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七十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它兴起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反种族隔离运动。当时的美国,虽然文化呈多元形态,但种族歧视与隔阂依然存在,并且由于工业化造成的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种族的不平等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反种族隔离运动声浪迭起。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认识到,应当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因为它反映了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平等,并且在不断再生这种不平等。他们指出,在学校中,不同社会结构的学生由于拥有不同的“文化资产”( Cul-tural Capital)和“文化资源”(Cultural Resource),而使他们在学习机会和学习结果上差异很大;不同种族学生之间的偏见和误解得不到及时消除,关系紧张非常,甚至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成就水平的同学之间也冲突四起;大量的学业不良学生缺乏人际的帮助、认可和温暖而流露出失望和厌学情绪,学校到处充满着“反智亚文化”(Anti-intellectual Subcrlture)的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2.
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为解释西方学生学业成败和教育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成为阶级再制的场域,符码、阶级和权力三者存在何种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是达成阶级平等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伯恩斯坦却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符码背后蕴藏权力分配与社会控制原则,导致了教育不平等。学生来自不同阶层,言说符码有差异,造成学习起点明显差别。出身不利家庭的学生并未因学校教育而改善其学业成就不利现象,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与中、上阶层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因为国家的课程都是精致型编码,饱含中产阶级语言特点,因此,中产阶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容易成功,而劳工阶级学生容易失败,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也许是改变这一弊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为解释西方学生学业成败和教育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成为阶级再制的场域,符码、阶级和权力三者存在何种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是达成阶级平等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伯恩斯坦却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符码背后蕴藏权力分配与社会控制原则,导致了教育不平等.学生来自不同阶层,言说符码有差异,造成学习起点明显差别.出身不利家庭的学生并未因学校教育而改善其学业成就不利现象,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与中、上阶层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因为国家的课程都是精致型编码,饱含中产阶级语言特点,因此,中产阶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容易成功,而劳工阶级学生容易失败,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也许是改变这一弊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苗族     
文章主要介绍美国的苗族移民的基本情况。从他们的基本人口状况到他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不仅介绍了他们移民美国后文化适应中的困境,更强调了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和因此取得的成就。表现了作者对和平、富强、平等和民主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西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西方以英、美等国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人类学核心理论之一———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指出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研究应该借鉴西方的理论,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对这些理论不断地进行修正和重构,以期能建构出能充分解释中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与学生之间具有双重法律关系,既存在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也存在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即行政法律关系。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学校对学生给予纪律处分、颁发学业证、学位证等教育管理权,属于教育行政管理权的范畴。把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权界定为教育行政管理权,将学校与学生之间因纪律处分、颁发学历证、学位证等纠纷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有利于在对学校管理权进行有效司法审查的同时,充分尊重学校管理自治权。  相似文献   

7.
美国语言政策可追溯至殖民地时期。殖民地时期的教育政策带有浓重的阶级性,处于统治地位的欧洲移民主要采取武力征服和教育同化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印第安语言随之迅速衰落。独立战争前,德裔移民被迫接受英文学校的教育,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法律明文规定禁止教授黑人写字,黑人也无权使用和继承自己本族语。从这一时期的语言政策不难看出,美国英语的形成,建立在限制和牺牲少数民族的语言之上,单一性和标准化是美国殖民时期语言政策的导向,而美国的保守派把少数民族置于受教育的范围之外,成为美国民主进程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8.
