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示范群体”概念提出时,是有其特定内涵和所指的.但很快从青年团员示范群体,衍生出党员示范群体、教师示范群体、工人示范群体……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群体都把自己列为示范群体,要求自己起到示范的作用.“示范群体”概念,呈现为各群体内部的自我要求“示范群体”概念出现宽泛化的趋势,源于此概念内含的三个概念“示”、“范”、“群体”意义的不清.除去那些摸棱两可的说法,“范”的真实内容是什么?“群体”是在什么意义上的群体?“示”的具体方式是什么?“示范群体”,与过去的“榜样”、“模范”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又是什么?本文将把“示范群体”首先作为一个词语,考察其出现及被使用的语境.离开这个语境.此词语是无意义的.通过这个语境分析我们将看出“范”是如何在失范的背景下被寻找的;我们可以看出,“群体”,已从国家本位的群体转向了个人本位的群体;及“示”的方式从指令性向志愿性的变化.最后,我们可以看出,“示范群体”中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能把“范”看作内容或本质,忽略对“群体”和“示”的分析;我们不能认为一旦找到了“范”,剩下的工作只是把“菜”(“范”)扔到各种各样的篮子里去;我们必须对“篮子”(“群体”),对“扔”(“示”)也同时进行切实的分析.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习惯仰视,20世纪需要平视中国人整体文化素质不是很高,所以需要示范,就象先说市场经济怎么好,大家不理解.把特区这个示范拿来一看,才明白是好的.精神领域就更需要示范了.上海近年的市政建设发展很快,外国朋友都这么说,但没人说人的素质发展快.示范群体应当成为精神力量的吸纳体与发放体,选择上要注意几点:①对社会需要的迫切对应性,寻找一些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发放点,也许不是大事,但有做的意义.②不可替代性.若别的组织已经在做的事,我们就不必掺和,要做就做别人没去做的,我们去补上,或者别人没做好的,我们来收拾好.③可参与性.19世纪习惯仰视,20世纪需要平视.人们要能够参与,要有跳一跳能采到,跑一跑能赶上的感觉.而个人模范与英雄只能仰视不能参与,群体建设就磨合这一点.④可传播性.群体建设要选择适合媒体传播,可效仿的示范.在构想上讲求完整性,但行为上不要面面俱到,要具体化,通过群体建设达到人的素质与城市建筑、交通硬件相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共青团上海市委的十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创建一批与上海建设发展相适应的青年示范群体的构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在社会飞速演变与发展、个人价值观纷呈与碰撞的今天,若能确立一批有榜样作用的青年示范群体作为最有活力和潜力的青年一代的带头人,其意义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推出示范并不十分困难,而要做到示而能范就未必容易了.所以,我们不仅要注意青年示范群体的推出与确立,更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一群体的示范有效性的获得之上.要让青年示范群体真正进入青年乃至社会各群体和个人的心中,成为他们的榜佯、典范与楷模,而不是一场缺乏实效的、甚至产生负面效果的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加快了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所引起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触及到了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的角色、群体、组织和制度之间的复杂关系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结构。社会结构或社会分层研究的中心点在于回答 :“你得到了什么 ?你为什么得到” ?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制度安排使得个人被“分配”在各个社会位置 ?换言之 ,我们应当回答的问题是 :在这场触及人们经济利益和“灵魂”的社会变革中 ,社会资源是怎样被…  相似文献   

5.
青年作为一个社会概念,是处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对处于青年期这一阶段的社会族类的一种特定的认识,是一个被特定时代赋予一定期待的群体。社会学把“青年”看作是社会化的一定阶段,认为“青年是从依赖成人的童年到能进行独立的、负责的成人活动的过渡”。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具有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典型时期青年群体与主流社会意识相背离所产生的“偏离”现象的对比分析,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年群体的发展状况、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青年群体的“偏离”现象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罗雪挥  孙冉 《现代交际》2005,(12):10-11
传统上人们以经济独立作为长大成人的标志。但如今中国出现了NEET族,即年轻不就业族。他们主动或者 被动放弃了谋生意欲,长期寄居在亲人的屋檐下,“长大不成人”是这些“成年孩子”及社会面临的共同尴尬。2005 年春天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的一份提案使得中国NEET群体浮出水面。 江中联在《关于积极稳妥安排“新失业群体”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新失业群体”数量已经超过下岗职工 等“老失业群体”,这是人们首次在一个较高的层面关注到中国NEET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末以来,美国犹太教正统派和非正统派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极化”趋势,以色列是加剧这一“极化”进程的“分化剂”。以色列在全球犹太人中“精神中心”地位的凸显、全球化时代流散地犹太人群体对以色列关联的增强以及不同宗派群体在对以关联中的地位差异,导致以色列成为美国犹太教不同宗派间竞争的关键“战场”。籍由此种紧密但不平衡的关联,以色列的社会政治冲突和“极化”得以“外溢”至美国犹太人群体。美国犹太教不同宗派以“受邀”或“回旋镖”模式卷入以色列社会政治的纷争。进入21世纪以来,右倾化和“民主危机”使以色列犹太人正统派在身份认同、政党归属和政策倾向等方面与美国正统派犹太人趋近,同时却更加疏远非正统派群体。日趋右倾化的以色列加剧了美国犹太教不同宗派间的“身份冲突”。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混混”这一曾经销声或隐匿存在的特殊群体在乡土生活中重新活跃。本文通过对湘北红镇的乡村“混混”群体的实证调查发现,与城市“混混”的边缘地位相反,乡村“混混”在乡土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和生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乡村生活举足轻重的角色,呈现出年轻化、暴力化的特征,并且与国家治理转型后强制性权力与常规性权力同步弱化的治理特征结合,直接对乡村社会的灰色化变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业社会和农民经济的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业社会”与“农民”问题的提出在迄今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中,农业社会是一个最漫长的阶段。从新石器革命到18世纪产业革命,“农业社会”这一抽象的概念,包容着经济生活、社会组织和文化意识的多重内容;它的一端关联到原始经济的分析,另一端则更为紧密地缠绕进现代经济的分析中。这样,“农业社会”、“农民经济”以至“农民”等概念,都获得了巨大的延伸性。当人们从贴近自己时代的角度,尤其把它作为与工业经济这种与之相别的经济类型的参照系来进行分析时,这个社会的家庭或家族联系的地域框架,以及分散性的个体生产,成为了人们聚焦…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技校生是 21世纪的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技校生现在必须掌握有关的心理健康知识,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迎接 21世纪的到来。 一、心理健康是 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 人体的健康应该包括躯体生理上的健康和精神心理上的健康。人们常说的“体魄健全”,其中“体”是指人的躯体、生理,“魄”则是指人的精神、心理。长期以来,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匮乏,人们往往忽视了技校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忽视了一些其学习和社会适应带来不良影响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文化交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交流的时代,文化交流亦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它促使中国从过去单一的历史时间的思维隧道中走了出来,进入了一个广阔的与世界交流和接轨的新纪元。正是在这种情景中,如何对待和进行文化交流,成为人们经常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其实,文化交流就是一种“通”,按照中国古人所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变通”过程,所谓“一合一辟为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也。而在中国文化中,这种“通”又无不与“同”相…  相似文献   

