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一八五一年——一八六四年)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规模最大的旧式农民起义,是民主革命初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高潮.湖北是太平天国前期重要根据地和后期重要活动地区,太平军曾三克武昌,四克汉口、汉阳.在武汉三镇辽阔的土地上,当年太平军的革命活动旧址斑斑可考.  相似文献   

2.
1851年,在广西永淳、横州地区爆发了一场声势甚大的壮族农民起义。壮族英雄李文彩率领义军转战桂、粤、湘、黔、川、滇、鄂七省边界州县,坚持斗争二十一年,沉重打击了清朝在地方上的反动统治,在近代农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特别是义军1861年入黔参加太平军后,与贵州各族农民起义军并启战斗,长达十年,有力地支援了咸同年间的贵州各族农民起义。它在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全国农民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仍高举太平军旗号,坚持斗争达八年之久,是最后失败的一支太平军。它的失败比西捻军还晚四年,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把太平天国革命的下限由通常的1868年延长到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历史上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声势浩大,所向披靡。她不仅把腐败没落的清朝政府打得朝不保夕,而且把外国侵略者也杀得丧魂落魄,胆战心惊。“太平军痛歼洋枪队”就是近代我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一八六○年,清朝统治大权操在咸丰皇帝手里。这个反动的封建帝王,面临着  相似文献   

4.
太平军进军湖南的革命活动在太平天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弄清有关史实将有助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本文就现有材料对一八五二年太平军进军湖南期间,是否攻克过蓝山及洪秀全发布重申缴获归圣库诏的地点和对象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们粗浅的看法,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单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当这场革命风暴席卷长江两岸,猛烈冲击着清朝封建统治的时候,对于中心地区在黑海之宾的俄国,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沙皇俄国的统治者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俄国的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则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太平天国史的究研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对俄国的影响,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反封建斗争日益激烈,当时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也不得不承认。“农奴状态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就在这时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震撼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列强在华的侵略势力。俄国沙皇政府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以及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积极参与绞杀太平天国革命的罪恶勾当。从这一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猛烈地冲击了沙皇政府的反动统  相似文献   

6.
在连续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太平天国一直处在紧张的战争状态。但是,这个革命政权,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尽可能地发展科学和技术,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就。其中建筑业也是太平天国科学技术的成就之一。在此,对具有多种功能的“望楼”和大胆创新的王府建筑以及在长江天险架设浮桥的史实作一介绍。一、具有多种功能的望楼太平天国在建筑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建筑业服从革命需要,为革命战争服务,是其中一大特点。当时,在城市中,建有许多高层望楼。《金陵杂记》记述太平军在南京城内建造望楼的情况说,太平军“于城中设望楼甚多,通城大街小巷无处不有,可以大街设数望  相似文献   

7.
一八五三年三月,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等指挥太平军一举攻克东南重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建立了与清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政权,打破了清封建王朝的一统江山。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们从军事、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改变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为建立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而斗争。  相似文献   

8.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但究其主观原因还在于:由宗派性、保守性、安乐性而引起的腐败。腐败延滞了太平天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大好时机;腐败使太平天国内部充满了矛盾、争权夺利、互相残杀;腐败使其乱封“王”,引起派别斗争.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军事力量;腐败在太平天国的高层领导中表现为生活奢侈、追求享乐、严重脱离群众,使之失去革命斗志,这些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妇女的法律地位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天国妇女的法律地位浅析王岩中国历史上,辛亥革命以前,妇女法律地位的提高,莫过于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农民革命,是规模最大、斗争时间最长、革命较为彻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  相似文献   

10.
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起义斗争的武装力量,从它诞生时起,就注意到以发扬"公心"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并在炽烈的阶级斗争中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号召力量.一八五六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转入后期斗争,"公心"教育受到削弱,人心不一,战局不利.作为一个历史遗产,深入研究太平军思想教育的侧面,对剖析太平天国的兴衰,汲取历史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身受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曾经掀起一系列的反抗斗争,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便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展开了.在这次革命高潮中,以太平天国为主体的革命火焰,几乎燃遍了全中国.这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战争,真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关于这一革命高潮的史实,建国以来,史学界曾经进行不少蒐集、整理和研究,可是仍有许多地方性的起义活动,尚付阙如.本文即试图从这一方面钩勒出太平天国革命期间湖北农民起义活动的轮廓,从而探索它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关系,以便进一步理解这一革命高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外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这场革命得到了外国友人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数以百计的外籍军人还先后参加了太平军,成为和中国人民一道团结战斗的“洋兄弟”。这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是中外人民友谊史上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1958年历史研究第三期刊载了王天奖先生“关于太平天国乡官的阶级成份”一文,说: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特别是其中的中、下层之对于太平军,并不象某些同志所認定的那样,一开始就对太平天国抱着完全对立的态度,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特别是在太平天国前期,还是曾经接近过,或试着接近过太平军的。另一方面,太平军对于地主阶级,主要是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也并不是在一开始时就对他们采取敌视和  相似文献   

