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妍 《决策与信息》2009,(10):22-23
雇主责任,是指雇主对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行为所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也称为替代责任或转承责任。各国的民事立法均普遍确立了雇主对雇员的行为承担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对雇主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从实体法的角度对雇主责任加以了确认。然而,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雇主责任的归责原则,理论界对此也没有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对雇主责任归责原则的比较考察及对我国学界代表性主张的评析,总结出我国雇主责任归责原则采无过错责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商务部和澳大利亚商业和工业协会提出可雇佣性胜任能力概念,这为职业生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雇主-雇员心理契约的重新建立、用人单位新社会责任的承担、个人主义倾向的地位确立、和谐关系的构建和职业生涯主观性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因雇佣关系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逐年增多。在雇主行使追偿权之前,受害人对雇员造成的损害赔偿,因为行使诉讼权利的方式和赔偿义务人履行赔偿义务的方式不一样,法院依据受害人诉讼请求所作出的判决结果也不一样,导致雇主在行使追偿权时的要求也有所差异。由于法律法规对雇主追偿权行使的规定不明确不具体,同一类案件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审判结果。  相似文献   

4.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侵权责任问题本质上是受害人救济、未成年人保护,父母自由三者之间的平衡。因此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并对国外相关制度进行研究,就我国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我国现行规定不同,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侵权责任应对未成年人作不同年龄段的划分而予以不同的规定。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离婚父母的一方只有在另一方不存在过错时才应该承担补偿责任。对于父母责任还应考虑其他承担监管义务主体的责任承担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商业秘密侵权及纠纷案例中,因雇员对雇主或前雇主的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而引起的占有显著的比重。这主要是指雇员在劳动合同期间或合同终止后利用其在雇用工作期间所掌握和了解的雇主的商业秘密施行不得于雇主或前雇主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采取从事于同雇主或前雇主竞争的业务,受雇于雇主的竞争对手或直接泄露。针对上述行为,立法机构在《劳动法》以及(刑法》(1997)中均设置专项条款规定了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申明了司法保护的立场。但是,对于商家而言,仅仅依靠有关法律和执法机构,被动地等待法律救济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商业竞争…  相似文献   

6.
杜琨 《决策与信息》2009,(12):41-42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人对受害人的分割,既要承担刑事责任,也要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能很好地解决对刑事受害人这种特殊的侵权的救济,本文思考了一些对刑事受害人的救济方法,其中包括受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建立国家救济制度,建立社会援助制度如特殊保险、受害人救助基金会等。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生活中,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的现象十分普遍,诸如家庭雇佣保姆、小时工、家教等.那么对于劳务期间发生的纠纷如何解决,需要法律给予明确的规定.我国施行的《侵权责任法》第35条对此作出了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伤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在具体案件审理中会遇到责任认定与划分及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所以,有待进一步明确统一.本文拟通过对劳务侵权行为构成要件,责任方式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侵权责任法》及最高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中关于劳务侵权行为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就如何正确适用法律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公司中的雇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公司所有者的雇员,一类是作为公司普通拿薪职工的雇员。对于作为公司所有者的雇员,公司对其承担的责任实质上不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是公司应当对其所有者承担的责任。只有对于作为公司非所有者的雇员,公司对其承担的责任才是一种真正的社会责任。作为所有者的雇员维护自身的利益主要是通过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在高层建筑物鳞次栉比的现代社会,因高空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案件越来越多。本文从加害人不明时业主作为责任承担主体是否合理、责任承担的形式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加害人不明时应由业主按份承担对受害人的救济,并对免责事由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建东 《经营管理者》2013,(28):253-253
侵权责任法在产品责任中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这对于完善我国产品责任,维护产品使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具有严格的条件。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产品缺陷造成的责任,在主观要件上要求"明知",即故意和重大过失,在损害要件上要求具有"严重的人身损害",即死亡和健康严重受损,从而排除了财产损害;责任承担上仅要求承担"相应的"惩罚性赔偿金,对于惩罚性赔偿金的确定应当考量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加害人的主观过错、获利情况、财产状况以及其他受处罚情况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空抛物的侵权责任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这在学理界与实务界一直是一个颇有急诊的问题。2009年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这一立法的理论急诊依然没有休止。本文试图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高空抛物连带责任进行分析,为我国的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规则正名。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者对企业雇员的可雇佣性研究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90年代,至今还是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政府政策、企业、劳动力市场和工作内容等的变化,国外企业在雇员可雇佣性研究又有了新进展。本研究在分析可雇佣能力的概念、测量维度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国外企业雇员可雇佣能力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李娟 《决策与信息》2009,(12):57-58
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明星、专家、社会名人的影响力,在本企业或者产品广告中邀请他们担任证明者、推荐者或者形象代言人。而商业广告传达虚假夸大信息,欺诈误导消费者时,除了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以外,广告出演者是否也需要对消费者承担侵权责任,我国法律对此并无明确规定。鉴于出演者对广告效果和消费者的影响力,应该使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以确定出演者责任的有无。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企业员工雇佣期的缩短影响雇佣关系中的权力均衡,并冲击到产业关系学派所认为的雇主相对雇员个体的权力优势假设。论文基于库克提出的劳资合作理论指出企业可以通过非标准劳动关系、劳动契约内容的完备与激励以及工作生活质量等人力资源管理途径有效地响应雇佣特征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10.行政违法必然导致行政侵权错。行政侵权指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不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为此必须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行为。其特征是:第一,行政侵权以行政违法为前提。行政侵权必然是行政违法,但行政违法不一定全是行政侵权。只有直接招致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实际损害,并引起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违法才是行政侵权。第二,行政侵权以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条件。这里的损害是指:其一,他人确实受到了损害;其二,这种受损害的权益属于合法权益即个人或组织法定的物权、知识产权和人身权等。违法的权益受损,不构成行政侵权。第三, 行政侵权行为以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为后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后,该法条的第87条对高空抛物,尤其是找不到具体加害人的情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除了可以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之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新法的出台,使同案不同判的混乱的状况得到了解决.但是新法条的规定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建筑物使用人在证明自己不是具体侵权人时的证明标准不是很明晰,对受害人的补偿数额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何解决,是我们这篇文章探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校园伤害事故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010年7月1日国家颁布了《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学校应履行的义务,若违反义务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本文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校园伤害事故的界定及归责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类型关于工伤保险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类型,基本上有以下四种:替代,是指工伤职工只能向工伤保险人请求工伤保险赔偿,不能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替代不意味着侵权责任的绝对排除。换言之,侵权行为责任的排除,仅适用于特定人  相似文献   

19.
蒲彦仪 《经营管理者》2009,(22):281-281
经营者应该对其消费者,其他进入经营服务场所的人或潜在的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承担安全保障的义务。在我国现在的法律体系下,这种义务应以法定义务为原则,这类责任主要是指经营者没有履行好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导致了消费者人身财产的损害;以约定义务为例外,此类即经营者对消费者订立的合同范围内承担的各种义务,主要包括就安全方面做一些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高于法律法规的规定的义务。当第三人侵害受害人且经营者有过错的情况下,经营者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0.
董军 《经营管理者》2013,(25):195-195
企业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在整个人类社会的活动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不对社会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对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简要探讨了我国企业对环境保护责任承担的现状和主要举措,从而指出了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