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落到实处,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它们同实践“三个代表”相互关联,如果不从理论上把这些问题认识清楚,就必然会影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下述几个方面,是我们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必须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的具体实践。而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无疑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科学精神去对待这一理论。要做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一个核心的要件是必须完整地理解这…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解构: 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本体论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前沿科学的突飞猛进,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该领域爆发了并正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这一变革有极端、温和与折中之分,但共同的倾向是批判、颠覆常识的心身观和潜藏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的二元论幽灵,既否定传统的作为实体的心灵范畴,又拒绝大多数唯物主义理论的作为属性、功能或机能的心理范畴,倡导一种关于心灵、关于人的更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因此至少可以看作心灵哲学和人学中的一种名副其实的本体论变革主张。这一“变革”不仅提出了心灵哲学和人学研究的重大问题,而且对于唯物主义的命运具有不可小视的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它为我们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和相关的人学理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的历史,是它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历史,是它的各种价值不断实现的历史,也是它不断同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反科学作斗争的历史。这种斗争还常常超出科学的范围,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我们同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的斗争再次表明,从理论和实践上划清科学与伪科学、反科学的界限,提高我们的识别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所谓伪科学,是指以科学为伪装的欺骗。它的本质是欺骗,它的主要特征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标榜自己是最新的科学发现或发明;应用了一些科学术语,特别是广为流传的新科学概念;有时还蒙蔽了一些科学家,利用这些科学家的声誉招摇…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社会经济体制是“第一个伟大的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之一。文章对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及其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它科学地揭示了交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对正确把握生产力质与量的规定性、理解社会科学亦属科学、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哲学的重要特点是揭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精神”及“精神世界”的概念在俄罗斯哲学中有特定含义,“精神”与自然心理、“精神”生活与内心生活有本质区别:“精神”不同于“心理”,它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灵性,然而精神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秘的主观体验,它具有独立的实在性。而“精神世界”则内含着无限的自由及其矛盾和悲剧。文章剖析了精神的客观实在性在现实中容易被否定的原因,并指出了俄罗斯精神哲学对现代生活的启发,使人们认识到精神和精神世界不仅是幻想或反映,而且也是人的生命经验内部的一种客观实在,提醒人们不要让物欲淹没了内在生命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存在着生态平衡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社会精神生活中也有平衡问题,这就是精神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页)所谓精神生产,就是指以”精神劳动”的方式创造社会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的生产,也就是指“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同上,第30页)科学研究、理论探讨、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活动的范围。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除了要有物质生活、物质资料的消费以外,还必须具有精神生活,进行精神消费。所谓精神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对精神产品的消耗与吸收。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之间存在着平衡,不过这种平衡不周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之间的平衡,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也是今天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提倡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  相似文献   

8.
一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作为“系统”存在。系统则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在开放性的联系中,构成为整体性的母系统。实践,作为人类群体性活动,也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就是在各实践层次(子系统)的开放性联系中,构成了整体性的社会实践。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实践的目的、手段和结果是构成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它是人们在一定目的支配下,运用一定手段,凭借一定的体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哲学,从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哲学应以人为中心,并企图用他们的所谓“人学”来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混乱。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来看,也有必要科学地说明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因此,本文就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作一初步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物而不是“人”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及其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所谓整个世界可归结为物质和精神。因此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列宁说:“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论,它不仅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而且实现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10.
精神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的重大哲学和科学问题。在哲学上,它以心身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代心身问题研究中,加拿大哲学家马里奥·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精神理论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试图在当代心身问题研究的背景中考察邦格的精神理论,进而揭示它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启发意义。 一、突现的心理神经一元论 邦格的精神理论,是在系统世界观的基础上提出。他认为,在宇宙进化的现阶段,有5个不同的系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和技术的,它们构成一棵系统树: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科学的开山人,这位被马克思称为“特殊的探宝者”,之所以能创建出为人们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提供有效思维工具的逻辑科学体系,离不开他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更离不开他对人类思维实践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思维理论产生于思维实践,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的诞生,主要有三大思维实践前提.一、证明的思维实践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始终贯串着证明的思想,在他首创的三段论中,更是着重强调了证明的三段论,他在《前分析篇》中曾说:“我们必须首先说明我们所探讨的主题以及它所属的学科.它的主题是证明,对它进行研究的是证明的学科.”①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的  相似文献   

12.
李仁武 《学术研究》2002,2(12):14-17
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党的“十六大”在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的新概念和新要求。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上理论更加成熟,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实践更加理性,行动更加坚决。 一、政治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思维的视域里,世界由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所构成,以物质和精神这两大范畴为依据将人类文明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这是对人类文明的总概括,但是,哲学视域毕竟是从本体论意义上对“物质”和“精神”进行划分的,  相似文献   