论19世纪后期美国对华移民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后期,华人作为美国外来移民中第一个亚洲移民群体,经历了先受欢迎后遭排斥的历史。这种变化是当时美国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华人为美国西部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华人旅美,寄人篱下,备受歧视和排斥。这种排斥既滥觞于不平等基础上的职业竞争和中美不同社会形态下两种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碰撞,也源于美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中美不平等的外交关系。排华政策的实施不仅标志着美国限制外来移民的开始,使旅美华人的生活更加困难,而且美国西部的开发、对华贸易及中美关系等也受到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业成就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结果,反映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采用学业成就量表对吉林省四所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学业成就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性别、年级、生源地、不同专业选择和专业类别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建议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智能手段,深入开展大学生个性化和分层培养,进而提高应用型高校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没有德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存在的。美国学校德育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方现代学校德育形式。虽然它表面上并不大张旗鼓地宣传 ,但其学校德育切实体现于学校教育行为。美国学校德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过程、内容与形式 ,而且它不孤立地存在于学校教育中 ,广泛地渗透在社会教育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口国际流动性的增加,多元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多元化文化教育政策.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就把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策略来实施.中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与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之间存在着差异.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就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制定了政策,首次提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但在后来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与主流民族学生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从而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不佳,出现了文化的中断和断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儿童的角色期待以及学校与课堂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揭示了学校与课堂中的性别不公平问题对学生社会化发展及教育公平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了落实性别公平与平等教育的三个层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摘要]对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研究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贯彻。成都某高校在校彝族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具有巨大的文化适应潜能。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非正式群体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可以很好地解决彝族学生文化适应问题,提高学业成就,成为民族文化的有力传播者和民族区域发展的合格建设者。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亚裔美国人是美国的少数民族,美国对亚洲移民政策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其明显的特征是更加苛刻和带有强烈的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世界上获得移民最多、移民增加最快的国家。对于移民,美国国内不同的观点针锋相对,争论不休。在关于移民的辩论中,反对者经常争论说美国的工作应当提供给美国人,外来移民是经济的负担。然而一些数字表明,近期移民实际上是目前这个国家经济繁荣的一个原因。在大量移民涌向美国的时期,鼓励稳定移民数量的意见一经提出就会遭到强烈反对,更不用说增加移民数量了。1996年,国会里的反移民势力通过了一项综合议案,经克林顿总统签署成为法律,在移民的几乎每个方面都做了严厉的规定。那些拥护这项立法的人的论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正印 《21世纪》2005,(2):24-25
正如每个国家都很重视青少年教育一样,美国也十分重视青少年教育。美国没有全国性的青少年教育专门机构,青少年教育融于日常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 孩子教育影响各有侧重 在美国,对孩子教育影响最大的首先就是家庭。美国的家庭,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确立以下4 个方面的观念:一是国家观念。在孩子很小时,家长就教给孩子:你是美国人,培养孩子确立国家的观念和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自豪感。二是平等观念。美国家庭中,父母一般不以家长自居,不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孩子,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平等观念,孩子的事情让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黑人的历史、现状、白人意识、黑人的经济地位和接受教育的机会等方面,论述了美国社会的黑人问题,进而说明了当代美国仍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种族歧视问题,呼吁人们关注当今美国被忽视的种族歧视问题,并进一步为促进少数民族的真正平等自由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自从产生学校教育,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的评价就受到关注.学生评价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就、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品质和个性发展等.过去在我国,一般是根据教育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从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认知目标层次,  相似文献   

19.
论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美国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似乎使教育机会均等成为现实。这样美国的学校教育在西方民主化进程,开始扮演着世界宗教的角色,不断创造着新的社会神话,并有效地维护这种神话。但是这种神话建构的基础和目的是什么呢?为此,本文利用现有的资料文献首先对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制度和功能作出分析。其次,通过西方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劳工阶级的孩子为什么还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遭受到学业失败并适应“工厂-地板文化”的。第三,学校中为什么存在着一种“反学校文化”现象,这种文化是劳工阶级权力的一种延伸吗?第四,透过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制度,我们可以理解学校教育是怎样制造社会神话的,并有效地维护着它。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和流入地常住人口的子女教育相比,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学业成就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问题。导致不公平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教育结构、二元社会结构的调整相对于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的滞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等等。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从控制学生流动、严格入学手续,改善办学条件、拓宽办学渠道,严格收费标准、规范收费管理,提高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平等意识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长远来看,必须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打破教育二元结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