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处理医患矛盾的理念、氛围、程序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依然是医务工作的灵魂,也是正确处理医患矛盾的基础.要使医德在处理医患矛盾中真正发挥作用,应当在医务工作中依据医德规范,确立病人至上的正确理念,营造医患互信的良好氛围,建立精心施治的科学程序和合理调整医患利益矛盾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定位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医务工作是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服务渗入经营理念和趋利动机,必然对医务人员的医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出现医德滑坡和医患关系失调现象.因此,必须进一步认清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务工作的社会责任,明确医德在医务工作中的正确定位,坚持医德为本,强调"无德不医",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风好转.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私有制时期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医患关系和医德建设特点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医患关系和医德建设 ,从经济、法律和医学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要求医务工作者在社会转型时期 ,必须适应市场卫生资源配置 ,依法行医 ,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 ,摆正医患关系中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关系暨医德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作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务道德现状作了调查研究。调查采用双盲问卷的方法,直面医患双方,随机抽样调查对医院服务的总体评价、引起病人不满的主要原因、病人就医时最反感的现象以及如何改善医患关系,争取医德医风好转等。调查设计考虑了医患双方对相同问题回答的比较,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该调查有助于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关系现状,进行医德规范和加强医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医患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关系的失衡,利益协调是解决医患冲突的基本思路。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初步探索说明,医患利益协调是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时代议题。作为一项利他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如平等、尊重、个别化,专业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可以运用于医患利益协调的实践,扮演"第三方力量"的角色,但在具体介入路径上需重点解决制度性和专业性嵌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矛盾冲突不断,“职业医闹”甚嚣尘上,亟需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国古代医患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医德方面,提出了“重义轻利”“易地以观”“仁心”待患的高标准道德要求;同时,也强调医患之间的互信。这些传统医患伦理思想,不仅有利于优秀医德的传承,也将有利于当代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对此,我们有必要加以借鉴变通。以往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是医患关系的经济和法律属性,却忽略了它的伦理属性。只有回归到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上,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增进医患互信,才有可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患矛盾的愈演愈烈,不少患者将消极的情绪转化成过激的言行,刺痛着医者仁心.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中,优势视角为患者提供一种处理医患矛盾的思维方式,使其挖掘自身克服困境的潜力与优势.通过在广西G医院的应用研究发现,优势视角具有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医患矛盾根源、调动患者抗击疾病的主动性,并最终利用优势实现个人成长、促成医患矛盾合理解决的效果.同时存在患者的潜在优势不易发掘、容易忽视客观条件限制和适用范围有限等问题,可以从提升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成效、推动多重主体的协同参与和创新医患矛盾的解决路径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这里的矛盾从根本上说就是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同样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差别、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弥合利益差别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冲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转型不断加速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由利益分化而导致的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矛盾已成为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问题,并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矛盾凸现化、利益冲突群体化等显著特点。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的实质,集中地表现为社会各阶层之间未能合理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正确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尤其是维护和实现广大工农基本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社会各阶层能够合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健康照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范围广泛多样,覆盖疾病预防、临床医院、康复服务、社会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和区域卫生规划等所有服务领域。在恢复医务社会工作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优先领域、战略重点与介入策略至关重要。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和医疗纠纷不断增多的处境下,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是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先领域,改善医患关系是医务社会工作战略重点和最佳介入策略。   相似文献   

11.
转型时期公众利益诉求及其路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同样存在和贯穿着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直接利益诉求而诱发的“非直接利益冲突”成为当前我国较具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之一。防范措施在于:在理性认识上要辩识冲突是社会和谐一个内生的变量,使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保持一定张力关系,防止机制性冲突转化为制度性冲突;在实践层面上可通过主体意识的培育与社会资本的积累,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与增强社会认同等探寻一条利益诉求的路径取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发展面临着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困难和问题,"无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矛盾的一种新形式。从冲突的起因、演化及其双方关系来看,"无直接利益冲突"仍属利益矛盾,排斥性增长方式是导致这类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包括权利不平等和规则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导致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扩大并产生相对剥夺感,社会结构失衡造成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形成利益对立。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应以包容性发展为基本理念和原则,在必要而适度的经济增长中持续改善民生并优先保障弱势群体权益,重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并坚持多元利益共容和改革成果共享,扩大公众参与以疏通利益表达和沟通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转型深入和改革进程深化,现阶段我国社会利益问题呈现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利益关系和矛盾颇为复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这些矛盾得到正确解决,使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调整。应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主旨,以制定和贯彻落实维护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为保障,以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为突破,有效解决利益矛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科学研究中利益冲突的本质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冲突是科学研究中普遍而且严重的问题,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人类的社会公众、群体及个人利益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从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探讨科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的本质具有重大意义,科学知识背后的社会利益与科学家的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要求与人类认识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导致科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因而,对可能给科学认识带来偏见的利益作必要的调整或监督是控制科学研究中利益冲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绩效考核结果要成为医院和医务工作者个人应用研究的利益共同体,使其效益最大化,充分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职业素养,和谐医患关系,不断加强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对立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临床诊疗的障碍,而医生良好的临证素养,是斩除对立医患关系的慧剑。中医传统医德理念,并非一味地强调医生对患者的无私奉献,而是让医生摆正为医者的位置,上怀敬畏之德,下存悲悯之心,中修谦和之态,用真诚和智慧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良好临床疗效的取得奠定基础。现代中医在临床工作中,注重传统医德的修养,提升医生自身的临证素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各种利益冲突越来越突出。利益冲突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利益主体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物质利益矛盾居于中心地位,收入差距扩大引发的矛盾突出;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导致利益群体矛盾的激化。利益冲突根源于人的利益与利益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各种利益冲突越来越突出。利益冲突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利益主体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物质利益矛盾居于中心地位,收入差距扩大引发的矛盾突出;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导致利益群体矛盾的激化。利益冲突根源于人的利益与利益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利益整合是对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整合以形成共同意志的过程。通过利益的事实选择和价值判断,使利益失衡趋于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应该是人际关系中最和谐的关系之一,但是由于医患沟通障碍等原因导致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成为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有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方面.基于此,笔者从医院、医务工作者、社会三方面提出了改善医患沟通的具体对策,以缓解高度紧张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各种利益冲突越来越突出.利益冲突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利益主体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物质利益矛盾居于中心地位,收入差距扩大引发的矛盾突出;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导致利益群体矛盾的激化.利益冲突根源于人的利益与利益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则,抑制和消除利益最大化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引起的冲突和对抗,使各利益主体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平等有序地实现自己的利益的法律制度,是控制当前社会利益冲突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