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马克思主义而言,真正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的东西其实只有一个,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终极价值.这种新的解释不会像传统解释那样,既不易说清,也无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终极价值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指认有理论与现实方面的依据.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由健寿、富裕、和谐、自由这四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标示.有了它们,如何发展社会的问题立刻就会变得简明起来,这就是采用唯好主义的方式:怎么有利于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我们就应怎么做.  相似文献   

2.
善的观念总是私人的,个体自由地追求自己认为恰当的生活方式。"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至善"是人的道德成长的最高境界。人的善包括道德善和非道德善,道德善意味着"通过成为某种类型的性格或通过以某种确定的方式与某种性格联系起来而善的",道德善包括诸如美德、权利、正义、履行义务,以及拥有或培养那些在道德上值得嘉奖的品质特征。非道德善是属于主体的、自我的、个人的善,非道德善包括像快乐和幸福这样的东西,幸福在于自身之中,而不在他人的喜欢中。道德善与非道德善都是人所具有的,而至善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的善。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9-26
尽管学术自由具有惠及学者个人和社会大众的普遍福祉,但这只是针对有道德限度后的自由而言的。学术自由的天然有限性和工具价值属性决定了对它进行道德限度的合理性,这一道德限度主要体现在以"善"为终极价值诉求,防止学术专制化,防止以自由为名义从事纯粹利己损他行为的发生。积极主观地承担学术责任无疑能有效地防止僭越这些道德限度,保障一种德性的学术生活。  相似文献   

4.
人本道德原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行何种道德原则并不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现行的集体主义原则既不是一级道德原则,也不适宜市场经济社会,而由思想家主张的各种应然道德原则,也无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个合理的道德原则,应该同时满足六个方面的条件。而这里提出的人本道德原则就是这样的道德原则,它依据马克思的一贯性价值诉求设计,具体表述为:"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至善,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一切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人本道德规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人本道德原则引衍各种更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外,也以人本道德原则为标准,从各种既有道德规范系统中吸纳合理的成分来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已总体步入消费社会的今天,以研究人的消费偏好和刺激人的消费欲望为特征、奉行消费主义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大行其道。这不仅会使人陷入物质消费的泥潭、沦为单纯的消费机器而无法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而且会导致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西方主流经济学或许能解决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但无法解决经济发展的效果问题,更不可能解决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问题。要走出消费社会的陷阱,就必须大力倡导"需要经济学",它主张以"使用价值经济学"扬弃"价值经济学"、以"需求经济学"扬弃"欲求经济学"、以"人本经济学"扬弃"资本经济学"、以"生态经济学"扬弃"消费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当下、追求永恒的精神渴望。以善为目标的道德,所展示的价值追求正是对自我本能的超越;道德之善可以无限逼近,却难以最终到达;道德理念内涵着追求"本质"、"始极"的维度。道德所内蕴的终极关怀特性,所显扬的是道德终极的自成目的性,不仅使道德主体因有了终极价值的前提而理直气壮,也使道德主体因体验到一种超越有限和世俗生活的意义,从而在物质利益的冲突中超越出来。  相似文献   

7.
价值目标:改造世界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东屏 《江汉论坛》2001,2(9):31-34
真理标准只能检验解释性认识,不能检验改造性认识。这表明解决认识问题除了要有实践标准或真理标准,还要有价值标准或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既能判断改造性认识,又能判断改造性实践意味着:价值目标是改造世界的标准。从大众已接受的说法看,富裕、和谐、自由是构成至好的三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价值:逻辑与架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富 《江淮论坛》2004,1(2):73-77
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冲突是公共行政价值存在的前提和逻辑起点。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在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之间划出一条界限,使二者在博弈的过程中达到帕累托最优,为此必须有一个公正的裁断者,这就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行政价值之所在。公共行政以公共权力为后盾,保障个人自由但又要维持公共秩序,从而避免了因个人自由的任意行使而导致对公共利益的侵损,进而最终无法实现个人自由的两败俱伤之结果。基于这一思路,本文认为公共行政的终极价值为人性完善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学的精神     
史可扬 《学术研究》2000,25(4):111-117
美学是在感性现实基础上解决人类生存的方式之一。而人类生存或存在的最基本方面,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理想作为人类生存的最高目标,是人的生存的终极意义所在,因而对这一境界的追求,就必然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但它又必须落实在人的现实存在的基础上。因此,解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探求人类生活终极意义。这就是美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三个基本层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人民幸福即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根本任务和追求的最终目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富裕、和谐、公正、法治、民主、自由、责任、德性、智慧和优雅,是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共产党领导、依法治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公平正义和明荣知耻,则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和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终极价值目标本身也是核心价值理念;基本价值原则是终极价值目标和核心价值理念的实践要求;而核心价值理念则本身具有目的性,同时又体现着终极价值目标的要求并服务于终极目标实现,因而在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