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邓小平科学把握“度”的领导艺术刘容添事物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质量里,能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解决事物的矛盾,根本的是取决于能否正确把握事物在时间、空间和质量的“度”。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不...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度”?从哲学角度讲,“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一定的数量界线,即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平衡点。说得通俗一些,把握好“度”就是要求人们做事情要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掌握一定的分寸火候。要恰到好处,既不能欠火,更不能越位。自古以来,“度”的把握就一直影响和决定着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轨迹。今天的社会已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全新时代,把握好“度”的问题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经济的增长无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如果偏离了客观规律,超越了一定的“度”,就会留下阴影,出现水土流失、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事物要保持自己特有的性质,就不能超过这个度。正确地把握了度,在度的范围内,事物具有量变和部分质变而不改变根本性质的稳定性,这个质和量的统一体也就保持了相对稳定状态。一旦超过了度,事物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当然,也不能达不到度,达不到度称之为“不及”,超过了度叫“过”;“过”与“不及”,都是失之于度,都会影响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它也有度,超过了度,就叫失度,失度就会造成工作上失误,工作上就要出问题,引起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和克服“过犹不及”的毛病,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4.
<正>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开始以缓慢的速度进行量变,量变超过一定限度时,则发生质变,从而旧质消亡、新质产生,随后事物又在新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交替进行以至无穷,这样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在我们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时,往往遇到“度”和“关节点”这样两个概念,以往人们大都是不加区别的通用,容易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因此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关节点的实质就实在必要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无疑是一定的“质”和“量”所决定的。离开了这些待定的“质”和“量”,就无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正是由于这些“质”和“量”的对立统一,才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的客观的“度”。在实践中,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各项工作,能否科学地把握它,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成功,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度,具有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质都表现为一定的量,没有量也就没有质。认识事物的质非常重要,这是区别事物的依据;认识事物的量也相当重要,它使我们更清晰准确地反映和把握客观事物。因为"数"的概念,有可算性、可比性、区分性、等级性、序列性。  相似文献   

7.
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经济生活中的“度”是关系到四化事业成败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作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的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工作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旧貌换新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回顾几十年的经济生活,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曾几次出现过经济过热“超度”现象,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对此找们应该吸取深刻的经验教训,努力克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超度现象,抓住机遇,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得法,可以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得到比别人要大的效果;反之,不得法,要花较多的时间,比较大的力气,而得到的效果却不大。是否得法,就看方法是否科学。唯物辩证法是搞好一切工作的科学方法,我们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得靠辩证法。辩证法归根到底是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对立统一性,从既对立又统一中去观察事  相似文献   

9.
对立统一规律是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统一中有对立 ,对立中有统一。规律一定是事物间的联系 ,但是事物间的联系不一定就是规律。相互作用是范畴 ,不是规律。意欲将相互作用“提升”为规律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 ,而且是反唯物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度是质和限量的统一,是某事物的量变范围.而关节点是质变范围,故不在度内.对于前后两种质来说,它非此非彼质,又亦此亦彼质的因素,非此的高级阶段,也非彼的低级阶段.此质和彼质这时都不是“现有的存在”,都不能作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质.当事物一部分质变,另一部分未质变时,后者在度内,但关节点不在度内.把关节点规定在度内会造成新、旧质交叉而无质变.“度变”是某事物的量变范围的变化.不包括质变.  相似文献   

11.
矛盾的统一性体现了矛盾统一体的系统质。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而任何事物既自成系统,同时又是更大系统的一个要素,这样任何事物又都是系统和要素的统一,因而处在两种矛盾中,即自身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与环境或更大系统之间的矛盾。我们只有从内外矛盾的相互联结和作用的统一中才能把握事物的性质。换句话说,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  相似文献   

12.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本文试图就金属断裂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来谈谈唯物辩证的基本思想的体现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它们彼此间互相联系但又互相区别。人们能够说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能够说出各种不同事物和现象的名称,这是因为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各有自己的质。所谓质,就是事物和现象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是决定这些事物和现象区别于另一些事物和现象的那种特性和特征(特殊点)。质,是我们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  相似文献   

14.
“矫枉必须过正”,长期以来被说成是辩证法的命题,并被奉为金科玉律到处套用。在十年浩劫中,这一命题成了林彪、江青、康生一伙疯狂推行左倾路线的理论根据。但是,只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进行剖析,就不难看出这一命题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观点。 “矫枉必须过正”,就是说纠正错误必须超过应有的限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体现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超出这个限度,事物的质量统一就会破裂,就转化为另一别的事物,形成新的质量统一体。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扩大和巩固抗日统一战线,我们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列宁曾经指出,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442页)因此,科学地规定发展范畴对于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什么是发展,当前有这样几种比较有影响的说法:一、发展就是事物的纵的联系;二、只有质的变化,从旧质转化为新质,才是辩证法所说的发展;三、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觉得这几种理解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发展范畴包含的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思维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划分为五种基本形态,依次是宗教思维、哲学思维、科学思维、数学思维、艺术思维。它们各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具有独特的存在形态和意义。从所研究的内容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宗教、哲学、科学三种形态:宗教奠基于世界的神秘性,哲学立足于世界的可理解性,科学则依赖于存在的可确证性。宗教思维是最早产生的思维形态,哲学思维从宗教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科学思维又从哲学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从所研究的途径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哲学、数学、艺术三种形态:哲学从质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数学从量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艺术从既综合质与量又将质与量赋形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哲学的质是纯粹的质,数学的量是纯粹的量,都具有形而上的性质;艺术则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哲学思维具有超越性、批判性、反思性等根本特征,各种思维形态均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从而人类的思维具有整体性、复杂丰富性、多层次多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逻辑规律论     
一在相当多的逻辑著述中,把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理解为客观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在思维中的反映。这种观点的根本失误就在“反映”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反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在思维中反映出来也一定有个过程。那么在人的思维还没有反映出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之前,思维还要不要遵守形式逻辑同一律呢?回答是肯定的。如果不遵守形式逻辑同一律,思维就不能进行,也就反映不出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来。由此看来,用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来解释形式逻辑规律的本质是不行的。“我们的主观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64页)那么“同样的规律”是什么呢?就是  相似文献   

18.
量变和质变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毋庸置疑,这一规律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思维的运动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转化。”(列宁《哲学笔记》第239页)事物的量是表现在事物外部的规定性,如数量的多少,体积的大小,程度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原子分子的排列和组合等等。事物的质是事物内部的规定性,正是事物的这种质  相似文献   

19.
质与量分析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之一,马克思在分析经济范畴时常用这一方法。本文试图用这种方法分析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质与量 任何事物都有质与量的规定性,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量是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质与量是对立统一的。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统一并具有相对稳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并处于经常的变动中。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一个长时期中有一种倾向:只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的学习、研究、宣传甚少,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其它规律和范畴是无足轻重的,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许多失误。为弄清理论,端正思想,本文就辩证的否定及其基本方式作些探讨。一否定,从客观的意义上说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作为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乃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反映;用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范畴,具有着鲜明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并且三者是有机地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