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筒形活塞运动部件在船上纵向校中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活塞在气缸里纵向间隙正确,连杆大端轴承与由柄臂之间轴向间隙应符合规定要求,保证活塞组工作轨迹与气缸中心线重舍或平行,从而确保连杆大小端轴承及轴颈正常接触摩擦.  相似文献   

2.
在复合曲梁正应力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导出了其剪应力和径向应力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复合曲梁的应力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作为特例,也可以从上述公式得到该梁在具有纵向对称面,且载荷作用在该平面内时的相应公式.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以实际在建多联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为例,介绍了多联连续梁桥上部纵向水平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墩身上的分配。通过梁部纵向水平力在墩身的分配计算,分析了温度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支座摩阻力及汽车制动力对墩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齿轮传动领域中,至今仍然普遍认为,只要主动齿轮的输入扭矩保持恒定,渐开线齿轮支座就不会产生振动。本文的研究充分表明,渐开线齿轮机的构运行时,它的支座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振动,作者对渐开线齿轮机构运行过程中支座实际反力变化规律作了系统的剖析及研究,并推导出渐开线齿轮支座实际反力计算式及支座实际反力波动率方程组。该齿轮支座实际反力波动率方程组所显示的严密的数学力学关系揭示了导致渐开线齿轮支座强迫振动的主要隐因素就是齿间滑动摩擦,深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表明,抑制齿轮支座强迫振动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地降低齿间滑动摩擦系数、合理地调配齿数和传动化比以及严格地控制中心距增量系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用弯矩定点法计算连续梁的影响线时,为了简化计算过程而提供的一种曲线图表。它可以适用于任何等截面不等跨连续梁。在绘制连续梁影响线时,只需先作出各支座截面弯矩的影响线,则其它截面的弯矩,切力和支座反力的影响线均可用迭加原理作出。用定点法作某一支座截面的弯矩影响线时,不管单位荷载作用在那一跨,我们都须先把与它有关的荷载跨支座截面弯矩求出。当荷载作用在第 n 跨时,该跨左右支座截面弯矩可用下列公式求出:  相似文献   

6.
桥上无缝线路由于梁、轨的相互作用,钢轨会受到附加纵向力的作用,尤其在特大型长联连续梁桥上钢轨受到的纵向附加力更是不容忽视.本文建立了以轨道、桥梁、支座、墩台、基础为整体结构的纵向附加力计算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某特大型长联连续梁桥上钢轨的温度力.分析了:小阻力扣件铺设位置、铺设长度对钢轨伸缩附加力的影响;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位置对钢轨温度力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该特大型长联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的铺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多功能的地标性桥梁建筑在城市桥梁建设中频繁出现,其抗震性能的分析计算成为控制设计的主要因素,传统的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不考虑固定支座破坏的非线性力学性能,但该假定是不切合工程实际的。以某大跨度钢桁架桥为例,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分别采用地震反应谱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考虑固定支座破坏与否的情况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考虑支座破坏分析后桥墩水平地震力大大减小,上部钢桁架与桥墩均未屈服,摩擦摆支座位移符合规范要求,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8.
以某跨海连续桥梁为工程背景,研究了不同隔震措施下该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该工程中六跨连续梁桥建立三维有限元精细化分析模型,考虑将该桥梁支座分别设置为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摩擦摆式支座,并与普通盆式橡胶支座时该梁桥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评价跨海连续梁桥的隔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连续桥梁相比,隔震后桥梁结构自振周期延长,桥梁墩顶最大位移、桥墩墩底弯矩、剪力均显著减小。采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时该跨海连续梁桥可取得更好的减震效果,但其位移较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时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橡胶支座上的混凝土简支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横向倾覆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橡胶支座变形对梁体横向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考虑支座变形梁体横向稳定性的计算方法,使支座上梁体横向稳定性检算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高教局于一九八四年十月廿四日在我院召开了“超高精度轴系”技术鉴定会,来自全国23个单位的26名教授、专家参加了鉴定,认为该轴系结构设计是成功的,主轴回转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还具有刚度较大、转动灵活、调速方便和工艺可靠等特点。该轴系  相似文献   

