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尔滨犹太社区对民族教育高度重视,从个人、家庭到社区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机构——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都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非凡的教育实践。该社区的民族教育富有成效,不仅为保存和继承犹太民族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成为促进民族统一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经过历代犹太作家的不懈努力,美国犹太文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为世界文坛所瞩目。随着美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当代美国犹太文学越发重视对"美国民族认同"的构建,并采用多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如对"美国文化"、"美国历史"以及"美国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认同。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对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是美国犹太作家指引犹太民族克服困境、不断前进的重要措施,对于犹太民族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代波兰犹太人的聚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波兰犹太社区的形成是当时国际和国内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波兰犹太社区与历史上其他犹太社区相比,具有权力配置上的高度自治性;空间分布上的明显地域性;宗教文化上的民族传承性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论犹太人在哈尔滨近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四海漂泊的犹太民族在中国东北部的松花江畔找到了一个新的"避难所".这些犹太人在哈尔滨等城市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开创了中国大豆输出欧洲的先河,创造了为数可观的名牌产品,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目前,在哈尔滨仍保存着一批犹太人的历史文献、建筑遗址.保护和利用这一文化遗产,深入研究哈尔滨犹太人的经济史及散居于世界各国的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弥赛亚是犹太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在维护犹太民族身份认同和犹太人战胜苦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犹太弥赛亚观念在欧洲社会面临着来自基督教世界、世俗国家和犹太社会内部三个方面的挑战.随着近代欧洲社会形势的变化,犹太启蒙思想家根据时代精神对弥赛亚进行新的阐释,试图消除传统弥赛亚观给犹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最终改善犹太人地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军 《学术论坛》2012,35(12):172-177
美国犹太文学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母题"是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诸多母题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通过文内分析和文外解读,文章指出,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历史母题"既披露了犹太民族曾经屈辱的历史,又起到了督促主流社会反思自我的效果,还传递了美国犹太作家期望犹太民族树立"坚定的历史观"这一讯息;既揭示了犹太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历史意识整体缺失的状况,又向犹太民族指出了建构历史意识的具体方法;既道明了犹太民族加强宗教信仰,强化身份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为犹太民族历史意识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实现了"告诫犹太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在建构历史意识时,应努力寻找引路人"这一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犹太文化的角度,剖析了马拉默德《店员》中蕴含的悖论性文化内涵。《店员》主人公的痛苦和困惑从侧面传达了现代犹太人皈依民族精神传统的复杂心态,反映了犹太民族在坚持信仰、保持传统的同时又对其怀疑困惑的双重矛盾心理。作家在作品中既认同犹太传统信仰的价值观、道德观,肯定对这个传统的精神把握,同时又呈现了犹太传统所面临的考验以及受到质疑、挑战的趋向。马拉默德在小说主题思想以及创作上表现出的困惑与悖反亦昭示了犹太民族在犹太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寻求生存点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促成了在俄国的犹太人大量迁入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寻求避难所,并在哈尔滨形成了当时东北亚地区最大的犹太人社区.社区体系完整,历经60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及卫生等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为哈尔滨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犹太人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社区学校的建设是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抓手。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体机构和重要载体,它与普通学校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社区学校的发展应当适应社区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创新文化的提出为社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社区学校的运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为社区学校的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二月革命后,苏俄境内的各种犹太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受到禁止,促使哈尔滨成为东亚地区犹太人的聚居中心.其中,哈尔滨犹太人所创办的报刊业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通过这些报刊活动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使哈尔滨成为东亚与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犹太世界取得联系的唯一途径,巩固和维护了哈尔滨犹太社区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为其日后回归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奠定了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犹太人墓地在犹太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它的成功迁移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与当时哈尔滨犹太公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哈尔滨犹太人墓地的成功迁移是中国不存在反犹势力的重要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正确的宗教民族政策的产物,它拉近了哈尔滨人与犹太文化的距离,也是哈尔滨居民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2.
