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总是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揭示它的规定性。然而,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表述又不尽一致。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为,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加以适当的区别,对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不无帮助。一、关于本质和特征的一般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究竟有无区别?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事物的“本质”与“特征”是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两个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是事物之中相对稳定的一般性的东西。社会主义也正是由于具…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认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关系到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正确地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重大理论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明确“本质特征”这个概念的内涵。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事物的本质特征就是反映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事物内部固有的质的规定性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它内部固有的质,这个质是由它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由于矛盾的复杂性,一个具体事物的质往往包含几个方面,是多种属性的总和,其中有根本的质和部分的质,主要的质和次要的质。而且,事物一定的质又是与一定的量相统一的;事物某些方面的量的  相似文献   

3.
<正>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在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事物好象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但,“那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否定的否定”).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事物不论怎样发展都离不开它的基础,发展不是通向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而始终是在事物内部矛盾作用下的自我发展.事物发展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对比法是把两种互相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列地摆出来,形成鲜明的对照。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文章写作技法,它在文艺创作上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很好的表现方法。列宁说:“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会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这种关系和趋向势必要反映到作品之中,这种事物之间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审美直觉,诗学范畴“悟”不仅具有感性直接的一面,还具有理性超越的特点.这是一种对所“感”事物的反思与质疑,是对既有思维定势的突破和超越,是在一种新情境中对事物对象的创造性重构和创新.这一理性特征是“悟”有别于“感”的根本之处.  相似文献   

6.
<正> 文艺究竟能不能比生活更高?我想从以下方面作些思考:文艺是否仅只是认识;毛泽东同志是否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把文艺作为一种认识来同生活作比较;“更高”是否是认识“更正确”(见刘光裕的文章,载《江淮论坛》1982.2.)的意思。文艺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审美,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的审美对象的一种能动反映,是艺术掌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在文艺家对现实的审美活动中,理性认识活动在其中具有规范知觉、想象的趋向的作用,使人们在审美中不只看到对象的感性形态自身,而且通过它获得对生活的广阔理解,达到对对象的深刻把握。由此艺术家才能把许多个别的特殊的感性材料概括为艺术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审美活动不成为低级的感性知觉,而是富有深刻认识内容的对生活的能动反映。从文艺家审美活动的结果——艺术美的创造来看,正是由于理性认识活动的参与,使文艺作品具有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规律的特征,即使作品获得“真”的品格。但是,认识活动在文艺家  相似文献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范畴所表征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关系。这是一种本体论规定,这种规定就在于揭示“联系”的本质特征——客观性,即“联系”本质上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通常讲的“客观联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8.
问题一:反求诸己的哲学方向哲学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外的,一个是向内的。作为向外的,就是学习、格物、实践。它的前提是,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渺渺大千世界都是未知的,要在“格物”、实践、接触它中才能认识它。在认识这些事物中才能“概括”、“抽象”出宇宙之理。这种方法把宇宙看作是“平面”展开的,是“广延的”,人类的知识是在逐个、逐次的认识事物中逐渐积累的。作为方法,它目光外向,在接触、研究事物中达到认识事物。与这一方向不同的,是向内的方向。用《周易》的话来说这就是“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系辞上传》)。它是“返求”…  相似文献   

9.
一 何谓知性?所谓知性就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从事物的总的联系中抛出某一方面,而暂时撇开其他方面,在区别和分离中考察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或思维过程。它是思维或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特点是坚持对象的分离和固定的界限,具有“僵化”、“片面性”和“有限性”。何谓形而上学?所谓形而上学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的特点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相似文献   

10.
刘士林 《学术研究》2000,(8):111-114
诗性智慧一词 ,本出于意大利学者维柯的《新科学》一书 ,用它来指称那种在人类天性中最为深层、古老而又充满激情的精神活动方式。维柯特别强调 ,这是一种与文明人“理性智慧”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构与功能的“玄学智慧” ,也就是其后人类学家所谓的原始思维。由于原始思维中逻辑能力不发达 ,所以诗性智慧本身也就最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在感受事物中的情感智慧。正是诗性智慧这一本质特征 ,才使得它在感性与理性二元对立日趋尖锐的现代世界中 ,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也许这就是它引起美学家劳承万先生研究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但由于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
“重复”是鲁迅《故事新编》的一个重要文本现象,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语词重复与段落重复。“重复”是“对位”的一种表现,它的运用使得这部小说集带有浓烈的“对话”意味。这种“对话”并不局限于小说内部意义的相互生发,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小说文本的一种结构性事实。  相似文献   

