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当下虚拟生活与生产社会实践的展开和深入,网络社会本体及其社会意义也越来越被凸显出来。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发展诸多问题,均需在社会本体论的阐释中获得新的认识。网民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以网民和虚拟实在性为基础的存在方式,它既包含了一般现实公民社会的文化结构与特质,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只有建立在中国虚拟社会经验基点上的网民社会的本体论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社会的本质和网络文化的意蕴,处理好网络化时代所面临的各种管理问题,并由此提升我们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国家的文化总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具有一些明显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如虚拟性、结构扁平性、互为主体性、管理自治性等。网络社会在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新问题和挑战,例如网络犯罪、信息知识产权未被充兮保护、主流意识形态被消解、道德失范、网络群体性事件滋生等等。引进网络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将成为虚拟社会管理的最为积极、有效、建设性的直对。具体而言,应建立育关网络社会管理的专业职能部门,尊重网络民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和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积极开畏网络社会工怍。  相似文献   

3.
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阐述了社会网络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社会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在此基础剖析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单位(关系联结)以及网络形成与演进的两种模式,对社会网络理论与企业问题研究可能的结合领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了社会网络理论可以在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战略联盟、中小企业的起动与发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研究领域得以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充分吸收国内外社会发展指标评价理论和研究成果,根据社会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宁夏的实际情况,研究设计了宁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由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七大类指标组成,建立了各级、各类及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采用菲尔德法、最小最大值以及最小化偏差法确定各级指标权数。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重塑了人类文明,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网络社会时代。但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冲击。网络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并对道德、法律等传统社会控制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民族文化、个人控制以及国家主权形成了巨大冲击。由于网络社会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社会控制的特点,要求我们对挑战积极回应,建立适应网络社会的新的社会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献计量指标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指标,对近5年来20位信息学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各文献计量指标,特别是HI数、G指数、则旨数和Hc指数对个人学术成绩评价的影响;研究各文献计量指标与H指数的关系;从而为将来杰青评审专家在同行评议时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提供定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社会网络视角下我国农户家庭借贷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采用logistic模型、tobit模型分别分析社会网络对农户家庭获得借贷的可能性及贷款额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我国农户家庭借贷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强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户家庭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获得的贷款额度并不显著;而弱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户家庭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及借款额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分别考察社会网络对不同渠道借贷活动的影响时发现,在正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弱社会网络关系,非正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强社会网络关系。  相似文献   

8.
如何测量企业中员工关系强弱,一直是人们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分析企业员工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核心问题。论文以两个企业的部门员工整体社会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发放和因子分析方法,使用不同的关系测量模型对企业员工间的关系强弱进行测量,发现两种测量员工关系的方式所获得的数据存在显著相关,但应用构建社会网络的方法来提取关系特征比直接测量员工关系有更高的解释力度,两种方法的计量转换模型虽然显著,但解释力度偏弱。研究结论认为应用本文选择的两个关系测量问卷中,使用员工社会关系网的特征值对员工间关系强弱的测量精度优于直接应用题项对员工关系的直接测量,如果把两个测量模型进行合并,对员工关系的解释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9.
10.
中小企业成长的社会网络解释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成长依赖于外部资源获取,而资源获取渠道又通常产自于由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本文针对中小企业成长的独特轨迹,认为社会网络理论在中小企业资源获取及在此基础上的持续成长方面具有独到的解释与分析力度。此外,对社会网络的演进模式及其在中小企业资源获取与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社会网络理论在中小企业成长方面可能的具体研究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民族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关系的真实客观状况是政府部门决策的依据。多年来,学术界努力构建完善的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取得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其主要表现在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借鉴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个案调查,发现了女性在社会网络的维持和再生产方面的一些特点,并提出了这些特点对女性的职业地位获得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一般的角度来看 ,网络社会确实是虚拟的。但我们认为 ,网络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网络社会有着与以前所有社会形态都不相同的特点 ,是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 ,这可以从“个人—个人”、“个人—群体”、“群体—群体”和“人—物”四个方面得到论证。经典社会学理论在对这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网络社会的出现一方面给这些经典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领域 ,另一方面也对它们原先的理论阐述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社会网络及其对中国弱势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探讨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是对弱势群体研究的重要视角.统计资料显示,弱势群体的网络规模小,密度高、同质性强,关系种类少,这种状况致使弱势群体拥有的资源较少,社会承受力脆弱,向上流动困难,发展受约束.因此,应该通过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培育市民社会群体,形成公民参与网络,实现社会性相互作用,积累社会资本等途径,重建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组织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浮现是以网络社会组织的形成为标志的,研究它的具体特质是网络社会学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是探讨网络信息革命冲击下的社会组织的嬗变,分析网络化社会组织和网络式社会组织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社会认知理念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能力的过程。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为社会认知教学理论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旅游学科研究中的社会网络思想及其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思想整合了个体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在旅游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之争中表现出极大的张力。已有研究偏重于将社会网络分析视为一种分析工具或研究方法,但事实上,社会网络分析更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的新思想和新范式,并在多方面表现出与旅游研究的契合性。在系统梳理西方社会网络思想脉络的基础上,对"弱关系的力量"、"嵌入性理论"、"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核心思想进行评述;进而探讨社会网络在方法论中的角色;对社会网络研究中的关键概念"行动者"和"关系",以及关系测量进行剖析;结合旅游领域相关研究探索社会网络研究范式,指出已有研究仍徘徊在静态层面,仅将网络视为"变量"、"环境"、"渠道",却忽视了社会网络研究在动态层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知识员工社会网络影响反生产行为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面向企业2084名知识员工收集了问卷数据,在检验数据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回归分析证实了研究假设.发现咨询网程度中心性和连接强度负向影响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情感网程度中心性正向影响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影响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在理论上拓展了对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诱因的研究,在实践上为企业防控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任关系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社会资本,从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到数字生活空间的网缘,移动互联网更加强化和拓宽了一个共在的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社会、网络社会概念进行分析,认为网络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而组成的有组织的系统,是人类社会最新的存在方式,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以互联网为纽带,通过信息交换而形成的虚拟社会。网络社会的存在以现实社会为基础,其存在的技术基础是现实社会的软件和硬件,其存在的主体基础是现实社会中的人,网络社会中的内容都是现实社会存在内容的电子化形式。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互联网上的映像不是简单的反映,而是具有不完整性和扭曲性。不完整性表现在参与网络社会生活的人只是现实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技术的年轻人,扭曲性表现在人们往往在网络社会中刻意表现出和现实社会不一样的方面以及作为网民群体一员而表现出的群体无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