14.
晚清道光、成丰年间吏治的腐败,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兴起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太平军占领南京后,靠反清朝腐败吏治起家的太平天国领袖们,却忽视了自身对吏治的整饬.从而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自身的力量.这是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根本因素之一.与太平天国领袖们不重视吏治整饬的态度相反,清统治者特别是湘军代表人物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痛定思痛,在整饬吏治上狠下功夫,取得了相当成效,从而奠定了战胜太平军的政治基础.1864年太平天国的失败,最终说明重视整饬吏治与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时期,湖南各地相继发生了响应太平天国的起义和自发的会党与农民起义。这些起义和响应,既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感召下发生的,也是鸦片战争前后湖南社会状况的反映。太平天国时期湖南各地的起义呈现出阶段性,反映了它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密切关系。湖南各地的起义与响应,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太平军的斗争,也反映了湖南人民反抗压迫和暴政的正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一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之后,接替太平军坚持抗清斗争的捻军,会合太平军余部,推戴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为统一领导,继续在长江北岸同清军顽强作战。从1864年到1866年,在黄河与淮河之间,捻军“战无不捷”,击杀了清军主将僧格林沁,全歼其蒙古马队;并连续痛击了曾国藩、李鸿章所部湘、淮军。但是,在全国革命形势趋向低落,反革命的清政府得到外国侵略者的援助,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捻军的情况下,捻军“恐独立难持,孤立难久”,不得不于1866年10月在河南许州将部队分成东西两支:东捻军由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帮等率领,转战于中原地区,准备由湖北进入四川;西捻车由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率领,“前进甘陕,往连回众,以为犄角之势”。然后,东、西两军计划在川、陕会师,恢复和重建太平天国革命政权。  相似文献   

17.
太平军造反十几年,主要活动于南方几个省的一些城镇,并没有统一全国,局部的军事占领不能称为国家;国内绝大多数百姓和国际社会也都不承认它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权,因而不应照其自称的“国号”作为正式的称谓。国外的有关著作,绝大多数称之为叛乱,即使奉之为“革命”,也没有视为国家,今后不应继续将太平军叛乱(或革命)译为“太平天国”。《赋情汇纂》是清方人员编撰的情报汇集,在当时有很高情报价值。《李秀成供词》是太平军后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李秀成被俘后,出于多重目的而写给曾国藩看的,与前者在时间上正好衔接。(太平天国天京观察记测是英国人伍士礼1861年在南京观察一星期后,写给英国公众看的长篇报道。三者写作意图不同,都是了解太平军真相很重要的史料。应当尊重史实,走出美化“农民革命”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是近代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第一个高潮,也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讨孔批孔运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于一八六○年大破清军主力“江南大营”,随即乘胜攻下了苏州、常州等地。一八六一年三月,太平军又在安徽婺源、甲路镇打败了左宗棠的反动军队,并于五月由江西玉山经白沙关入浙,受到浙江人民的热烈拥戴,连克金华、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场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伟大农民战争。这次历时14年,纵横18省的伟大运动,把历代农民战争推向高峰。它全面冲击了封建制度,严重地动摇了清朝的腐朽统治,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精神,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太平天国的伟大运动中,太平天国实行了一些妇女政策,调动了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使太平天国的妇女在不少方面得到一定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在四川凉山州境内各县考古调查和访问群众,接触到不少有关太平军的资料,对于研究太平天国后期情况,特别是石达开进入四川凉山后的一些情况,及其兵败紫打地后的一系列史实,从而进一步准确地评价其人其事,都是非常有用的。现将搜集到的碑刻、家谱资料,以及有关县志的纪载,摘要抄录,汇编成《关于石达开在凉山州的史料集辑》,供同志们研究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