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自芬 《江汉论坛》2004,(11):138-140
母亲形象的塑造历来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然而,由于母亲作为女性同时也作为人类生命的繁衍和养育者,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在对母亲形象进行阐释时总充满矛盾.综观当代诗歌对母亲这一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文化在阐释"母性"价值观时走过了一条曲折道路,母亲形象逐渐从由50-70年代建构起来的一种单调的刻板模式中突破,从纯粹的精神化想象向人性的物质化转移,变得有血有肉,具有了人的多重性和可能性.这一过程实质上折射出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2.
论张爱玲小说中缺席的父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由歆 《理论界》2006,(3):188-189
张爱玲的创作带着时代烙印和悲剧色彩,以描写动荡社会中渺小的人物见长。本文从社会和家庭的角度阐明了她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特点并论述了父性形象缺席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母性认识和母亲形象塑造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初期创作阶段对母亲和母爱讳莫如深,中期创作阶段对母亲和母爱渴慕向往,后期创作阶段对母亲及母爱极尽讴歌与赞美之能事。从不同的创作阶段可以明显地看出作家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由此使作品中塑造的母亲形象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女作家张爱玲和苏青的文学创作 ,以鲜明的性别意识和独特的女性视角与观照方式 ,致力于市民阶层生存智慧和市民文化趣味的展露抒写 ,独具“市民文化的女性言说”的显明特征。张爱玲的“女性言说” ,隐隐透射出市民文化之精髓 ,苏青的“女性话语” ,也无不以“市民话语”的模式叙述 ,这使她们的女性文学创作具有有别于西方同类作家的宏阔眼光和哲理观照 ,饱含了市民的生存智慧和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5.
人类创造了语言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语言的制约,女性想对社会发表看法但不能接受由男性主导话语制订的语言规则,面对自己近乎失语的生存状况,为了捍卫自己的言说权力,她们需要对现有的语言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6.
莎菲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人们叙说不尽的话题,那么莎菲何以具有如此永恒的魅力?莎菲不但具有反封建、个性解放的表层时代、社会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内蕴.她表现了人类生存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精神的追求及由此产生的苦闷.完美爱情的理性追求与性的欲求的矛盾导致了她"性"的苦闷;渴望沟通,渴望被理解而不得导致了她"心"的苦闷;女性独立人格的追求与传统封建文化和现代都市色情文化的矛盾导致了她"女性"的苦闷.莎菲以其丰富的多层面价值与意义,使其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近期书写民生关怀的汉语诗歌,在当下历史情境中有不少意识形态内涵可供挖掘。但就诗歌自身的艺术机制而言,不是写作了什么值得重视,而是它的言说方式需要探究。民生关怀的价值在于它发展了一种“新”的言说主体,这种主体对经验的组织和发言,让人们看到了现代性多义、含混的一面,它发现和承担了经验的复杂性,同时也是对写作空间的开放。  相似文献   

8.
丁玲的小说体现了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大多是模糊的,被弱化、异化和欲化的。一类是他们的存在受女性形象遮蔽,他们身上缺少能够左右女性的精神力量,其主体在场而主体精神缺乏,成为"在场的缺席"者。另一类是需要通过女性的回忆或日记去找寻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行动,成了"缺席的在场"者。这两类人物被批判和消解,成了符号化的存在,他们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和形象抒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忠 《云南社会科学》2005,6(1):114-119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任务,在思想先驱与革命战士的角色选择上,他们大多将角色定位在“人的解放”与“文的解放”上,试图走出一条经由“立人”而“立国”的道路,“自觉”与“浪漫”可以称之为这一时期知识分子角色的两大基本特征,对应于此,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心灵世界也经历一个由高亢到苦闷到孤独的阵痛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英雄主义被不约而同地着以男性特征而固定下来,这是军旅小说长期以来的成就,亦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英雄是否有性别归属?这是文学的命题,亦是文化的命题.以性别文化的立场来睇窥深蕴于当代军旅小说"女性缺席"、"女性无主"表象问的文化本质,并从军旅小说中女性形象由沉默的他者到英雄主体的转变,探寻文学深层的人性的完美形式,是文学的一次文化救赎.  相似文献   

11.
文学研究会及鲁迅的文学作品常被认定为中国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至今无人质疑。其实,这种广为认可的观点不仅忽略了现实主义作为文学思潮的本质内涵,而且忽视了文研会及鲁迅之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归其本质是对五四文学的错误定位。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现代性角度切入、挖掘现实主义的本质内涵,并剖析文研会及鲁迅之文学作品的深层文化内涵,再通过两者之间的细致比较找出本质差异,从而推翻“中国五四时期产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已有成见。  相似文献   

12.
对于“五四”启蒙为何终结,李泽厚提出“救亡压倒启蒙”的观点,汪晖提出“方法统一性的缺乏和态度统一性的瓦解”的看法。二人均混淆了马克思主义与启蒙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它们对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解放”,应当是彻底超越启蒙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919 年5 月4 日爆发的大规模的青年爱国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发动,是以新文化运动为先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中国青年的新觉醒,为中国青年作为新的社会群体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的章太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太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孔斗争的带头人。他的思想影响一代学人。他追寻民主与科学的潮流,与五四时期的爱国者同步。在中西文化撞击的风浪中,章太炎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航向,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近代化进程。他激流勇进,超越前贤,使同时代人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5.
在新文化运动中 ,以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为主体的西方社会思潮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启迪了一大批热血沸腾的年轻人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人才 ,也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吴亚娟 《齐鲁学刊》2008,12(2):138-140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理念是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但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并未像日本文坛那样形成典型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中国文学环境的独特性使自然主义经过改良后成为诠释启蒙文学观的载体。五四新文学的倡导者们提倡自然主义,是试图用自然主义来克服写实主义"不忠实描写"的弊病,将它的某些法则加以改造而成为现实主义理论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民俗学运动的发生、发展是伴随着"五四"文学革命的发难和建设而共生与同步的.本文以民间信仰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为考察视角,以文学史进程为线索,试图勾勒出"五四"及其以后的新文学与民俗学之间共生、互动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8.
物象的广泛运用是五四小说一个突出的现象.废名用物象来造境;郁达夫借物象以兴情.他们从不同的路径共同实现了小说的诗化,这一方面延续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小说作为叙事文类的进一步发展.鲁迅则尽脱传统窠臼,以其对物象意义与功能的创造性革新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五四时期戴季陶的反帝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河 《北方论丛》2001,1(6):90-93
五四时期,尚是一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戴季陶,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深刻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并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正的批判,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人较为进步的思想与认识。  相似文献   

20.
五四作家普遍表现出偏激情绪 ,其心理根源于作家们严重的焦虑和孤独与强烈的叛逆。而作家们的这种心理又是当时社会现实与作家个人经历、天赋禀性的产物。作家们的偏激情绪产生了激进的思想和激烈的言论 ,一方面以其狂飙突进的气势猛烈攻击封建传统与旧文化 ,另一方面由于潜在的农民文化心理的作用而不可避免地留下不少缺憾。同时 ,这种偏激情绪在文学创作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