12.
《依然19世纪风范的“学拓廓”》这篇译文,反映了美国社会以及人们精神追求的一个奇特现象:一方面是高度工业化并已局部进入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一方面又存在着19世纪风范的“学拓廓”,而且它还似乎颇有生命力,不但经久不衰,还大有发展的趋势。这一看似很不协调的现象的同时存在说明了什么,读者可以去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今年初,共青团上海市委提出要建设一批与上海发展相适应的青年示范群体,并且准备通过全市团组织发现、培育下列5支队伍:一支品学兼优的学生队伍,一支又红又专的青年知识分子队伍,一支爱党爱国的青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一支爱岗敬业的青年能手队伍,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团干部队伍.5支队伍,也就是5个优秀青年示范群体.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决议》还提出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团结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进步的重要作用.建设青年示范群体,正是实际贯彻《决议》的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活动,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14.
王莉 《现代交际》2012,(12):237+236
新媒体技术培育了一种“参与式”媒介文化范式.大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也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对象.遵循“认识-理解-过滤-批判-近用”的阶段性教育模式,对其具体目标进行阐释,探讨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重点是当下培育公民社会、完善社会管理是促进个人-媒介-社会“三位一体”共生关系良性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民政部发出通知,指出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资助项目类型包括发展示范项目、承接社会服务试点项IJ、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等。资助项目经过申请、评审,现在已经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符号意义。长期以来,由政府出资支持社会组织进行社会服务一直是一个问题,这里主要是认识方面的原因,即对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组织服务(包括社会工作服务)的认识有不正确和滞后的地方。其一,有些人说社会组织是靠社会力量和组织自己的资源开展活动的,与政府资助无关,与政府财政更无关。晓得严重一点,政府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差不多被认为是国有资产流失。其二,把社会组织理解为“非政府”组织,而“非政府”组织就有点与政府不一致的味道,既然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甚至有时还扮演着“压力群体”的角色,当然政府不会支持这种异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1-7日,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一行7人访问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并就研究和推展“社会学干预方法”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同仁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社会学干预”方法是法国当代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A.Touraine)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当年在针对法国学生运动和反核运动等“新社会运动”的分析上被证明颇有成效。在锻造之初,这一方法针对包括帕森斯、阿尔杜塞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结构决定论”,强调行动者在“社会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将理论重心移到“人们的社会行动”上。通过研究者与行动者的一系列互动,如搭…  相似文献   

17.
蒋兆和的《流民图》是中国国画史上塑造群体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内蕴着深厚的艺术文化价值。本文从“画笔”“画心”“画魂”三个角度入手对该画的艺术文化生境展开了探讨。通过对这幅画的分析,也更加深了人们对这个“感动了一个世纪的画家”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于青少年问题的解读是不同的。社会建构论关于“社会问题是一种界定的社会过程”的观点,福柯的权力论关于“权力一自我一知识”的关系框架,为偏差青少年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偏差青少年逐步发展形成的罪错行为和边缘性活动,是青少年“群体表达不满和要求尊重某些一致认定的条件的活动”。偏差青少年在其边缘化过程形成的“共认符号”和“协同行动”产生于其与社会环境互动的人生经验.构成为他们的生活日常知识,并完成了“身份形成”和“身份认同”,实现了青少年群体内的自我肯定。权力一自我一知识的互动关系不断推动着偏差青少年边缘性的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魁 《公关世界》2008,(4):43-45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重大的转向和深刻的变化,以至于人们认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与启蒙运动以来矢志追求的“现代社会”截然不同的“后现代”时期,从而围绕这一重大的社会转向和深刻的社会变化,形成了所谓的“后现代”思潮。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格里劳所说:“如果说后现代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  相似文献   

20.
一 自“霍桑实验”揭示了群体人际关系对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影响以来,人际关系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重视,并得到了大量详尽的研究。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法与参照测量法,便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 美国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莫里诺于本世纪30年代首创了社会测量法,根据群体每个成员彼此间所作出的好恶选择,对群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和成员间的心理距离加以分析,以了解人们相互间的好感或反感等情绪关系,以及在群体中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的人与孤独者。这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