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1968年到1978年,大约1700万中国城市大中专青年学生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城市,奔向农村,投身于一场持续10年之久的上山下乡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为中国当代历史的一部分,是未来中国当代史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当下关于知青史的研究最紧要的是对有关知青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知青史料的内容应该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档案文献史料;2.文字史料;3.文物史料;4.口述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历史系学生,现存史料是我们的主要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传史料及□述史料。做研究时,前两项史料需要实地考察及探访,因此,历史学学生都会有一项名为“田野调查”的实习。2018年,在山西大学读大二时,我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为期两天的田野调查。从中,我了解了山西特有的地形地貌,学习了碑刻的历史意义,更感受到田野调查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摘要:随着年代的推移与史料的不断发掘,三线建设已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工程中的“龙头之 一”,自然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前提,目前现存史料主要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三大 类。对相关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及应用方法的探索皆对攀枝花三线建设历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上价值观存在差异,出现了多元化语境。为了分清是非,辨别正误,史料的作用因之凸显。鲁迅研究领域亦如此。鲁迅研究史料可分为实物遗存、文字记载、口述历史三类。文字史料又可细分为作家文本、相关书刊和文书档案。其中文本是研究作家思想艺术成就的主要依据。但目前通行的2005年版《鲁迅全集》文本尚存问题,亟需进一步校勘。口述历史一般都存在"误""伪""隐"的情况,需要运用"事证""理证""人证""物证"等方式进行鉴别。从事史料研究,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也应该具备应有的史识和史德。史德的体现就是存真求实,秉笔直书,置个人得失荣辱于不顾。  相似文献   

5.
环境史是正在构建及完善的历史学新兴分支学科,史料学是其亟待建构的基础领域。环境史学建立于传统史学基础上却又突破其框架及范式,具有既普遍又特殊的特点及视域。环境史史料学既具备传统史料学特点及基本理论、方法,也具有跨学科研究独具的特点,不仅重视传统史学推重的"二重证据",也重视实地调查(田野考察)资料、非文字资料及跨学科资料。在民族区域环境史及具体问题研究中,将不同类型史料结合应用,使环境史尤其民族区域环境史研究建立在可信可行的基础上,构建一门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史学科。  相似文献   

6.
口述史料是根据个人亲身经历或见闻而口传或笔记的材料.细菌战口述史料是指与(日本)细菌战有关联的口传史料、回忆录、调查记录和访谈录.目前,日本细菌战口述史料搜集与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相对薄弱、滞后,因此,研究者要有意识地、主动地、脚踏实地地投身到口述史料的采访、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去,利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求口述历史、口述史料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党项与西夏的史料就是党项与西夏国发生、发展、消亡过程中的史迹遗存、文字记录和口碑资料。具体地说就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汉文党项与西夏史料、西夏文文献和考古发现,亦即唐、五代、宋、辽、金士大夫和西夏人书写的党项和西夏史料,是党项和西夏存续期间同时代的人的历史见证,是故其史料性质对于研究党项与西夏而言是第一手资料。而明清时期的汉文西夏专史,从文献整理上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对研究党项与西夏的历史只有学术上的研究参考价值,而不能作为原始史料征引。  相似文献   

8.
近人梁启超在谈到史料时指出:“得史料的途径,不外两种,一曰在文字记录以外者,二曰在文字记录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所谓“在文字记录以外者”,主要指史迹遗存,它包括原始人类化石、石器、陶器、金属器物、建筑遗址、墓葬和各种遗物。这一类史料,大都属考古学研究范畴,本文不拟述论。这里着重讨论由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史料,即通常讲的文献史料。下面笔者就有关文献史料的问题,表一管之见。一最早把文献作为史料去研究历史的是孔子,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孔子认  相似文献   

9.
由周恩来同志亲自倡建的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至今已历时半个多世纪,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各类中国近现代史"三亲"史料达80多亿字,编辑出版史料选辑、专集近50亿字,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历史当事人讲述或撰写的翔实、生动、鲜活的第一手史料。史料是研究历史最基础的资料。没有史料,研究历史就无从下手。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将史料归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文字记载史料,其中包括现存实迹及口碑、实迹的  相似文献   