12.
巴克莱没有直接说明他的新原理是什么,因此,西方学者众说纷纭。根据巴克莱的笔记提供的线索,可以确认,新原理即“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存在”即自然界事物的实在性,“被感知”指被上帝和人心感知。它的基本含义在于,自然中的事物就是可以与人的精神直接关连的对象物。这一原理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考察世界,它给传统的本体论哲学以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3.
美学家断言:美是—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自然也不例外。这正如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然而数学美与美的社会形态之一的艺术美不同,艺术美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再现生活中的美,而数学美则是数学本身所具  相似文献   

14.
文化背景关注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继会“方法”在某些事物的操作过程中,也许只是一种“手段”;但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方法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手段”问题,它同时含有“观念”的意义,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因为,一种批评方法的运用,同时也是一种文学观念的确立,一...  相似文献   

15.
“重复”漫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所讲的“重复”,是泛指言语表达中共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项.它既包括同一个语言单位的反复使用,也包括不同的几个语言单位的反复使用,前者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后者如“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前者便是同一个“盼望着”的先后重复使用;而后者却是用另一个“再不能醒来”对长眼”作重复.一、从概念的界定说起本来,在传统的研究中,“重复”是赘余、罗嗦,烦冗的同义语.从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发表至今,“重复”一直被确定为“是指语言中出现完全不必要的相同性质的词语、句子”.无疑,这种界定下的“重复”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语病.但是,本文对“重复”这个概念重新做了界定.所以如此这不仅是为了适应我们讨论对象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出于我们对“重复”这种本体的一种假设.与传统的“重复”相比,显然,我们的重复”这一概念的外延明显扩大.我们觉得,立足于这种泛指意义的本体,有利于讨论传统上狭义的“重复”及其他相关现象,有利于梳理并描写出相关的整组言语运用现象.对传统的狭义“重复”,我们试图以“赘余”取代,其实,“重复”作为一个概念,它所概括的是一类表现形式,至于这种形式是否正确并没有反映进“重复”的内涵,它在人  相似文献   

16.
事物发展的实际过程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曲折。一类曲折是事物前进运动所固有的周期形式,表现为新事物从旧事物中诞生出来时必然会遵循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其间会周期性地重复出现原来被否定阶段的某些特性和特征,仿佛是一种“回复”  相似文献   

17.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它們的相互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辯証法。”毛主席在《矛盾論》中全面地阐述了这个問題,我們学习《矛盾論》时,自然应当首先把这个問題学好。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对性这个問題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終的矛盾运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这就是說,世界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存在着矛盾,沒有矛盾的事物是絕对不存在的。自然和会社各种事物都存在矛盾,因而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揭示自然界各种事物自身的矛盾规律;以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  相似文献   

18.
<正> “左”和右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越或落后事物发展的必须阶段,以主观臆造代替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是窒息或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真理。这两种含义的“左”和右,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都很大,搞不好就会葬送社会主义。“左”和右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却是一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都是阻碍社会事物及其认识按照客观规律向前发展的。警惕右防止“左”,在不同时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而对其本质的东西要从根本上加以清除,则必须靠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美作为一种价值,有它特定的涵义和结构。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说:“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没有价值论的态度,要认识它原则上是不可能的”①。但这种审美价值关系,不是单一,而是由多层次组成的。从系统构成来看,它包括三个层次。一、从表层结构说,美是对象事物“形象”的客观价值人与现实对象的相互联系,有多种不同性质的“关系”。比如人们来到一个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植物学家的兴趣在考察它的纲、属、种,了解树木成林的自然条件,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关系,采取的是科学态度。林场经理感兴趣的是这片林木的质、量以及它的实用价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的宋词作品中,以“忘却”的方式传达某种心理感受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忘却”并非真正地对对象产生了实在的陌生感,而是一种情感需要或艺术的处理手段,它最终达到的审美效果便是一种对现实、对过去,对事物、人情的一种超越,精神层面上“积极”的遗忘与生理层面“消极”的遗忘迥然相异,通过这种情感或审美意义上遗忘式超越,人的情感得到暂时的疏解和释放,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也更加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