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积累至今可谓汗牛充栋,极其丰富。孟子"知人论世"说作为一种认知的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家作品,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同样以文学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媒介。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有共通性,因而知人论世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这篇文章仅以实例为证,简析孟子"知人论世"说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纵观建国四十多年《西游记》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横向来看,与其它几部古典小说研究相比,《西游记》研究是较为沉闷的。面对现实,我们认为《西游记》研究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四十多年来,《西游记》研究仍有几大难题让人纠缠不清,诸如《西游记》作者与成书问题、《西游记》主题和思想倾向、《西游记》中神魔与神佛的关系、孙悟空形象的源流和典型性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类“文化热”勃然兴起,此伏彼起。其中,古典文学鉴赏的热潮应运而生,尤为汹涌澎湃。从1980年初沈祖棻讲授宋词的遗稿被整理成书,取陶渊明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之义,以为这些文章以赏奇析疑为主,因名之为《宋词赏析》,一年之内再版,印数达二十余万册。继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分别出版诗、词、曲、小说等鉴赏集,到《府诗鉴赏辞典》和两种《唐宋词鉴赏辞典》等各种类型的鉴赏辞典大量问世,都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这些辞典从发行几万册到数十万以至  相似文献   

4.
徐应佩教授的新著《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以下简称《鉴赏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的理论专著。全书含序论、余论共28章,计32万字。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古典文学鉴赏学的研究对象、特点,以及古典文学鉴赏的原则、途径、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6.
7.
吴承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2,(12):138-156,208,209
关于中国文章学成立时代的讨论,不仅是对成立时间的不同判断,更涉及对中国文章学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总体特色与历史演变的理解与认同。魏晋南北朝中国文章学的基本内涵已经明确,理论系统初步建构,并且产生代表性成果,可以视为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文章学以诗赋骈文为中心。宋代以后,散体古文占据文坛中心地位,古文之学的兴盛引发中国文章学中心发生转移,并导致文学批评的一系列变化。不能以古文文章学的成立等同于中国文章学的成立,文话也难以称为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标志。文章与文章学应视为动态的、有弹性的历史概念,中国文章学系统兼具开放与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刘群栋 《中州学刊》2015,(3):150-155
"文选学"作为与"红学"相媲美的一种专门学问,历史更为悠久,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唐初曹宪开始在江淮间讲授《文选》,逐渐使"文选学"发展成为专门学问,成为有唐一代的显学,形成了第一次研究高潮。"文选学"在唐初逐渐兴起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随着统一的唐王朝社会政治环境渐趋安定,统治者越来越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再加上以文学取士的科举制度推行,一般读书人主要通过写好文章进入统治阶层,这些都为"文选学"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文选学"的兴起有其内因和外因。《文选》所选作品都是历代名作,不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华丽的辞藻,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文体模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性。而"汉书学"和类书学的发展,又为"文选学"的兴起产生了引导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围绕着对“红学”的论争,不时有波澜激起。一方面红学文章有增无减,大有“红水”泛滥之势,另一方面非难之声也时而发出。“红学”研究似乎确实存在着某种危机,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呢?然而,危机并非等于死亡,而是酝酿着某种突破。红学中“探伕学”的兴起正是这种突破的一个开始。“探佚学”的产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八十回后原稿迷失,现在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程伟元所续。“探佚学”的任务是要探讨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上古神话中,女性神女娲用泥和水塑造了人类的形象,并以包涵宇宙的慈爱,炼石修补残破了的青天,拯救了陷于灭顶之灾的她的孩子们。这是一个属于女性的辉煌时代,女性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的图腾,是生存、富饶和美丽的象征。历史的变幻中,男性成了人类的主宰,人类的另一半则被压抑到生存的最低层。男性开始创造男性的历史,开始篡改属于女性的历史,女性的悲惨和绝望就此开始。这便是“红颜祸水”现象的背景。 姮娥奔月、褒姒亡周、莺莺乱礼是“红颜祸水”最典型的事例,似乎也是最有力的论证。 姮娥独吞了属于丈夫羿的灵药,她飞升到月宫后,变成一只癩蛤蟆,而羿因此性情大变,死于徒  相似文献   

11.
近百万言的《中国文学主题学》全四册摆在我的案头.这是王立同志继《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后推出的又一具探索性的力作,显示了作者试图全面建构中国文学主题学体系的艰辛努力,也是近年古典文学宏观研究领域中,重视文学本体和文学文化学研究的一部有特色的论著.  相似文献   

