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以主体的情感体验为核心.主体情感在客观化、物化而形成审美意象的过程中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的感发,一是经过反省,由此形成直接式审美意象和反省式审美意象.直接式审美意象是主体预先蕴藉而未发的情感与自然物象即兴触发的结晶,其中没有理智和逻辑的营构,主体情感也随着自然物象的变动而发生改变,具有流动性;反省式审美意象是主体经过内心情感的反省之后而形成,并不直接表现情感的本性,而以情感的趋向(理)对之加以引导和规范,情以理而彰显悠远,理以情而超然圆润.其中,根据情感反省方式的不同,反省式审美意象又可分为情景合一型审美意象和情景统一型审美意象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注重直觉感悟,写得自然亲切,属于“自发的批评”之列。他结合中国传统感悟式文学批评与西方印象主义批评,形成独具特色的印象一感悟批评观念;他的文学批评海阔天空,自由无羁,带有与人谈天说地闲话心情的特点,形成了“闲话风”般散漫的批评文体;他的文学批评语言灵动飘逸,常以多义性意象评论作品,达到曲尽其意的效果,形成“以诗解诗”的语体风格。  相似文献   

3.
文学创作活动是作家对现实世界审美感悟的传达和表现.作为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审美感悟是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基于此,本文提出并论述了审美感悟的二重性,即现实图景的具体性和心理图式的独特性.在提出审美感悟二重性的基础上,本文从主、客体统一,感性和理性统一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审美感悟的三个结构因子,即表象记忆、情感体验和意义认知.认为审美感悟是个性化形象创造的内在依据,是作家艺术创作活动的起点,因而也是全部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初始概念.  相似文献   

4.
谢丽 《学术探索》2008,(4):107-110
在1930年代多以阶级的意识形态评判创作者的作家论写作氛围里,沈从文立足于文学本位的批评立场撰写的、试图让批评回到文学自身的作家论,以把握作品风格与作家人格的感悟印象式的批评文本,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流批评相对忽视文学独立性的缺憾,而且批评者尊重自我文学感受和维护文学本体性的批评文本,在表现批评主体独具特色的批评个性的同时,亦体现出在1930年代的特殊时空语境中,注重文学审美特性的作家批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刘海军 《理论界》2007,16(10):214-215
直觉思维是沈从文的感悟式印象批评的重要成因。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印象性特征与其作家身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染密切相关,此外,还深受李健吾印象主义批评潜移默化的影响。沈从文、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堪称中国现代感悟式印象批评的双璧。在当今盛行的大文化批评挤兑文学性的语境下,沈从文文学批评无疑有着重大的价值和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闻一多强力情感文艺批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美丽 《江汉论坛》2003,(4):110-112
闻一多的文艺批评文章不多,但能够摆脱流俗见解,紧紧抓住文艺的情感要素,形成自己的批评体系。他强调情感在作品中的核心作用,避免以狭隘的思想性来衡量作品;强调审美情感要具有力的美,反对轻柔萎靡的艺术倾向;强调个人情感体验与时代精神情绪的完美融合,避免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歧途,并以自己热情洋溢的批评文风,在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闲话”、“闲评”是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化批评方式.“闲评”不仅催生了“诗话”类审美批评范式,更开创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火花闪现的感悟式审美思维,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文学批评模式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不顾文学的审美特性,代以道德、政治为标准的道德判断或政治判断;不顾文学阅读的感性体验,采用某种理论对作品进行技术分析的智性判断.这种判断批评模式与文学的想象力创造特性相悖,扼杀了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活力.要摆脱文学批评的判断模式,就应回归文学的审美特性,提倡想象批评,让批评成为一种文学阅读的本真体验,成为一种想象力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性情参与 ,把文学提升到一种审美体验的境界来观照和评价 ,强化了批评主体的自由精神 ,突出了批评的本体性要求意义。批评者的意义 ,即在理性法则的批评过程中与作者同此心性 ,而在“同情”的层面上获得情感和价值的体认 ,进而对文本深层内质“悟境”式超越。文学批评的性情参与 ,使批评在思想的创造和理论的发现中表现出应有而难有的激情、灵气和创造活力 ,它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文学研究在西方学术体制中被逐渐边缘化,哈罗德.布鲁姆、希利斯.米勒等美国学者也悲观地认为文学已经走向灭亡,而文学理论正是导致文学式微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当代批评理论的问题在于远离普通读者,热衷于艰深抽象的术语概念,对文学进行对象化,忽视文学阅读的情感体验,是对文学本质的忽视。而与此同时,无论是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乔治.布莱还是读者反应理论批评家大卫.布莱希,甚至是萨义德,都强调文学文本的独特性,文学阅读经验的重要性,以及文学批评的主体性。近年来,美国教育界也在文学教育中尝试对阅读体验与情感的重视;尽管困难重重,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健吾以其对文学作品印象式的鉴赏,在文学批评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批评风格。这种批评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人性体察人性"为核心;在比较鉴赏凸显作家个性为主要特色;同时,在文学批评中表达批评家对生命的审美观照和哲理性思考是李健吾文学批评对法国印象式批评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2.
在审美特征上,浅草-沉钟社以其"柔婉"风格在同期社团中显示出其独特性.这一风格的形成是其自觉净化情感、使自然情感审美化的结果一方面,他们拉开创作主体与情感客体的审美距离,把内心情感当作对象来体验和玩味,并藉此对之进行重新理解和评价;另一方面,他们自觉追求情与理的统一,将哲理性探索与形象创造交融在一起,用理性制约、净化情感,从而使其创作显示出了幽婉的情感质素.  相似文献   

