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官员公开道歉彰显政治文明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小平 《领导科学》2005,(19):10-12
近一个时期,政府官员因为工作不力或失职而公开向公众道歉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通过媒体神态凝重地向公众公开道歉。这成为官场生态中的一大热点。一声道歉,表明政府官员们已经确立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权力观,彰显了执政理念的进步和执政水平的提升,是政治文明的体现。政府官员公开道歉,作为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对抗情绪,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无疑是一股清新的政治空气。媒体视野里的政府官员公开道歉众生相较早进入人们视野的政府官员道歉是因…  相似文献   

2.
唐斌 《决策》2014,(2):84-85
今天的官员道歉显然不能等同于古代帝王的“罪己诏”,从而不能以“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方式过份彰显道歉伦理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3.
在有图有真相的自媒体时代,官员干部“笑场”往往是件高风险的事儿。最新的例证发生在安徽阜阳,一段视频显示,面对在强拆现场痛哭的拆迁户,一信访干部不时“哈哈哈”发出笑声,并说“不服告政府”。日前,当地政府确认该干部“现场表现不当”,责令其写出深刻检讨,并向广大网友道歉。  相似文献   

4.
课题背景:由于“宰客”传闻和龙江河镉污染,三亚市委书记和河池市市长公开道歉,表明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重视网络舆情。但《学会诚恳道歉》《三亚应该怎样面对批评》两篇评论告诉我们。地方政府学会道歉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5.
方乐迪 《领导文萃》2014,(23):115-119
正2月12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翁钢粮就"两张叔侄冤案"和"萧山五青年抢劫杀人案"两起错案道歉。此前,浙江方面已有多个部门致歉。现如今,官员致歉、道歉、检讨已相对普遍。但官员因何道歉,怎样道歉,道歉效果又如何呢?道歉官员级别不断升高2000年,中国官员似乎还都不习惯面向公众道歉。那一年河南省相继着了两把大火:焦作大火和洛阳大火。死了不少人。然而,翻看当时的新闻,并没有任何官员就这两起灾难向公众道  相似文献   

6.
周亚越 《决策》2008,(8):50-51
对全国而言,官员道歉整体状况仍然处于自发与非制度化的阶段。道歉制度化,这就是我们未来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日前《深圳市政府部门责任检讨及失职道歉暂行办法》正式审议,对于这一全国首例"官员失职道歉"地方立法,舆论一片赞扬之声.(《人民日报》9月17日) 不否认深圳此举的开创意义,也深知中国不同于国外.在国外,由于制度的使然,官员道歉是不需要写在法条上的,但是,我们现有的制度和政治伦理,还不足以让官员养成自觉道歉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道歉     
《领导文萃》2007,(4):85-85
有人问政治家塞涅卡:“道歉有什么好处?”塞涅卡回答:“道歉既不伤害道歉者,也不伤害接受道歉的入。”道歉是一种美德,不仅能化解很多矛盾,而且会给自己及对方带来轻松和快乐。  相似文献   

9.
《决策探索》2009,(17):83-83
马英九最近成了鞠躬总统,8月17日下午的记者会上,马英九90度的鞠躬被定格为7秒。这幅照片让我凝视良久。莫拉克台风毕竟是天灾而非人祸,政府也就是救灾疏失:但马英九从灾区到记者会上,不断鞠躬,代表政府向全社会道歉。这样诚意的鞠躬向社会和民众道歉,不知台湾民众会否接受。会上,马英九更表示要取消今年的“双十庆典”,以为民悼。  相似文献   

10.
长子中 《决策探索》2009,(21):28-30
从5月上旬的杭州飙车案,到5月中旬的东莞城管殴打小贩事件,再到7月重庆云阳两位官员因嫁女大办宴席在电视台"悔过"……近年来,官员道歉事件逐渐增多。从突发灾难、特大事故,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一个又一个道歉官员的面孔出现在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11.
积极应对“入世”,加快创新政府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政府改革和治理方式的转变涉及诸多方面,首要的是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管理理念的创新。第一,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牢固树立“市场优位”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颜昌武  王丽萍 《决策》2011,(5):40-42
“幸福广东”,就是广东省为纠偏经济建设型政府的种种弊端、促使各级政府与官员回归服务本位而设置的一种新的“标旗”。  相似文献   

13.
一家微博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官员和政府机构开了微博以后,并不在意自己的活跃程度,他们甚至关闭了微博的评论功能,“不让网友说话”,但这些官员们也有自己很在意的东西——“粉丝”数量的多少,是他们衡量自己的微博“最为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领导之友》2013,(4):47-47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这一怪现象,人称“二政府”。  相似文献   

15.
孙旭阳 《领导文萃》2013,(22):27-28
对地方政府进行道德谴责,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宜黄慧昌”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强拆者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你可以不认同,但你无法否认.这在官员中非常普遍。钉子户举报官员强拆求财太野蛮,官员指责钉子户漫天要价太无耻,  相似文献   

16.
语丝     
《经营管理者》2007,(4):10-10
“腐败的官员会利用审批权谋取经济利益,而廉洁的官员会利用审批权回避风险、谋取服务大众的好名声。总之,只要进入市场的入场券由官员发放,他们就要用来谋取私利。这就会造成政府失灵。而消费者就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7.
提高官员在行政诉讼中的出庭率可以有效地缓解百姓“告官不见官”的不满情绪,为民、官对簿公堂提供前提条件,也为官员了解本级政府或者部门行政执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供第一手信息,是对官员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最生动课堂。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分工,最合理的应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但在有些内陆县(市)却成了“台”是政府搭,“戏”也是政府唱,企业只能跟在政府后面“跑龙套”,结果造成政府大肆操办的招商活动往往流于轰轰烈烈的形式。还有些商家听了当地政府官员的表态和承诺后非常满意,但与企业接触后便知困难重重,使政府的承诺大打折扣。更有甚者,有的县(市)政府把招商引资数额作为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审计并不独立于政府而是政府的一部分,在这种世界上少有的特殊体制之下,李金华以其能动性令这种内部监督发挥到了一致赞叹的地步。“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位官员人性化的语言,至今言犹在耳。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1,(13):24-25
2010年,微博在中国“爆发”,被称为“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通微博,成为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在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开微博的背后,凸显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日俱进。据监测,政府微博、官员微博、地方政府网站成为当前民众网络问政的主要渠道。作为党和政府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的“民意直通车”,网络问政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各级政府部门而言,如何利用微博进行宣传、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和应对则是全新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