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宽禁带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氮化铝(A1N)薄膜的折射率及其热光特性,采用棱镜--薄膜硝装置和自动温控光波导测试仪,测出不同温度不氮化铝薄膜的波导特性,利用迭代法可得到A1N的折射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并首次没得了A1N薄膜的热光特性。  相似文献   

2.
含氟聚酰亚胺高分子光波导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通信用含氟聚酰亚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特性进行了讨论,报告了材料制备、膜厚控制、折射率控制以及光波导制备技术等方面的实验结果.实测了含氟聚酰亚胺薄膜的温度特性和色散特性,并给出了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介质光波导理论,分析和研究了集成光波导结构中局部介质折射率变化引起光传输特性的变化,并将此用于Mach-Zehnder干涉式光波导中,计算得到光传播常数与折射率变化的关系,从而获得了所需的相关规律。此外.还概述和分析了实施该局部介质折射率变化即具有传感功能的有机分子L-B薄膜(Langmuir-Blodgett膜)的分子结构与合成原理。  相似文献   

4.
围绕光致折射率变化聚甲基苯基硅烷高分子光波导,设计了新型的折射率渐变型Spot-size converter,可有效改善光纤与光波导的端面耦合效率.BPM仿真计算显示,耦合效率由78%提高到91%,为器件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个改进的获得Ag~+离子交换单模玻璃平板波导折射率分布的方法。由测量不同波长下波导的模折射率,通过反W·K·B方法的最优化数值求解,可以求得折射率分布展开式中的系数。一系列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完全适于确定任一单模平板光波导的折射率分布。  相似文献   

6.
基于膜分子和气相分子在沉积时竞争的观点,得到压强和温度对薄膜折射率影响的理论模型.模型的研究表明,薄膜折射率随真空压强的增加而降低;并随沉积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真空压强和不同沉积温度下制备了氧化锆薄膜,计算了样品的折射率,结果显示的规律和理论模型的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退火质子交换技术对工作波长为1.31μm的X-切、Y-传LiNbO3单模光波导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测试了不同交换时间(te)与退火时间(ta)条件下的光波导近场模光强分布曲线;通过与单模光纤模场测试比较,获得了与单模光纤模场匹配的退火质子交换(APE)光波导,其中光纤—波导—光纤的插入损耗最低达到3.2dB;同时利用所研制的光波导制作了相位调制器与M-Z型强度调制器,并对其低频调制特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8.
用真空蒸镀方法,在不同衬底温度下,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八羟基喹啉镉薄膜. 用MM-16相调制型椭圆偏振光谱仪对八羟基喹啉镉薄膜的研究发现,衬底温度升高导致衬底的反蒸发增强,薄膜生长速率减小,随着入射光波长的增加,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逐渐减小,且发现随着衬底温度越高,所生成的薄膜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也增大,并给出了两种光学系数的变化范围,所的到的试验结果,对制备有机发光器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厚电极厚缓冲层的共面波导Mach-Zehnder行波电极LiNbO3光调制器,讨论了电极厚度和缓冲层厚度对调制器特性参数的影响,得到了调制器的有效折射率、特征阻抗、半波电压及损耗系数等参数。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电极厚度和缓冲层厚度,优化调制器性能,近似满足速度和阻抗匹配,实现了图宽带调制。  相似文献   

10.
借助 W.K.B 方法,参照四层均匀平面光波导的色散方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计算四层非均匀平面光波导传播常数的色散方程。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表明,该方程不仅适用于具有任意折射率分布的四层非均匀波导,而且计算步骤简单,精度高。在0.6~1.55μm 波长范围内,用我们的公式与严格解析公式进行计算,其结果的最大差值<±1×10~(-4)。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可以测试氮化硅薄膜热导、热容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成悬空结构,利用Pt薄膜来做加热与测温电阻。设计了合理的测试方案来减小测试过程中Pt薄膜附加热导、热容带来的影响。用Matlab模拟了结构的热响应特性。在Pt薄膜中通入直流电流后,桥面温度逐渐升高,最终达到稳定,在相同的电流输入下,微桥的热容、热导越大,桥面的温升越小。讨论了无效加热电阻和微结构加工工艺对测试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提高测试精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耦合模理论建立了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其传感机理,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初步的气敏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包层外所镀敏感薄膜的光学参数(厚度和折射率)与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低有直接关系,传感器的结构优化非常必要.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具有薄膜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XRD和AFM分析了Nd掺杂ZnO薄膜的表面形貌,随着Nd掺杂量的增加,ZnO薄膜的结晶度变差,薄膜表面变得粗糙,晶格畸变增大。应用椭圆偏振仪测定了Nd掺杂ZnO薄膜的厚度及折射率,Nd掺杂量对ZnO薄膜的折射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聚合法制备了导电聚合物3,4-乙烯二氧噻吩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薄膜的光学成分及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叉指电极结构研制出了3,4-乙烯二氧噻吩薄膜气体传感器,研究了3,4-乙烯二氧噻吩薄膜气体传感器对有毒气体NO2和NH3的敏感特性以及其自身的温度特性。结果发现,3,4-乙烯二氧噻吩薄膜气体传感器对低浓度的NO2和NH3都具有很好的敏感特性。该文还对3,4-乙烯二氧噻吩薄膜对NO2和NH3两种气体的敏感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自平均极限模型推导了在巨磁电阻薄膜中折射系数与自旋非对称因子的关系。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组建了磁折射效应测试装置,并测试了自旋阀多层薄膜(Si/PtMn/CoFe/Ru/CoFe/Cu/Co/NiFe)的磁折射效应。结果表明:在红外波段,可以用磁折射效应表征巨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采用干涉系统,通过目视判断直线型干涉条纹的方向变化从而确定棱镜相应的空间位置的方法。借助高精度的测角仪器,就可测量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从而得到光学玻璃的折射率。本方法简便、快速、精度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一台8通道宽带薄膜监控装置的研制结果.该装置有32个检测波长可供选择,能同时检测8个波长处的实时信号,可用于光学薄膜的宽带监控,在镀膜工艺自动化研究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论述了1987年以来超导研究发展的动态、进展和预言了超导发展的前景。文章简述了超导物理学发展简史,并就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临界电流密度、超导线材、超导薄膜、超导器件、超导制备工艺、超导组分、超导相结构以及超导理论方面的进展分别作了介绍。并对超导发展的方向作了一定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