11.
对于油基钻井液,加重剂颗粒的表面多数为亲水性,如何使其在油包水乳状液中均匀分散不沉降将直接影响钻井液的静态密度;同时,地层中的亲水粘土颗粒侵入油基钻井液时会趋向于与水结合发生颗粒聚集,从而影响钻井液的流变性。为解决以上问题,针对亲水性重晶石、粘土在油基钻井液中聚集导致钻井液稳定性变差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防止聚集的润湿性添加剂选择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重晶石粉末在不同润湿剂的油溶液中最终的沉降稳定体积不同。该体积的大小受限于沉降体内毛细孔道的润湿性质,润湿性越强,束缚在重晶石沉降体积中的液相就会越少,使得重晶石的沉降稳定体积就小;反之,重晶石的沉降稳定体积就越大。据此现象归纳出评价润湿剂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方法中储层流动孔喉下限值的确定是以经验为主,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验支持的问题,根据核磁共振与常规压汞实验的相关性,将核磁共振分布转化为孔喉分布图谱,在此基础上结合离心实验建立了确定储层流动孔喉下限的理论方法。通过对大庆油田某区块砂岩、砂砾岩油藏储层流动孔喉下限计算可知,储层流动孔喉下限与渗透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性,但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差。并在毛管模型基础上利用泊谡叶方程计算了两类岩性流动孔喉下限半径的渗透率累积贡献率值,结果表明该渗透率累积贡献率值达到99.90%,从而实现了储层流动孔喉下限的快速确定,为油田的储层评价工作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弯曲件成型过程中,由于弹性变形的存在,当除掉外力后,会产生回弹。这种回弹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它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板料的弯曲成型精度及成型质量,本文分析了影响板料弯曲回弹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设计和制造中控制板料弯曲回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在遗嘱继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本文在追溯遗嘱自由原则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意思自治原则在遗嘱继承中的体现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并就完善我国继承法对遗嘱自由原则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庆低渗油藏,水平井从单井开发逐渐转为水平井和直井联合井网开发中直井产能研究较少的问题,从实际开发需要出发,以水平注水井和垂直采油井联合五点井网为例,运用保角变换、镜像反映法以及复势叠加原理,理论上推导出联合井网中直井的产能方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联合井网的直井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将理论计算公式和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引入修正系数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方程修正后计算值和油田实际产能基本一致。同时研究了水平井长度对井网产能的影响。对水平井联合井网开发油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板料在翻边过程中凸缘的变形趋向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了翻边时凸缘不变的临界计算公式,并用08F 进行了验证。所得修正公式适用于任何冲压材料在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成形。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虹吸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一体化进程会产生"虹吸效应",认为其动因在于总部经济效应的出现、区域一体化进程对先进与落后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须正确认识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虹吸效应",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减缓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虹吸效应",消除区域一体化的行政手段限制,加大各级政府对区域一体化的支持力度,加快区域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计算涡流式柴油机连接通道流量系数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和二维数值计算模型.首次精确地计算出连接通道流量系数随曲轴转角的瞬时变化规律.研究和分析了通道结构参数和发动机运转因索对流量系数的影响,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及其计算结果,对于改善和提高涡流室式柴油机性能,进一步提高其工作过程的计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低渗透未饱和油藏的产能公式,通过达西公式,推导并得到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未饱和油藏的IPR曲线方程。结合矿场数据对IPR曲线方程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介质变形、含水率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变形系数越大,产油量越低;井底流压小于饱和压力时,IPR曲线存在最大产量点(拐点);相同条件下启动压力梯度越小、变形系数越大,最大产量点对应的井底流压越高。含水率变化对最大产量点位置影响不大。研究成果对合理开发低渗透未饱和油藏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昆北断阶带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缘昆仑山前,勘探程度较低,油气成藏较为复杂。通过圈闭类型、圈闭控制因素和断裂展布研究,深入探索研究区主要勘探目标及油气聚集规律。应用构造解释与综合地质研究成果,指出昆北断阶带现阶段勘探的主要圈闭类型为构造型圈闭,以断鼻、断背斜、断块为主,其平面分布主要受断裂发育与构造变形程度等因素控制,与断裂体系有明显的依存关系且大多为断裂分割而完整性较差,沿断裂走向具有成排、成带分布的特点;圈闭主要形成于中新世与上新世,主要定型于上新世;各构造部位圈闭含油气性差异大。研究结果对昆北断阶带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