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对楚国兴衰存亡所起作用看,楚国八百年中的四十二个君王总体而言大致分为三种情况:有十二位推动楚国向前发展,使楚国先后成为南迁之地荆山的大国强国、汉东霸主、“春秋五霸”之一和“战国七雄”之一,对楚国发展强盛作出很大或较大贡献;有二十四位楚君楚王表现平庸,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其前任或前几任的现状,楚国既没更大发展,也没更为衰落,他们对楚国既没作出多大贡献,也没更严重地损害楚国;有六位楚王导致楚国被动挨打、衰落乃至于灭亡,损害甚至严重地损害了楚国。  相似文献   

2.
在楚国一直都是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楚王既是国王,同时又为群巫之长。以“灵修”(楚王)为中心组成一个严谨的“灵官系统”,成为楚国上层统治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都知道,约两千七百年前,当时的楚国有位叫卞和的老人,向楚王呈献和氏璧的故事。和氏璧后来就成了古代很多朝代的国玺。  相似文献   

4.
楚王在春秋战国四五百年的时间中一直保持着对公卿的控制,这和"大权旁落"的中原诸侯国表现得极其不同,而这一点的实现与其立国之制和历代楚王的统治有很大关系。本文重在从楚王对世族政治军事权力的限制这一角度来研究楚国王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楚王在春秋战国四五百年的时间中一直保持着对公卿的控制,这和"大权旁落"的中原诸侯国表现得极其不同,而这一点的实现与其立国之制和历代楚王的统治有很大关系。本文重在从楚王对世族政治军事权力的限制这一角度来研究楚国王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毛遂自荐     
《阅读与作文》2010,(5):6-7
此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战国时期,秦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其弟平原君去楚国求援。平原君准备带二十名文武随从前往,但只选中了十九人。  相似文献   

7.
关于《离骚》“求女”的蕴意说法甚多,然以王逸的“求贤臣”之说最为确当。“高丘之女”象征楚国王廷里的近臣;“下女”象征即将成为楚王近臣的楚国地方官员或楚国贵族;他国之女象征其它侯国的臣僚。屈原“求贤臣”的目的乃是希望通过这些贤臣的帮助,获得楚国或他国国君的信任,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8.
《春秋》经传所见“钟离”分指三地,分别是钟离国旧居、一迁地和再迁地。钟离国旧居在今山东枣庄峄城,后迁于州来之西,再迁至今安徽风阳、蚌埠市一带。后楚灭钟离国,以其地置钟离县。由于钟离国的迁徙,相继留下了钟离城、钟离邑等“钟离”之名,先后形成了两个、三个“钟离”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曲高和寡     
《阅读与作文》2008,(7):11-11
此语出自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对他说:“最近为什么有好多人对你有不好的议论,你是否有什么不检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的楚国采取任人惟亲的用人制度。楚王任用王室公子执掌楚国的大权,虽然极大地加强了王权,但王室公子的专横跋扈,对非王室大族进行残酷打击,甚至夷宗灭族,使那些非王室贵族在楚国无法容身,因此楚国出现了人才大量外流的现象。外流的贤能之士逃到与楚争霸为敌的晋国,为晋国所用,造成"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形势。人才外流,使楚在与晋国的争霸战争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春秋后期,楚外流人才又多逃往崛起的吴国。吴利用楚国贤能攻伐楚国,五战攻入楚之郢都,使楚几遭亡国之祸。战国时期,楚国王室贵族腐败堕落,日趋保守反动,终于导致了楚国的灭亡。任人惟亲制度对楚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屈原被定位为对君主忠贞不贰的臣子。实际上,除了忠臣人格外,屈原的人格还包含着一个王者人格。忠臣人格决定了屈原对楚王及楚国的忠诚,对圣君明主的渴望和对忠君原则的坚持;王者人格则表现为对自身内美的肯定和对社稷高度的关怀,并敢于以自身比附圣君,  相似文献   

12.
此语出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时代后期,曾称雄的魏国已日益衰落,可国君安厘王还想出兵攻打赵国。此想法让谋臣季梁知道后,就设法劝阻,他给安厘王讲了以下经历:  相似文献   

