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对策朱国璋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安徽物价上涨已引起全省人民的关注。93年安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12.9%,比92年高6.3个百分点,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14.7%,比92年高6.5个百分点。94年1月份,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2...  相似文献   

2.
赵越 《今日南国》2008,(14):76-76
尽管上半年CPI涨幅相对回落,但物价上涨却是绝对的,面对消费价格水平的不断上涨,不少市民采取各种方式应对,甚至改变了自己以往的消费习惯,以期减少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降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心系民情,采取各种措施努力降低物价上涨对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第一,发放“居民基本消费品价格动态上涨补贴”。2007年下半年市政府制定了物价上涨超过3%(半年计),对城乡低保户发放“居民基本消费品价格动态上涨补贴”的政策,2007年财政发放1280万元,其中受补贴人数达11.8万,市区12697人,市区城乡人数基本各半,  相似文献   

4.
工资与物价指数挂钩问题张健仁(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物价不断上涨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和共同发展趋势。各国只是由于条件不同,物价上涨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然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职工实际工资同物价上涨成正比。因此,解决工资补值或保值,...  相似文献   

5.
2008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目的是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而这一决策主要是因为2007年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快的增长,CPI指数连创新高。本文在分析当前物价水平及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居民应当如何积极应对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物价大幅度上涨,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1985年到1987年,物价波动在我国开始“跑步”,3年的物价上涨率达23.72%。物价问题的焦点是食品涨价。继1985、1986年食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之后,1987年的价格又上涨了13.4%.物价的大幅度上涨,已经使一部分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并且妨碍了生产建设事业的正常进行。 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票子发多了,社会总需求超过了社会总供给。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的总体物价水平呈不断上涨趋势,通货膨胀的压力成倍增加。从当前的物价上涨势态来看,已经由结构性物价上涨转变为成本推进型物价上涨,增加总供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长期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上更多注重需求管理政策,对供给管理政策的运用则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形势和原因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物价的涨势可分为两个阶段:1979—1984年,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16.6%,平均每年上涨不到3%;1985—1987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22%,年均为7.34%;然而,1988年上半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13%,是近十年物价上涨幅度最大的,到9月底为止,前三季度平均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约16%。全国32个大、中城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18.3%,不仅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其  相似文献   

9.
物价上涨已成为时下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这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物价上涨的原因大体可以归纳成两类:一类为适当提高或放开过去长期偏低的农、矿和原材料的价格改革所引起的上涨,另一类为非价格改革所造成的上涨。包括:经济过热,信贷膨胀,企业经济效益差,市场秩序不正常,“官倒”、“民倒”猖獗,少数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乱涨价、乱收费,等等。就目前状况来看,后一因素在物价上涨幅度中所占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上有人认为,工资增长必然引起物价上涨,因此要保持物价稳定,就必须抑制工资的增长。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其实不然。工资、物价与人民的生活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职工的货币工资增长了,物价没有变动,实际生活水平就会提高;物价上涨了,货币工资没有提高,实际生活水平就要下降;在工资增长的幅度超过物价上涨幅度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水平会随着工资和物价同时增长的幅度差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反,工资增长的幅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实际生活水平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人们十分关心工资与物价。这几年,我国职工的工资水平提高了,市场物价也确实上涨了,而且某些年份上涨的幅度还比较大,倘若把物价上涨的原因归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我国1994年物价大幅度上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物价上涨成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依据Box-Jenkins模型对1995年物价形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经检验合格并与实际比较吻合。最后对如何控制1995年物价上涨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也遭到了困难,物价和工资就是目前十分严重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进行认真的研究。一、物价上涨的情况和原因近几年来,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幅度较大,武汉市1986、1987年、1988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居民生活费用指数分别上涨6.2%、8.5%、14.1%,各类商品全面上涨,其中食品类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6%、10%、18.8%。物价上涨不仅直接影响部分  相似文献   

13.
物价变动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是当前广受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依据河北省价格和消费统计资料分析不同类别商品价格上涨对相应项目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构建消费-物价函数对这一影响进行测算.消费-物价函数量化测算的结果显示,即期消费对物价涨幅的弹性为0.126,即物价上涨1个百分点,当期消费支出增长0.126个百分点;上期物价对消费的弹性为-0.27,即上期物价上涨1个百分点,影响本期消费支出下降0.27个百分点.报告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冲击居民消费,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更加重视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消费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呈现出持续走高的趋势,导致经济体存在从结构性物价上涨走向普遍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2.3%,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贡献度接近84%。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物价上涨过猛,已经波及各个行业,超出物价结构性上涨的范围。1987年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7.3%,一些城市零售物价指数上涨幅度达两位数,1988年上半年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又上涨达14%。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持续增长,大有演进为奔腾式通货膨胀先兆。为此,针对近年来物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提出几点看法。一、物价持续上涨是价格改革的结果, 还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16.
时下,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得到缓解。然而,有的药价上涨了一倍乃至多倍。和十多年前相比,群众看病费用确实高了。 医疗费用上涨,其上涨幅度已经超出同期物价上涨的指数,与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增长速度也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期以来,物价上涨已成为全国人民普遍议论的热门话题。怎样看待和认识物价的不断上涨?怎样控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亦不揣浅陋,想就此问题,粗述管见。一、近年来物价上涨的特点及其负效应近几年物价连续上涨,是建国30多年来第三次涨价高峰。其主要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涨价幅度大。从1985年起,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连续三年分别上升了8.8%、6%和7.3%,去年一季度已达10.7%,超过了两位数,大中城市物价指数更高。这在建国以来都  相似文献   

18.
抑制物价上涨的几点思考唐现杰本文认为,我国抑制物价上涨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许多深层次问题还远未触动。今后应着重关注四个问题:管住货币发行是抑制物价上涨的关键;加速体制改革是抑制物价上涨的根本;制止成本推进型物价上涨的重演;警惕外汇、外资占款对物价上涨的...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这段时间里,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后,经济快速发展,逐渐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时期人们的收入在提高,物价也在不断上涨,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在不断发生变化。综合分析各行业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得知,总体而言,收入增加的幅度略高于物价上涨的幅度,人们的购买力有所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有所改善,购买非良品的支出明显增加,用于住房、家具、交通(包括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例上升,显示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本轮物价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有合理的价格恢复性上涨,也有经济失衡带来的价格上涨。需要政府采取相应对策,稳定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