12.
李妍妍  郭莹 《江汉论坛》2023,(5):108-113
20世纪初“劳动话语”在中国兴起,其所具有的丰富政治意蕴来源于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从20世纪初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报刊杂志上的“劳动”话语表述,将“劳动”视为社会底层民众“专属”谋生方法与身份标签;将“劳动”提升为社会及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并进而成为劳动阶级争取社会平等权利的关键词。社会舆论围绕“劳动”概念内涵展开论争。从“劳资争议”到“阶级战争”的话语变更,标志着下层劳动者阶级意识的自觉,改变了“劳动(劳工)问题”的解决方向;关于“劳心”与“劳力”的价值论战,反思并挑战了传统中国社会权利的归属与分配。“劳动教育”的传播与实践对劳动阶级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百年前劳动话语在中国的兴起,是新思想新观念冲击旧的社会制度赖以存在的意识形态的过程,是劳动大众尤其是工人阶级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过程,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建立工人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年已八旬的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钱钟书,在几十年的文化生涯中,钱先生贡献了一批精妙绝伦的文学作品和戛戛独造的学术著作,产生了恒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保持着挺进的犀利锋芒。他精通英、德、法、拉丁等数种语言,既有深厚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化根基,又具备现代西方文化的广博知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华文明之天下情怀的讨论,新见迭出,方兴未艾。那么,展开对于“天下”文明的讨论,其意义究竟何在?当下时代,民族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肆意泛滥,人们不断用民族主义视角看待和分析世界。整个人类文明,正踯躅彷徨在危险的十字路口。此时此刻,适值“中华文明再出发”的前夜。从1840年走到今天,中华文明终于能够理性地重新检视自身文明遗产,筹划自己的未来,重启足可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文明精粹。在文明论意义上,中华民族,其心智与心性,究竟对此世界有何贡献?通过对中华文明之“家国天下”概念的创造性阐释,是否会有化解文明冲突、救济当今世界体系之处?超越了现代性的普遍化技术系统在“新天下主义”中充当何种角色?概言之,“天下”情怀是否具有某种超越时代的全球治理的普遍意义和价值?有鉴于此,本刊特邀赵汀阳、任剑涛、许章润与关凯诸先生,围绕“新天下主义”予以深入研讨。通过此组专题笔谈,相信会对“天下”文明的研究有新的推展。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得到介绍和研究的,一开始基本上局限在专业的哲学工作者队伍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很快,这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相对于现代西方其他哲学流派,它的基本范畴、概念更容易为中国人了解和熟悉;其二,在极其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对它有较大兴趣,不论是出于追求新知识的好奇心,还是“了解修正主义错误观点”的敌情观念;其三,极少数想对原有意识形态增添新鲜血液或在哲学思想方面大胆探索的人,也是将其作为参考借鉴的材料,此外,不少人…  相似文献   

16.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得到介绍和研究的,一开始基本上局限在专业的哲学工作者队伍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很快,这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相对于现代西方其他哲学流派,它的基本范畴、概念更容易为中国人了解和熟悉;其二,在极其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对它有较大兴趣,不论是出于追求新知识的好奇心,还是"了解修正主义错误观点"的敌情观念;其三,极少数想对原有意识形态增添新鲜血液或在哲学思想方面大胆探索的人,也是将其作为参考借鉴的材料,此外,不少人将其作为了解当今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本土化需要特别重视四个问题:第一,要破除"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方式."欧洲中心论"或称"西方中心主义"曾经在西方学术界相当流行,把欧洲(主要是西欧)的历史看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轴和主要动力,"欧洲的一切都是普遍的";"把自己看成是若干文明之中最卓越的文明,认为自己是文明世界,并把这种长期积淀的文明优越论、价值观和偏见"强加于人",形成"话语霸权"."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方式,就是把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发展道路普遍化的思维模式.中国学术界在上个世纪相当长的时段内,对西方理论就是盲目信从和生搬硬套,从而产生一味模仿的"汉学心态"和唯汉学是尊的"汉学主义"风气."资本主义萌芽"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它将近代英国走过的经济变迁道路视为普适性的经验,因此将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定位在寻找这种"普遍道路"发生发展的蛛丝马迹,或者拷问它为什么没能在中国发生的原因上.即便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我们仍大量使用来自西方的知识体系,用西方的逻辑、观点解释中国与世界.学术主体性的严重丧失,导致我们在观察中国和世界的理论中处于"双重失语危机".  相似文献   

18.
19.
“第四产业”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日本等国的一些学者们认为,现在的产业社会,正处于正式的技术革新时期。八十年代将是微电子学革命的时代,或者是被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其先导的高级“软”产业,如一些高度电子化、自动化的行业等,正在各个产业领域蓬勃兴起。他们把这些蓬勃兴起的“软”产业称为是“第四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古代)文学课是意大利十余所高校汉语言专业都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中国古典文学也是汉学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着400年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发展。通过对代表院校和机构相关教学及研究情况的梳理和总结,通过对代表学者研究成果的介绍和评价,来展示意大利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努力和贡献,反映其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