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保险业诚信问题,其根源主要是商业信用基础不牢,市场主体利益驱动,诚信监管措施不力,法治环境约束不严。保险业的金融性质、保障特点及其承担的特有社会责任,决定了保险业要比其他行业具有更高的诚信,诚信是维持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充分发挥保险业功能的基本要求。为此,要建立保险诚信体系,努力培育诚信文化,规范保险展业行为,完善诚信监管措施,强化诚信奖惩机制,充分发挥法治作用,稳步推进保险业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2.
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价值所在。诚实信用原则是诚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原则。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提升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企业诚信度、美誉度,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因原则是我国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保险理赔的难点。尤其是对于既有责任免除情形又有保险事故两种以上原因同时发生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害或者被保险人身故或高残,保险公司是否承担保险责任,在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保险法没有对近因原则作出规定,造成法院和仲裁机构在处理保险合同纠纷时无所适从。本文在界定近因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法上因果关系与近因原则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详细阐述了近因原则在保险理赔中的具体把握和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立法的具体建议,旨在指导保险和司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易从艳 《经营管理者》2011,(9X):244-244
诚信,是市场经济建设活动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建设工程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诚信问题,而建设工程招投标更是把诚实信用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目前我国工程招投标却存在着很严重的诚信问题,如何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对整个建筑领域可以说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5.
欧阳捷 《领导科学》2023,(6):124-129
公务员诚信档案制度是我国在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过程中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新时代加强公务员诚信档案制度建设有助于优化公共行政治理、建设诚信法治政府和构建诚信和谐社会。当前,我国公务员诚信档案管理还面临着档案记录信用信息内容不明确、档案公开内容不明晰、档案使用机制不完善、公务员信用修复和信用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法治化问题。未来有必要从完善公务员诚信档案立法框架、明确档案记录信用信息范围、确立档案内容的分类分级公开原则、完善档案使用机制以及健全公务员信用修复和信用权益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升公务员诚信档案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重复保险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保险欺诈行为,为了防止投保人利用重复保险而获得超过其实际损失的损害赔偿,各国的保险法都规定了禁止重复保险这一原则,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保险法》规定了重复保险的定义和分摊方式,但仔细研读可以发现,我国的《保险法》对于重复保险的规定是不完善、不严谨的,本文拟从重复保险制度的立法意旨出发,分析《保险法》对重复保险的规定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7.
王忠原 《经营管理者》2011,(22):185+175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不当得利,维护保险损失补偿原则的一项设计精巧的制度,保险人的保险代位求偿权一般要通过提起保险代位求偿诉讼的方式实现。保险代位求偿诉讼法律关系复杂,具有区别于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的特殊性。英美等国保险代位求偿诉讼制度比较成熟完善,而我国因为保险业的发展比较短暂,保险代位求偿诉讼的程序立法不完善,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本文试以该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若干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保险代位求偿诉讼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若干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险法》有关保险利益原则的某些条款,无论在理论或是实务方面都存在某些缺陷亟待解决与完善。笔者在研读《保险法》、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现实典型案例后,对《保险法》中的保险利益原则思考如下:一、保险利益的主体: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而非投保人  相似文献   

9.
保险经营话动中交易的双方在保险知识、保险技术和实务、经营信息、监管信息、私人信息等多方而信息的不对称,使保险关系的双方诚信基础受到损害,从而影响保险关系的确立和确立后的牢固程度,进而对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产生影响.因此,克服不对称信息对保险市场的负面影响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治理保险信息不对称,必须加强保险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核保险验工作,建立科学的理赔程序,加快中介市场的发展,转变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规范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失业保障制度的建设,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失业下岗人员逐年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混乱、监管机构不得力、失业保险覆盖面小、保险水平太低、保险意识淡薄等许多问题。因此,本着强制性、社会性、规范性、统一性的原则,建立完善而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失业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制度首先,失业保险基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由企业承担,少部分由政府财政补充,个人很少缴纳…  相似文献   

11.
李想 《决策探索》2008,(22):46-46
我国<保险法>有关保险利益原则的某些条款,无论在理论或是实务方面都存在某些缺陷亟待解决与完善.笔者在研读<保险法>、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现实典型案例后,对<保险法>中的保险利益原则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颖 《经营管理者》2012,(3):195+194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确立有力的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益,防止了权力机关滥用行政权,对于树立诚信政府,维护政府和法律权威,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政府权力扩大、法治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适用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如适用范围狭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缺乏司法保护等,本文旨在运用行政法相关理论对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进行阐释,希望能对后来学者完善信赖保护理论和机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诚信问卷调查收集不诚信事件的发生频次,提出必须构建健全的旅游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和应遵循的原则。运用专家打分法,结合多层次指标体系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确定了一套旅游服务与管理的诚信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树立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信用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和会计行为独立性不足等方面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和确保会计行为的独立性等树立会计诚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程振源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305-309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保险契约的设计来抑制保险欺诈行为.创新点在于将保险欺诈的范式由极端情形推广至一般情形.研究发现,保险人通过提高索赔调查的完全性和向被保险人提供过度保险等途径可遏制被保险人的保险欺诈活动.因此,一方面保险人应努力提高调查的技术手段与调查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现有保险理论和保险实务有必要放弃保险的补偿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诚信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最基本的准则以其适用上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而成为民法领域中的帝王条款。它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而不得滥用权利规避法律或合同约定。诚实信用原则具有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守法性和司法性的双重属性,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诚信原则被滥用的情况,应对此建立相应的规范方法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金融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覆盖了广大消费者的生活领域,保险产品作为金融商品中的一类已走进千家万户,并开始被消费者广泛地接受。在当代保险交易市场中,由于服务者与消费者资讯不对称情形的存在,愈演愈烈的损害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险纠纷案件使得众多消费者对保险丧失信心,保险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护。我国现行《保险法》明确规定了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制度,然而由于法律规定比较笼统,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以至于在保险实务中,说明义务的履行具有极大的弹性和不确定性,这一规定在保险实务与司法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立足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分析了保险人说明义务履行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蕾 《办公室业务》2014,(15):116-117
本文试图通过对诚信档案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解决目前诚信档案管理不规范,指标涵盖内容不全面,查询利用不方便的缺点,建立一种指标涵盖内容全面、便于查询利用、更新管理、及时的完善的诚信档案管理好体系。  相似文献   

19.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税收政策作为保险业政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政府可以利用对税收的调节来实现其保险产业的发展目标,保护本国的保险业。适当的保险税收政策可以刺激保险需求,促进保险产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反之则会阻碍这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诚信的基本含义是既要诚实,又要守信用,是体现法律精神的普遍原则,符合现代法治的精神和实质,应成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政府行政是否遵守诚信原则影响诚信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政府要树立诚信观念,依法行政,加强诚信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