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批评语言学倡导对语篇,尤其是对公众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主要目的是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提高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批评语篇分析的语言分析基础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分类系统、及物系统、情态系统和转换系统。以1984年到2004年的六届夏季奥运会的主题口号为研究对象,从分类系统的角度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以揭示语篇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受语篇语言学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影响,翻译的研究对象也开始由关注语言形式进而扩展到语篇的语域变体,即情景语境。在翻译中把握语场、语式、语旨三者的关系,有利于使译语和原语在内容和风格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韩礼德建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建构了一个可适用的理论框架,然而从该角度对英诗及其译文的鉴赏在我国并不多见。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概念功能、逻辑功能和语篇功能出发,对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五种汉译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新的视角诠释翻译研究中原文与译文对等转换的差异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诗汉译本的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具备应用性;英诗汉译的原文与译文很难实现"对等转换",因此在翻译评价活动中应避免机械地照搬功能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意识流语篇前景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流小说作为一个语类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比在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我们理解意识流语篇的前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和选择理论、语境理论、功能理论,我们认为意识流语篇的前景化是特定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共同作用于语言形式的结果。变异的语言风格是小说家参照语境参数在语言意义潜势网络系统中进行的有意义的选择。语言和文体上的"前景化"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语篇在语言层面上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非常适合对人物纷乱的、飘忽不定的意识流动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语篇转喻是将认知语言学思想应用于文学鉴赏的崭新视角,认为文学作品是扎根于人类日常生活和语言现象。本文旨在语篇转喻理论视角下对李清照和埃米莉·迪金森诗歌意象进行剖析.为中西方诗歌意象分析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Robert Frost是美国20世纪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总是于朴实无华中蕴涵深刻哲理,耐人寻味.语篇语言学理论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理论.从语篇的三个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谋篇功能)出发,分析Frost的经典诗歌<雪夜林边小伫>,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诗歌的叙述方式、表达特点和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可以从语篇的角度探索诗歌分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确立翻译单位。文章试图借助语篇语言学探讨这个问题。从功能角度将翻译单位定义为语篇单位而非语言单位。这个语篇单位通过执行句法载体、信息载体和风格标记者三个功能而保持语篇完整性。这样语篇翻译归根结底就是:不是从句法形式而从功能保持每个翻译单位的语篇完整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伴有必要的层级转换,关键的功能翻译单位可以确定在句子层面。  相似文献   

8.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体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篇体裁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Halliday&Hasan的语境理论、语域模型和Martin等人的语篇体裁理论为主线,梳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体裁研究的发展过程和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9.
名词化隐喻是法律英语极为明显的特征,在法律语篇中大量存在。批评语言学指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批评语言学基础上,名词化隐喻在法律语篇中具有的元功能包括:属性名物化;隐去施动者,尽量降低人际功能的发挥;转移信息焦点,增强语篇衔接连贯功能;增强表达的信息密集度,增强语篇的简洁连贯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文学语篇分析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海明威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杀手?为例,通过对它进行及物性系统、语气和情态意义以及主述位结构等的功能文体分析,来解读“冰山”理论在语篇层面的语言体现,进而揭示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小说语篇和“冰山”理论的解释力,这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的适用性的重要体现,适用是其重要特质。  相似文献   

11.
Martin提出的"积极话语分析"为话语分析研究拓展了一个新视角。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运用评价理论介入系统,对《海峡都市报》为期2个月的"醉驾"报道话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闻报道中借言的否定、反驳、同意、支持、内言、承认和疏远等介入手段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新闻话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分析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于2013年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的态度意义,并且探究在评价系统理论框架下此国情咨文中态度三大次系统(情感、判断、鉴赏)所表现的特点。文章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指出判断次系统的应用在态度三大次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积极态度的使用远远超过消极态度的使用。研究表明,奥巴马总统在2013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倾向于积极地评价为建造一个更加强大的美国所采取的行动。通过这一研究,以期对深刻理解2013年奥巴马国情咨文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旅游外宣文本作为一种富含人际情感和评价资源的语篇类型,以评价理论作为其话语分析工具是可行的。通过比较国内外旅游宣传语篇,发现二者在态度资源尤其是鉴赏资源的分布上差异较大,在级差资源分布上二者在量和度两个维度上选择不一。两种语篇在态度和级差的语义词汇选择上也有差异,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宣传策略和人际情感意义,并影响了旅游文本的宣传效果,这样的对比分析为旅游外宣语篇提供了新的策略选择和沟通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的人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标记语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是从句法结构,语用连贯和认知语用的角度分析,对于其具有的人际意义研究尚少,本文以搜集的语料中的外语课堂教师的话语标记语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下,重点探讨话语标记语在具体外语课堂步骤中,如起始(opening),信息确认(information-checking),信息澄清(information-clarification),回应(respond ing),评论(comment),重复(repetition)等步骤中所起的人际功能,如语气,评价功能等。分析表明外语教师课堂使用话语标记语有助于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能力。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语言的互动性和促进外语教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中,反语是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从语用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反语为赏析文学作品增添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语用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反语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现我们能否运用分析话语中反语现象的语用学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反语现象,本文拟从语用文体学的角度,着重探讨分析评价Grice,Leech,Sperber&Wilson等英法国家语言学家提出的反语理论在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反语中的作用,并且讨论了第一人称叙事体中的反语,以期更好地阐释反语的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用预设相对于语义预设而言,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语言现象,同时,它在文学语篇的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语用预设的研究成果,以小说《土生子》为例,分析和探讨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所实现的语篇经济功能、衔接组织功能和增强戏剧性功能,以期使该小说的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并加深读者对小说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新闻报道是我国对外宣传法治理念以及司法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实例化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实例化过程中耦合现象的语篇分析,可以对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的英语媒体如何利用语言策略报道国内重大法治事件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以标志着我国法治进步的案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日报》在案件新闻语篇的实例化过程中,通过法治新闻语境下人际意义与概念意义的耦合来表达态度与立场。其中语篇通过关系过程或物质过程与评价系统中的判断意义或者鉴赏意义的耦合,来构建司法机关的行动力和公信力,并通过行为过程或者心理过程与情感意义的耦合,来表现案件平反前后当事人及其家人客观生活以及主观情感的变化。由此,实例化过程中的耦合模式可以增强新闻语篇的说服力,提高我国英语媒体对外宣传的能力,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司法理念以及司法进步。   相似文献   

18.
话语实践与美和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实践美学认为,话语生产是人类社会实践之一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话语生产"的概念,但是,在有关"语言"的一系列论述之中,已经包含了"话语生产"的内涵,在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视野里,"话语实践"或"话语生产"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范畴。话语生产(话语实践)不仅作为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的整体的一个成分对美和审美以及艺术起着总结作用,而且对于美和审美以及艺术有着直接的作用,尤其是对文学生产有着关键性意义,而且话语生产的类型变化也直接影响到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评价系统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新拓展,旨在探索话语中表达说话人/作者的感觉、判断及协调说话人/作者与听话者/读者之间关系的评价资源。评价系统通过词汇语法层评价意义的探索,完成了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小句分析的超越,其评价框架兼具有主体间哲学、价值论、元伦理学、心理学和美学倾向,是具有社会学性质的语篇分析工具,也是篇章语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旌表是我国传统社会皇帝垄断的一种荣誉性权力符号,旌表的目的是为了教化民众,达到治国安民的社会效果.从权威评价活动的角度来看,旌表主要是通过对民意的引导使"天下归心焉".旌表是国家权力话语的民间基层表达,国家权力的触角通过旌表这种柔性的制度悄然伸入民间,从而达到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