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文学语言结构的鉴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前人在这方面的应用较少。以顺应论为基础,从语言使用者角色更替、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顺应性四个方面详尽分析《这一夜,Women说相声》的语言幽默性,试图找出触发其语言幽默性的语境顺应因素,探究舞台相声剧幽默性的语境顺应构建机制,进一步说明顺应论在文学语言鉴赏中的巨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语用预设根据言语和语境可分为规约性预设和非规约性预设。小说交际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和描述性语言实现。在小说中,规约性预设主要由人物语言触发,而非规约性语言主要由叙述性语言触发。本文从语用预设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人物语言和叙述性语言,揭示了欧.亨利娴熟的预设使用技巧对其作品"欧.亨利式结尾"的贡献及其对读者成功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幽默手机短信因其语言的幽默简练,表现手法的新颖独特,而得到现代人们的喜爱,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这种短信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分析时所基于的理论基础是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合适性,可取消性和主观性等特点,可以用来恰如其分地分析幽默短信。  相似文献   

4.
语用预设是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相声是一种以"包袱"为表现手段的特殊语言艺术.本文依语用学的角度,从语用预设的特征和语用策略的采用两方面分析了"包袱"的形成与效用,并对相声语言中的预设与陈述不相符的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语用学中的预设理论,举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各个方面,包括语义预设、语用预设、焦点、共有知识、预设与语境、预设触发语。还就预设的特点,可取消性和投射问题加以论述。预设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预设概念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扩大,对预设的研究也从表层结构的语言形式,开始向情景、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用预设是一种重要的语用推论,其所具有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已经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以情景喜剧《老友记》中隐喻话语为语料,分析了隐喻话语中的语用预设信息的获取、语用预设的特征以及语用预设在隐喻话语中的功能;阐述了语用预设是如何保证含有隐喻话语的交际顺利进行;探讨了语用预设是如何参与隐喻话语含意的推导并产生歧义、幽默等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用预设与跨文化语篇的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作为一种语用推理 ,是一种依赖于语境的意义 ,它是说话人组织信息的策略 ,并受说话人对听话人所谈事物的熟悉程度的估计的影响。预设体现了语言使用者与语句之间的关系。语用预设的理解因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差异。探讨合适性和共知性这两个与语境关系密切的语用预设的特征 ,以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语篇中正确理解辨识语用预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欢乐喜剧人》1—5季60期节目中的相声小品语言为语料,从语言要素、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和逻辑学等视角分析和探讨《欢乐喜剧人》相声小品幽默语言的生成机制,包括常规机制:同音易词、词语换境、同构歧解、借形说事;修辞机制:倒反、仿拟、别解、歧疑、双关;认知机制:概念隐喻、框架转换;逻辑机制:偷换概念、自相矛盾等,并从语用层面阐释了其幽默语言生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话语之所以能被理解,是因为人脑中存在一定的背景知识,这种知识被称为图式。相声作为幽默话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传承了百年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听众理解相声中的幽默不仅需要激活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还应激活语用图式。本研究以中国传统相声为语料,从数量准则、关系准则、质量准则和方式准则四个方面,揭示相声中幽默话语的解读机制。  相似文献   

10.
虚假语用预设是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形式。TED 演讲者往往“破坏性”地利用常规预设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的特点,借用语用预设的触发机制,不断设置“预设陷阱”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实现话语控制、增强说服力、表达言外之意以及制造幽默效果,从而增添演讲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否定是否受语言形式限制的角度,可以分为微观语用否定和宏观语用否定。微观语用否定包括由违反量准则形成的语用否定和违反方式准则形成的语用否定;宏观语用否定包括预设的否定和语体色彩的否定。使用语用否定可以达到辩解、设置悬念和幽默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模糊理论的全新视角探讨了幽默的模糊根源、模糊机制、常用的模糊手段和所起的语用功能,旨在阐明模糊性是幽默话语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考察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的产生、分类以及语法隐喻理论与语用学中语用预设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语法隐喻也是实现语用预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无论是从词汇语法层次还是从意义层次而言,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都具有实现语用预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前提是句子语义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语句意义的一种,包涵语义前提和语用前提两类。语义前提多为隐含在语句之中通过推论可以解读的意义,而语用前提则多为言外之意多通过语境和推论读取。本文认为,前提的认知和理解既受到投射的影响也与激活密不可分.而激活更是我们从复数个前提中读取其中之一并将解读导向理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巴赫金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体间性的对话主义关系,认为对话具有普遍性,存在于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预设作为社会交际语言中的一部分,也存在着对话关系。预设的本质是一种基于主体间性对话互动的认知交际。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分属于不同的交际主体。语义预设的领有主体为说话人;语用预设的领有主体为交际双方。语义预设基于说话人与自身认知域中形成的知识范畴(现实世界、想象世界和特设世界)进行的主体内部对话互动;语用预设基于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主体间性对话互动。  相似文献   

16.
幽默是经常出现在日常话语中的一种言语交际形式。它是由于交际双方对相互的认知环境的理解存在差异或说话人为达到特定目的故意诱导受话人理解偏离其语意要旨而产生的。探讨语言认知偏差模式对产生幽默语用效力的作用及概念整合理论对其理解的作用。为此,提出反差效应是产生幽默语用效力的根本,而概念整合则是理解幽默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预设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进出口商品的英语广告的目标就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为此商家在广告英语上精雕细琢。广告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应用方式,体现了英语语用特点。如何应用英语语言在广告中发挥作用,对于商家来说很重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将预设应用于广告英语中进行分析,分别从存在预设、事实预设、词汇预设、结构预设四方面来讨论广告英语的制作,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发挥广告英语的语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从独特角度、生动地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为了集中反映汉英幽默言语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把汉英幽默语料限定在校园这一语境背景之下,选取文化概念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方面——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和思维方式,结合生动的例子来着重剖析文化预设如何对汉英幽默言语的生成和解读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英幽默言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