13.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生于徐州沛县。刘邦称帝后,册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徐州。数百年间,以徐州为中心的西汉楚国成为刘氏子孙的世袭封地。这里先后埋葬着13个楚王、5个彭城王及一批汉代开国重臣,徐州一带大大小小的山头,每次不经意的开凿,也许就会有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8世纪末.即公元前706年.楚君熊通率军渡过汉水入侵随国。随国是周天子分封的十来个"汉阳诸姬"之首.随侯派出他的得意臣子少师去楚营谈判。楚国为避免汉东诸国联合抗楚.故意在少师面前摆出军力疲弱的样子。少师到楚营,果然只见到老弱病残和几条破枪,周旋一通后答应楚人的请求。楚人撤军。少师回去后要求追击楚军,说楚人不堪一击。随国大贤季梁听说后来劝阻随侯.说楚国不可小视.他们经营多年.怎会没有战斗力?肯定是故意诱惑我们来摆样子的。季梁还说,小国能够抵抗大国,是小国有道而大国放肆。现在百姓挨饿而你纵欲官员们虚报功德来祭祀,你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15.
屈原的爱国思想是最执著的、最具影响力的。屈原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热爱自己家乡的人民,忠心辅佐楚王振兴楚国,以及楚国处于危机时,决不离弃的情怀。屈原执著的爱国思想渗透在他的诗歌中,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悟到屈原博大深厚的爱国思想。屈原至死不悔的爱国思想不断激励和鼓舞着后人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
1834年,英国以扩大在华的商业贸易区域为掩护,同时为使英中政治关系正常化和获得一个军事据点,完成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所未竟使命,派出律劳卑使团访华。律劳卑一味地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想和广州地方当局接触,遭到广州督抚的拒绝和抵抗。结果律劳卑自己落得“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惨结局,笔者认为这是一场两种异质文明骨子里的冲突,具体地表现在两种不同国家观的矛盾冲突上。  相似文献   

17.
钟离国史稽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离古国,文献有记载但仅只言片语,不成系统。近来钟离国君墓的发现使人们对于钟离国史产生浓厚兴趣。本文将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相结合,对钟离国缘起、地望、氏出及其春秋时期的有关史事进行辨正考察、综合研究,提出钟离古国灭亡不晚于春秋中期、钟离君柏墓葬可能要早到春秋中前期的新认识,并就《左传》和《史记》中几处有关钟离地望的记载,重新做了推定。  相似文献   

18.
<正>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创者,研究他生平事迹的专著,评论他功过的论文很多,一般综合性词书、人名词书和历史词书也都收有他的专条,但众多专著、文章、词书对于朱元璋的籍贯,几乎全是作明濠州钟离(今风阳县)人。朱元璋父亲50岁迁到钟离,而且死于钟离,葬于钟离,朱元璋成长于钟离,发迹于钟离,做了皇帝后修中都,筑皇陵于钟离。他对钟离是十分有感情的,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但不能依此定他为钟离人,所谓籍贯,就是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的地方。朱元璋的祖居,在明人郎瑛著《七修类稿》中所载《皇陵碑》中说得很清楚:“朕幼时皇考为朕言:‘朱世居句容朱家巷,尔祖先于宋季元之初我尚幼时,以父挈家渡淮,开垦兵后荒田。’因家泗州,朕记不忘。……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明史·太祖本纪》也有明确记载:“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徒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钟离。”朱元璋生于1328年,他父亲死于1344年,终年64岁,这时朱元  相似文献   

19.
楚巫觋可以分为官方巫觋和民间巫觋两种。官方巫觋包括楚王、巫官和宫廷中的歌巫、神巫;民间巫觋包括邑巫、私巫和游巫。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巫觋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但楚国巫觋依然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目前出土了战国时期秦国的两篇祝祷辞,《诅楚文》与《秦曾孙骃告华大山明神文》。《诅楚文》作于秦楚蓝田之战前夕(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是秦国欲发动鬼神的力量以战胜楚国,在神灵面前数说楚王罪状、诅咒楚王的文字。《秦曾孙骃告华大山明神文》的作时在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至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之间,是秦骃因自己病重而向华大山祈祷自己能够康复的文字。两篇都属于祝祷辞中的策祝一类,前者祷战,后者祷病。两篇都对前代祝祷辞有一定继承,但同时又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