绕“四大目标一流强镇”的总体发展定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6年,被常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新农村建设十强镇”。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根本点在于农民富裕、农业发达、农村文明。社会和谐。在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需要大量的骨干农民从中发挥作用,需要“核心村屯”、“中心农户”和骨干农民的辐射和带动。田东县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民族地区强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田东”的目标.深入开展“八桂先锋行”活动.实施以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和培育骨干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先锋工程.实现了“固堡垒,强队伍.树旗帜.同进步”的目的。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政策有了重大调整和创新,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多予、少取、放活","两个趋向"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增强其参与竞争,抵抗风险、增加收入的能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提升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山东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的许多问题。为此,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空间,建构全方位的政府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新农民”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新农民培养。文章从分析新农民培养的意义、新农民培养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新农民培养的思路:即通过加强基础教育、技能教育、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宁淙 《金陵瞭望》2006,(12):36-37
南京郊县,包括五区两县,面积632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94%,乡村人口214万人。而城乡分割、地区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及社会福利增进落后于经济发展、资源及生态环境矛盾加剧等,则日益成为阻碍南京发展的最大掣肘,成为南京不能承受之重。正因如此,才有了南京在城乡统筹上的积极探索,造就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大的“南京特色”。  相似文献   

20.
蔡轶 《金陵瞭望》2006,(12):48-48
说他传奇.他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住在全村最差的房子里:说他不传奇.他又当了48年村官,也许是建国以来任期最长的村官。 说他精明.他把政府给他的5000多万元的奖金无偿上交村集体:说他不精明,他领导下的村民户户有别墅.家家有1—3辆汽车.每户存款少的有100万多元.多的超过1000万元。华西村.空气清新、民风纯朴、村容洁净、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