13.
袁行霈的中国诗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中叶,继承了以朱自清、林庚为代表的审美鉴赏一脉,以建设中国诗学为目标,围绕诗歌艺术魅力问题进行理论探求。一方面,坚持以中国为本位,以诗史为基础,吸收西方文艺理论的同时又不断从中国诗论的传统再出发,并行于诗歌艺术史和诗歌艺术论两条轨道,在理论建构上确立了史论结合的方法原则;另一方面,强调诗歌鉴赏中的主体感受,重视审美的情感沟通,用心理解诗人的处境,又从研究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成长,在批评实践中形成了心艺相通的风格特色。其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对于当下中国诗学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审美性与学理性交合:沈从文的批评文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名诚 《云梦学刊》2001,22(3):62-65
批评文体是一个批评家的个性显现,沈从文以其作家批评家的优势,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独具特色的美文式批评文体,他的这种批评文体将文学的审美性和批评的学理性交合于一体.形成沈从文美文式批评文体的根本原因是他以人为本的文学观和美学观.  相似文献   

15.
一当批评家介入阅读时,艺术品首先唤起的是批评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随之,他们就试图把这种体验和情感,转换成语言表达出来。这是批评产生的基本过程。然而,批评家对作品的把握决不会这样轻而易举,特别是面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往往是一个庞杂的“结构网架”,有着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样把握它就不可能一目了  相似文献   

16.
高冠峰  钱颖颖 《理论界》2010,(8):157-158
主观情感的产生与审美主体的学识、经历、品格、所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距离"、"移情"、"共鸣"等心理现象紧密联系,它是审美主体形成审美体验和审美观点的关键因素;是影响创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是艺术欣赏者获得审美感受的基础;更是艺术作品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美学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根源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内力。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远源是对食物的味觉体验,认为审美意象产生于心与物的关系,无心理感悟之外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中国美学新的发展,需要对传统审美文化的进一步继承性创新。  相似文献   

18.
喜剧意识是主体超越背反性矛盾并从中获取生之欢乐的审美感悟和生命体验,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审美感知力,它在人类社会实践和审美积淀中逐步形成发展,成为审美主体把握和建构喜剧性矛盾的主导因素。主体喜剧意识的萌生与背反性矛盾的发现相伴而生,西方从荷马时代的神话传说至阿里斯托芬之前,中国从远古的神话传说至先秦诸子的寓言、散文等,就已经有了背反性矛盾的揭示和喜剧意识的萌生,自此形成了中西方异中有同的喜剧传统。  相似文献   

19.
审美情感是审美创造过程中的中心枢纽和审美心理结构的网结点。它的生发及其同外物的互动关系是审美心理学、文艺创作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审美心理学已经证明了审美情感是主体对特定对象的体验、评估和态度,而体验、评估和态度又随着特定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易,同时也证明了审美情感的变易又导致了外物审美特性的变迁,正如王夫之所说“景生情,情生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中所表现的四时推移如何激活诗人主体审美情感以及主体情感的反施作用,探索情与景的互动关系。一自然界是人的审美客体和表现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心理学一直非常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对于主体情感需要和态度的思考、抒发以及掌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因此,反映在造物艺术审美方式和态度中,也因不同时代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趋向而有所差异并各有特色.本文主要从人的情感的自发和人对情感的自我控制与平衡两方面,着力分析中国古代造物艺术中"动感"形式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即:情感的自发与"动感"表现形式的一致性;情感的控制与平衡塑造"动感"形式的适度与和谐.由此增强对当代造物艺术中"动感"意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