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概括、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新提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新总结、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新回答、马克思主义发展境界的新开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完善和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理论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和最新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创新理论体系,充分展示了在全球化和市场化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学术界采用的解释学范式在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理论脉络和时代特征之间,内在关系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捍卫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正当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形而上学特征。唯有突破解释学范式的狭隘视角,从整体性范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观体系和微观机制进行多维度的综合研究,才能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工作规范、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理论界》2007,4(1):15-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先进分子正确认识马克恩主义学说的起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等重大问题,这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进一步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什么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正确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其逻辑前提涵盖以下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论前提;解放思想是认识前提;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是物质前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视阈融合是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是一种自我评价,其评价体系指即时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的双向互动。即时性评价是大众评价。终极性评价是权威评价,两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传统理论资源的当代应用评价,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评价,理论创新评价,马克思主义主导型地位评价,理论满足大众需求情况的评价,马克思主义层次化、生活化程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肖霞 《理论界》2008,(11):6-7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带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持它的基本原理、立场、方法,舍此来谈“中国化”,就会产生“化”有余,而“马”不足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重要、更带根本性。只有实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国情化、时代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是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撰写的经典著作。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新民主主义论》从形成背景到主要内容再到价值意义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方法论自觉,对我们新世纪新阶段深化"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政治资源。纪念活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奠定了文本基础、做好了组织准备、夯实了群众基础、指明了推进方向,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忽视纪念活动这一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刚 《北方论丛》2006,1(1):106-109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重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曲解之处。其合理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借鉴作用,而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则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提供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坚持和发展相结合等关系的基本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即为什么要"中国化"的研究,要追探到中国人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通过归纳学者们找出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包括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文化心理,选择马克思主义所得的精神力效用和方法论效用,对于明晰中国人何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何以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价值诉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几十年的革命和改革一步步确立其民主政治的过程。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体现和形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及理性升华的民主政治理论,又进一步推进着中国的民主进程不断地前进。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人手,以民主政治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这一背景下的发展脉络和主题。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当代中国政界、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乐道的关键词,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主题。为了理性地把握这个主题,本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从宏观视野和重点聚焦两方面切入,抓住和谐的七个重要方面略陈管见,想必不无学理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其民族本位的思维方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和把握时代特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历史主体意识,本着发展的、实事求是的、推陈出新的原则,在诸多方面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我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毛泽东的领袖素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