10.
皖北旧方志中保留了明清时期该地女性文学创作的史料,虽少而零散,却蕴含有丰富的性别/文化信息,部分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皖北女性的文学生活状况,得以在旧方志连篇累牍的节烈记录中,展示入史女性的另一种面貌.明清皖北女性的经历与创作,体现了中国更广大的内地女性之生存状况,成为全面了解中国女性文学发展态势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文字材料的缺失和不完备,早期历史著述在较大程度上要依赖口传材料.但口传材料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采录之前必须下一番考辨取舍和编纂加工的功夫,否则就难以显示出其应有的价值.太史公撰著<史记>,对口传史料精审考辨,摒弃荒谬者,采用可信者,或折合诸说为一说,其考订取舍口传史料的方法,堪称中国古典史学著作在此方面的优秀典范.  相似文献   

12.
以汉字为个案 ,从符号学的视野出发 ,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中研究文字 ,不仅仅把文字看成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或者载体 ,而是关注文字背后的深层因素 ;把着眼点放在史前文字与有史文字体系两类符号形式的继承和变异上面 ,尝试从文字史研究的分期、史前文字的性质、史前文字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类型及其对有史文字体系形成的影响、史前文字与文字体系的界限及其标志、形声文字最终成为汉字的主体等五个方面加以讨论 ,以期揭示史前文字的面貌和史前文字与成体系的记录语言的文字之间的关系 ,在文字学和文字史的研究方面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字的定义     
文字的定义应是"人类记录信息的书面符号",这个定义界定了文字的两个特性:载体属性和功能属性.文字的裁体属性是书面符号,文字的功能属性是以书面为裁体记录信息.记录信息的文字与表述信息的语言都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罗家伦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力图改变中国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开创一种新的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他十分重视近代史研究的意义,指出中国近代史研究不发达的原因。他重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认为历史研究法只是史料研究法,和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的新史学思想相呼应。  相似文献   

15.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契丹辽史的研究亦不例外。由于契丹辽朝实行的文化禁制政策,流传下来的契丹本土文字资料极其有限。但宋人笔记小说中保留了大量契丹史料,大大拓宽了契丹辽史研究的资料范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云南旅游史料指前人留下的与云南旅游有关的历史资料,大致可分为游记类、志书类和杂著类3大类别。论文从每一类中酌选若干有代表性、有特色的篇目作了分析研究,认为要利用古代的旅游史料来发展今日的旅游事业,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1、为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提供线索;2、为修复、重建原有旅游景点提供资料;3、为增添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氛围提供参考;4、为旅游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建议;5、为防止旅游环境的恶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和希罗多德分别为中西方史学的奠基人,《史记》和《历史》对于各自的文化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着差异。从史源来看,它们都运用了文献史料和实地调查,并将两种资料相互印证,有机融合。但司马迁运用的文献史料主要是皇室藏书、诸侯史记和民间歌谣诗赋;希罗多德运用的则是神喻记录、金石铭文和极少数前人或同代人的作品。文献史料是司马迁最主要的史料来源,实地调查是文献史料的补充,希罗多德的写作正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还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都有必要把汉字和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字母文字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该文分析了汉字、西方字母文字对比研究应该把握的切入点,即两种文字的起源、历史和造字取向以及由此决定的两种文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必须以史料为基础。史料的新发现,特别是地下文物史料的发现,丰富、拓展了文学史料,能够修正、补充甚至改变以前研究的结论,影响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导致新的学科的形成,有助于文学史料的训诂。文学史料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但不能把文学史料同文学史研究等同起来。历史的真相很难保存。现存的史料同历史实际相比,是局部的、片断的,存在着固有的偏向。人们在研究文学史时,不会停止在史料上,主观的介入是自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史料是有限的,人们对史料的认识是无限的。某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出现和运用,往往能直接影响对某些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在文学史研究中,我们应当承认和重视研究者主观的作用,正确地体悟分析和评价史料,同史料本身有同构性和统一性。不以史料为基础,就会轻易地陷入意图哲学和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20.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为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都必然要重视史料的论证和分析。我们通常所说的史料,就是历史资料,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文字、实物、口碑反映人类生活、斗争的业迹所遗留下来的原始记录。没有史实的记录,就没有历史的研究;没有哲学史、思想史史实的记录,也就没有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无论中外历史、中外哲学史、思想史都是如此。本文拟就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史料学问题,略陈刍议,以便引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史料学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