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著名的美国犹太作家,他的小说充满对传统犹太文化的背离,通过性爱主题下的伦理拷问、反叛意识里的道德冲突和生存处境下的命运反思,刻画了犹太社会中家庭伦理道德、宗教伦理道德乃至公共伦理道德的嬗变,体现了深刻的伦理道德指向.但罗斯又突破了种族和时代的局限,在演绎犹太民族、犹太文化在异质文化中的发展与嬗变的同时,诠释了整个社会的伦理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13.
在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视野中,文化认同的取向不但是学生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接受,而且包含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受和吸纳,将文化认同特指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时,是指中国少数民族操双语者对母语文化和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个性及共同性的双向理解及接受,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对于民族学校构建与"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与教育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俄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犹太知识分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俄国革命的思想动员者和行动指导者,又是俄国境内犹太人的精神领袖和民族复兴道路的理论探索先锋.犹太知识分子担负起民族复兴与俄国解放的双重使命,积极投身近代俄国革命事业,在汹涌的革命浪潮中勇当异族先锋.然而,沙皇政府的血腥镇压和俄国社会的排犹浪潮却使犹太知识分子遭受沉重打击,陷入异族革命悖论的困惑中.近代俄国革命与犹太民族并非简单的单向控制关系,而是复杂的历史性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犹太民族素有相互联系,相互帮助的传统.历史上,形成于不同年代、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犹太人社区出于犹太民族传统相互间建立起联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在不同历史时期来华的犹太人之间也不例外.本文介绍的两封与中国开封犹太人有关的中文信函就是犹太民族这一传统的见证.一封由上海犹太人发出的信件清楚地表明犹太人之间的亲情以及对传统的执着和固守,而另一封由开封犹太人发出的信件则表达了当时开封犹太人对犹太民族传统信仰的感情和切盼能获得外界帮助的心情.鉴于这两封用中文撰写的信函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布,对于人们了解与之有关的历史,特别是开封犹太人当时的状况和要求具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犹太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哈尔滨的犹太教和犹太教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近代,哈尔滨曾是东亚犹太人最大的宗教中心。犹太人在哈尔滨所进行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活动,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城市建设曾起过一定作用。目前在哈尔滨仍保存着东亚犹太人最大的犹太教堂。保护和利用这一文化遗存,深入研究哈尔滨犹太人和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生活状况,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以色利、中国与世界各国犹太人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7.
托妮·莫里森和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是美国黑人文学和犹太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但跻身美国文学的主流,还获得诺贝尔奖使美国文学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两人的创作都表现出强烈的族裔特性,同时又显示出超越种族的倾向。贝娄作品中族裔特性是隐性的,他将犹太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意识、流浪史程、受难精神等消解为文学的潜在媒质,以隐喻的方式和艺术化的手法加以呈现;莫里森作品中的族裔特性是显性的,直接表现在主人公的文化身份或者特定民族历史上。贝娄超越的是包括文本特征在内的广义的犹太性,而莫里森超越的是黑人族裔文化建构和身份意识范畴内狭义的黑人性。  相似文献   

18.
张军  吴建兰 《河北学刊》2012,32(1):203-206
"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经典高度重视对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并采用多种策略来达成这一目标。"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经典所体现的"对美国精神的认同、对美国基督教的认同、对美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是其对美国民族认同的重要表征。"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经典对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对美国犹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分裂危机,在社会政治不同层面上均出现国民分裂为相互对峙的"两个法国"的现象。第三共和国政府致力改革国民教育,希望将学校建设成为法兰西民族统一的熔炉,相继出台世俗化教育、统一学校教育、修订教学大纲等教育改革举措,践行从"一个祖国"、"一个共和国"到"一个民族"逐层递进的教育理念,将爱国主义和共和主义思想教育融入民族统一思想教育之中,推动民族整合与国家整合同步进行,从而为现代法兰西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巩固奠定了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约瑟福斯作为第一位引起非犹太世界注意的犹太史家,他的历史叙述一直力图在犹太文化与异族文化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实际上,无论是约瑟福斯在《犹太上古史》中所表现出的不明态度、在《犹大战争》中的双重标准,还是在《反阿皮翁》中自相矛盾式的论证,都是一种文化冲突在史学家心中的深层次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