13.
哲学界在争论实践的定义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要使实践概念“唯物主义一元化”,必须坚持实践是‘纯粹客观的物质活动”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否定目的是实践的要素,否定能动性是实践的特性,主张从实践概念中彻底剔除精神因素。难道目的真的不是实践的要素吗? 我们看到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肯定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时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论》第一卷第202页)“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一语清楚表明,马克思认为劳动即是有目的的活动。列宁在评论黑格尔《逻辑学》一书中关于实践问题的论述时,也明确肯定实践的涵义包括两项:“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哲学笔记》第229页)这里的“要求”显然就是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陈鹏 《学术界》2022,(9):42-49
元宇宙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发展和实践新形式的表现。它标志着精神生产外化的“世界3”的升级和“世界1、2、3”的贯通融合。元宇宙将社会实践的部分功能通过新技术载体相对独立出来并保持“活性”,成为新的关系处理系统。它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时空特性。元宇宙技术平台使“世界3”的内容由“静”到“动”,并使人可以以虚拟的方式进入“世界3”进行交往互动和创造建构。元宇宙是人类精神生产功能整合及实践方式升级的集中体现。元宇宙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会产生深远影响并使之紧密融合,成为实践的探索设计中心。元宇宙既提供了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可能,也带来了更深层次异化的风险,这是由具体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我们应强化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元宇宙:深入研究揭示当代精神生产和元宇宙领域的规律;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积极布局开发运用元宇宙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努力以元宇宙为代表的先进精神生产引领人类世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与"立人"相区别的"立知"取向、在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区分前提下的纯粹立知态度和求真精神以及与实践方法自觉相区别的立知方法,是西方纯粹立知观念的三个相互联系的支点,也构成西方科学精神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立人"的致思取向和西方传统文化中"立知"的致思取向尖锐对立,使我们很容易忽视或误解这些观念,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科学的反思,进而阻碍中华民族科学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说:"封建制度就其最广的意义来说,是精神的动物世界."中国现代作家挣脱了那"精神的动物世界",挣脱了千百年来心理偏见的束缚."他们以强烈的新鲜感领悟生活,表现出广泛的精神兴趣和深刻的精神追求.社会、人生、世界、宇宙,都牵动着他们的思绪,哲学、科学、美学、文学都吸引着他们去探索.他们的思想感情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他们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深入的拓展."在他们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古代作家所无可比拟的心灵的宽广度和灵敏度.在他们那丰富多样的意识构成中,孤独感乃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意识,它作为20世纪上半期生活于黑暗中的中国现代作家必然有的心境,是非常深刻而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7.
古秀蓉 《兰州学刊》2000,(1):30-32,7
(一)科学精神的内渗是近代人格的素质。从心理学而言,人格构成的要素主要是知、情、意三个方面。“知”体现了人性中的理性本质,宽泛地说,就是人的认识能力。作为思维和实践的主体,人所面对的客体是一个必然世界,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认识这种必然性,并从其中的多种可能性里作出合理而有利的选择,再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使作为自在之物的对象发生形态变化,满足自己的需要1。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主体思维),追求真理,获得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而作为主体精神力量的“知”,则表现为科学内蕴的“求真”…  相似文献   

18.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着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报告会上指出:“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作为理论思维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又是衡量理论思维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切正确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门科学理论体系,都必须遵循这一理论思维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恩格斯曾经说过,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的一致,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理论思维。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逻辑作为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是对历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装饰是一种精神创造 ,是意识形态的产物 ,是由活跃而丰富的想象力所生成的 ,以表达情感为主的审美活动。西方三大构成的引进以及与民族装饰艺术传统的结合 ,进一步丰富了装饰的内涵 ,由此而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语言。它的语言特征有别于写实性艺术的“科学的再现” ,是在多元时空的观念下 ,以意象造型观表现世界 ,以创造性的想象为其思维方法的特征 ,以多种材料技术相吻合的表现手段来表达或披露心灵对世界的感应  相似文献   

20.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建立在以强调思想意识主体性为核心的对话哲学基础之上。复调小说理论只是他的思想对话理论在文艺学中的一种延伸。过于强烈的理性介入使巴赫金曲解了陀氏小说。忽视作家自我内部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小说人物心灵构成的多元性,造成其复调理论的片面性。巴赫金的理论建构,是社会历史批判意识与敏锐艺术感受力相碰撞的结果,这形成了其复调小说理论的复调性:在敞开思想的同时遮蔽心灵。它的深刻启示在于,无论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还是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接受”,都需要展开心灵世界的丰富性的探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