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梅山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山文化核心景区已逐步形成,可进入性进一步畅通,旅游服务有潜力可挖。梅山文化的旅游资源、利好政策、区位衔接、文化底蕴、消费市场等已形成自身特色。要提高梅山文化旅游的整体影响力,应在政府扶持与沟通、各方利益协调与平衡、旅游品牌打造与培育、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等方面构建梅山文化旅游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旅游产业园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载体,是推动旅游转方式、调结构、提升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辨析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旅游产业园区概念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旅游产业园区的研究进展,发现旅游产业园理论基础和微观层面案例实证研究的不足。首先分析旅游产业园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并从地方性、体验经济、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集群、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和旅游空间结构等总结其理论基础。按照上述理论依据,对崀山旅游文化产业园进行案例实证研究,首先分析其构建的背景和意义,进而从目标定位、项目选址、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方面提出总体规划构想,最后提出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经营管理体制保障、技术保障、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链模式在中国刚刚起步,将成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尚不完整,有待完善和发展。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构建模式,并进一步阐述相关发展战略,以期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产业链是一种最能体现文化产业"一意多用"特性的商业模式,它呈现为一种同一文化创意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维度都重复延伸使用的结构,显示了更强的融贯性和扩展性。全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具备充沛的人力资源、共同的统一核心、全产业链经营理念、广阔的物理空间、龙头企业驱动等支持条件。通过全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集聚,需要顺势延伸产业链的长度,实现纵向产业链为主向横向产业链扩展,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最大化,走向国际市场等。  相似文献   

5.
海洋渔业产业链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渔业产业的发展,正在经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市场和顾客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反映了海洋渔业产业对零散、无序、低水平发展的各类企业整合、提高的发展思路,也体现了对市场目标顾客需求的全面满足。在资源约束、市场竞争压力日趋严峻的条件下,海洋渔业产业根据产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实力、发展水平,构造多种形式、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才能使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的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实现“海洋强国”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出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四类典型模式——旧址改造、政府主导、学园合作、市场主导;辨析四类模式实践过程的利弊,建议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群集发展模式选择应统筹政府主导、市场的多级化与区域重点,注重文化挖掘、人才培养等重大举措,繁荣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建设"幸福湛江"、"幸福广东"大环境下论述了湛江体育休闲文化发展的现状,阐述体育休闲文化发展在建设幸福湛江中的作用,并对构建适合湛江发展的体育休闲文化产业链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累积、知识创造为核心的新兴服务行业,是现代服务行业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是近年来产业园发展的热点。本研究基于知识转移理论的视角,梳理和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关键点和系统培育路径,以期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规范、系统、可操作性强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子制造业产业链地理集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链集聚能否形成取决于产业链的终端环节或高技术含量环节。目前中国已经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集聚。2001年以来,三大产业链地理集聚区的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各环节产业出现极化和扩散趋势,地区专业化程度提高,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上下游联系更加紧密。产业链集聚效应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相似文献   

10.
构建河北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文化产业正加速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现有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还未整体形成。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功能和意义要求必须构建前后衔接、良性互动的产业链和不断增值、环环相扣的价值链。构建河北文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应当充分利用和开发河北文化市场资源,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塑造主导产业集群,重视文化产业创新和生产跟进,同时要营造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入世"将为上海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机遇.上海的文化界人士不能用"渐进"的文化传播模式来弘扬中华文化,而是要利用商业中心、工业中心和国际运输集散地的优势,用产业化的方式使文化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相似文献   

12.
运用产业链理论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指出文化产业链的重要意义,其次基于产业链的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分析,并以"哈利·波特"产业链为案例,分析说明了产业链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最后对如何发展文化产业链分别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产业规划研究及衍生产品研发和销售3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更多的精神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互联网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满足人类多元化需求向更高层次演进的过程。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激活了文化市场,受众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以技术和内容生产传播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文化产业的产品形式和内容升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乡村振兴需要迎合人们回归热土的意愿,要发展更离不开好的政策来扶持。现阶段,乡村基础设施落后,生态资源遭到破坏,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的道路。文化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其前景广阔,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文化产业相结合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乡村文化产业依托区域和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开发和创业就业融为一体,将美丽乡村、风俗文化、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增加乡村发展动力,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是乡村实现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河南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河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蕴涵的生机和优势的基础上,为河南依托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优势,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文化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集群的动漫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动漫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利好形势。各地在动漫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圈地化"和"运动化"倾向。以动漫产业特征及产业运行规律为出发点,借助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成果,探索动漫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恰当地定位政府角色,有助于实现通过园区建设打造动漫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今天要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成员共同努力。文章在界定旅游产业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链的现状,最后基于旅游产业链整合提出了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沿线文化资源主要有世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的文化资源等。发展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应该从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以及工艺美术等文化资源类型的各自特点入手进行建设。另外,其发展亟须制定统一的国家战略,做好顶层设计。首先需对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进行合理规划,引领其整体发展;其次要打造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发展特色文化;还要建设知名文化品牌及其品牌营销推广机制;要培育文化创意新兴业态,鼓励民族文化与高新科技融合发展;更要扶持小微城镇文化企业,鼓励市民村民文化致富;最后,要加强国际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创建文化贸易合作机制与平台。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人文旅游产业的营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人文旅游产业有其独特性,在营销民族人文旅游这一产业商品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认为要使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营销获得成功,除要运用各种营销技巧参与市场竞争外,还必须及时推出民族人文旅游产业的营销宣传计划;要凭借民族人文旅游形象的树立去实现游客的分流,以奠定民族人文旅游产业成长的基础;要有效地利用已有的游客为民族人文旅游商品作宣传,以扩大民族人文旅游产业管销的覆盖面,以及要尽早地规范其旅游市场,确保民族人文旅游营销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