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是个地道的中国女婿,娶了一位美丽善良大气的中国姑娘,生了一对混血宝宝。2007年,我和我的爱人相识相知相爱在浪漫之都巴黎,当时她在巴黎索邦第三大学留学,当年我就随她回到了她在中国的家乡——安徽大别山,我了解到,那是中国的革命圣地。第一次去她家乡我很不适应,因为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没有超市,交通也不便捷,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为了聚会的告别还是为了告别的聚会,说再见总是艰难的。没有一个人在带着巨大的关爱远行时能够心平气和。在这些日子里,每每听到“再见了大别山,再见了亲人们”那首歌时,我的内心深处都会无端地感到震颤。亲爱的朋友,当您读到这篇文章时,我已经离开为您服务的编辑岗位,到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去了。  相似文献   

3.
这是大别山老区、安徽宿松县一位教育局长在接受县人大任命时的发言。工作成就、事业情怀历历道来,情真意切,可资借鉴,特整理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何家庆回来了。这个80年代曾经自费考察大别山而轰动全国的安徽大学生物系教师,1998年底结束了历时305天的西南扶贫之行,悄然回到了安徽大学。 这是一次艰难的西南之旅。私费2.9万元,途经鄂、湘、黔、川、渝、桂、滇及皖南、浙西等省区,国家级贫困县102个,乡镇207个,村寨426处、魔芋企业57家,行程31600余公里,其中徒步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这个响亮的名字在我这个年近八旬之人的脑海中回荡大约有七十多年。今年是她的100周岁,不免引起我的许多沉思和遐想,感慨万千。 我生不逢时,青年时代无缘到北大上学,为什么对北大有那么多思绪和感慨呢?这要从我的祖父在京执教、父兄在北大求学、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诞生说起;直到解放初我因工作关系常到北大,与众多人士结识、交往,眼看后来北大所经历的沧桑巨变和重振雄风:更从北大对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影响深远、难解难分的关系,不能不引起我千丝万缕的联想和向往。 我出生在大别山麓、扬子江滨的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在中国生活了25年的也门人。这期间,我见证了中国经历过许多灾难和挑战,但是没有一次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引起民众的巨大担心和恐慌。这场灾难"从天而降",中国很快就意识到它的危害性,顷刻间调动国家各方面的巨大资源、科学和技术力量,同时全民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这对于世界来说,是很幸运的,因为中国筑起了它的第一道防线,我认为这是全世界装备最全、防御最坚固的防线。  相似文献   

7.
简单重复也能创造奇迹。一次,朋友问我:如果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让你不停地对折下去,当你把这张纸对折到51次的时候,它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呢?我先后猜:一个人高的厚度、一幢楼高的厚度、一座山高的厚度……朋友听后,均摇头。“那它到底有多厚呢?”我问。“它的厚度大概是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回首是金     
年少时,一次出门远行,朋友叮咛我说:“有钱难买回头看,注意别丢了东西。”“有钱难买回头看”。朋友这一句温馨的话,从此伴随着我,走过万水千山,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免疫力经是一个很马虎的女孩,丢三拉四中不知被父母吵了多少次,就是那一次远行,就是这一句包含着朋友诚挚情谊的叮咛,竟使我改掉了令人头痛的老毛病。从此,每到一个地方,当转身离去是,总要有意识地回头看下,看拉下什么东西没有,这一招还真灵,好几次都使拉五的东西失而复得。久而久之,回头看成了我自觉的习惯,也成了检验自己人生轨迹的标尺。每当做完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唐娜是密歇根州一个小镇上的小学老师。 那天,我来到唐娜的班上听她讲课。这是个典型的小学教室,但是当我第一次走进去时,我就觉得有些不同寻常,空气中似乎蕴涵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相似文献   

10.
每年,我都会因为工作的缘故参与我所供职学校一年两次的New Em- ployee Orientation。一次是在春季(1月份),一次是在秋季(9月份)。之所以用季节来区分这两次培训是缘于学校通常在春季和秋季开学前会招募一批新员工,以更好地配合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说起New Employee Orientation,首先想要提到的是它的中文翻译。稍微懂些英语的人都能够大致猜出它的意思。可是要给它找到一个准确的中文翻译却  相似文献   

11.
善待今天     
善待今天,才能让生命感知生活的无边快乐。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念头,在一次又一次尝试失败之后,我仍在小心翼翼地选择一条无碍无阻的通途,以期回到从前。从前之于我们,肯定有着某种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观念问题     
这是一则听来的故事。一次,我参加一个培训班,听一位专家讲述人才如何转变就业观念的问题。这位专家没有从正面回答如何转变观念,只是风趣地讲了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13.
谈起赴哈佛培训,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龙江文感慨地说,"我做妇女国际联络工作多年,也曾数次去美国访问、开会,但和美国人如此深入地交流、探讨,建立同学式的交往、友谊,这还是第一次!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全面提升的良机."  相似文献   

14.
我不记得我第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了。 我觉得第一次喝酒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可我居然忘掉了,但我记得第一次喝醉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5.
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庆幸自己保留有一种少年时期的想象力和热情,保留有一份"争胜好强不服输"的性格,保留有一份少年的牺牲精神。我有过两次成功创业的经历。一次是经商,一次是办学。从商界到教育界跨度很大,更别说我是中国基础教育行业第一个吃"洋螃蟹"的人——在中西教育优化结合理念下引进西方高中课程体系,困难之多、挑战之大可以想见。  相似文献   

16.
飞鸟与鱼     
我是鱼 你是飞鸟 要不是你一次失速流离 要不是我一次张望关注 哪来这一场 不被看好的替与恋  相似文献   

17.
哦,我知道锻炼现在没有排在你的日程表的首位。你要去购物!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给你介绍一个简单的让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练习的全身锻炼动作。所有的这些只需要一周做3次,每次只要15分钟。  相似文献   

18.
多年前,我和她是同一批走进那家保险公司的.做过保险业务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一行业的艰辛,尤其是最初的那几年,可我终究没有撑到云开日出的那一天.我在给了一位客户名片后的三个月内,曾七次拜访这位客户.直到客户向我发了火,骂我简直是一个无赖.我对自己说,就是跑到大街上去扫大街,我也不再做保险业务.此后我离开了那家公司,而她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徐文藻,大名鼎鼎,是我的故乡皖、鄂、赣交界大别山麓安徽宿松县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初建的特支书记。由于我乡处于大革命风暴中心地带,工、农、青、妇、儿童发动组织普遍,群众运动轰轰烈烈,所以当时有一张全国正反面风云人物百人彩色头像,在民间流传。徐文藻虽因是共产党而未上榜,但在故乡革命,是领袖人物,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20.
叶尚志 《人才开发》2000,(12):1-1,4
(一) 今年国庆前夕举行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是本世纪结束、下世纪肇始,我国处在民族振兴、社会发展、新旧交替、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会议在形势任务总的论述背景下,突出地论述了人才开发问题,非常重要。兹就我的体会,谈谈一些看法。——人才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近二十年来倡导形成人才学以来,有了蓬勃的发展,硕果累累。它不仅是一门人文社会理论学术的学科,更是一个松柏常青、永不凋谢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性。我在改革开放之初,在一个全国人才问题培训班上说:“人才问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句话有感而发,可以表明我长期对人才问题的一种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