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技术经济学原理,提出了一种对采暖用散热设备进行全面合理评价的新和相应的评价指标-散热Yong费用单价,并对国产的几种散热设备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中概述了大营地下热水资源的发现、区域水文地质背景、水位与水质特征,对大营地下热水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航天器内安装有仪器及仪器盒的安装板为对象,建立热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安装板内温度分布并提供了不同的仪器安装位置及仪器发热量条件下安装板的温度状况。由此,可确定加剧温度不均匀分布的源处,得到仪器工作的热环境状况,可作为航天器热控制设计的重要依据,并可为进一步热分析计算时合理划分节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基础上,考虑到夏季室内空调环境条件下,扩展了表征室内热环境参数一围护结构(墙)的内表面温度的控制条件,导出了夏季不稳定传热条件下的围护结构(墙)的隔热控制指标和节能控制指标,使“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合二为一,珠联璧合。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温度升高.或有重金属、氧化剂存在以及致病微生物感染等不利条件下,生物共有的一种分子水平上的适应性变化是一类称之为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kein,HSP)的蛋白质家族合成显著增加,从而使细胞免受伤害得以存活。热休克因子(heatshockfactor,HSF)是热休克蛋白基因(heatshockgene.HSP)的主要调控因子。本文简要介绍了HSF的结构,HSF与热休克元件(heatshockelement.HSE)的相互作用,和HSF活性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服装热湿舒适性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地评述了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把测试方法分成两类:服装材料热湿传递性能的测试及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测试。不同的测试方法有相应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与客车内环境设计相关的旅客群体心理主要有安全、私密及审美心理等,这些心理会驱使旅客追求宽敞、美观的车内环境。为了较好地满足旅客的这些心理需求,应在设计上注重旅客普遍行为与客车设计和旅客行为体态与车内设施设计以及特殊旅客行为与车内无障碍设计,使客车功能完备、布局设计合理以满足旅客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某公司在开发某款多用途车(MPV)的NVH性能时发现车内轰鸣噪声过大并伴随明显车内振动的问题,驾驶员主观评价为不可接受,严重影响了汽车驾驶的舒适性。通过试验和仿真结合方法对轰鸣噪声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识别了轰鸣声传递的路径,确认了车身局部模态及传动系统扭振问题对车内轰鸣噪声的影响。针对车内存在2处噪声峰值,通过顶棚局部结构的改进和传动轴转动惯量参数的改进,对车内轰鸣声进行了降噪改进处理,最终达到降低车内轰鸣噪声及提高样车驾驶舒适性目标。该研究针对MPV提出的轰鸣声识别与降噪方法对企业在同类车型车内噪声的降低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活数字     
《社区》2014,(24):7-7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最近公布的“北京市民对城市环境和资源的评价和期待”调查结果显示,49-8%的受访市民表示主要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不经常公交出行的市民认为,换乘麻烦、车内拥挤、等车时间长是削弱公共交通吸引力的三大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氯镁碳酸盐,2MgCO3·Mg(OH)2·MgCl2·6H2O的热行为,首次得到了该化合物的热图谱(DTA、DSC、TG),并进行了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兴强 《南都学坛》2000,20(3):38-41
讨论了经典黑洞及其视界附近的物理规律 ;阐述了量子黑洞的热辐射及其热性质 ;进一步分析了产生热辐射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蓄热锅炉(TSB,Thermal Storage Boiler)的内部过程作了研究,提出变压蓄热计算公式;就蓄热锅炉运行效率的确定和尾部受热面的布置提出方案;结合实际对变压蓄热锅炉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分别计算分析了超临界1 000 MW汽轮机高压内外缸稳态运行时的温度场、热应力、机械应力及综合应力,并将高压内外缸分别计算的结果与高压内外缸合在一起进行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该汽轮机高压缸较全面的强度数据,为汽缸的安全性评定和寿命预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代理之间的交互是多代理系统中的重要问题.根据人的行为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提出了代理交互的环境评价模型,并对其在智能报表系统中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讨论;基于智能报表系统的逻辑模型,探讨了代理的评价和主要协调过程,定义了代理的评价公式.环境评价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便于工程实施,简化了代理内部的推理过程和代理之间的协调或协商过程,还可用于多代理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维护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构建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 BP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火力发电企业间环境绩效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为提升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绩效,对优秀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差等企业可以分别采取优先发展、鼓励发展、控制发展和限制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天然气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及炉内传热过程的分析,确立了天然气加热炉的热力计算方法,并编制了Excel组件对其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从设计的角度对影响天然气加热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如过量空气系数、负荷率及烟管管径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介绍环境成本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火电企业环境成本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火电企业环境成本估算模型,并结合火电企业环境成本的现状,论证了火电企业全面使用排污设备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火电产业环境外部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境外部成本的定量化评估是构建节能减排政策机制的重要基础。采用选择试验法,对火电产业污染物和CO2排放减少的居民支付意愿(WTP)进行计算;采用生命周期法计算火电产业的CO2排放量,并结合碳交易价格计算火电产业排放的CO2外部成本市场值。研究发现,人们愿意为电力产业的清洁化发展支付更高电费,基于选择试验法得到的火力发电的环境外部成本是0.12~0.19元/千瓦时。研究还发现,影响火电产业环境外部价值的因素,包括公众的环境意识、相关社会因素以及对不同环境属性的偏好。  相似文献   

19.
电煤供应链碳排放的测度标准对控制电煤供应链的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煤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给出了电煤供应链的概念及典型结构并分析了各环节碳排放与成本的关系。指出了碳排放强度指标评价电煤供应链减排效果的不足,并引入成本要素,以《2006年IPCC指南》为测算基础,构建了电煤供应链的碳排放量与成本关系的碳排放经济测度模型。模型从理论上统一了电煤供应链构成企业的碳排放测定标准,为电煤供应链不同企业设定统一碳排放减排指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集团内部信用评价应从符合集团战略和子企业信用本身两个维度出发来评价子企业在内部融资方面的竞争力.通过行业和实地调研,可确定8个具体的信用评价子体系,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集团内部信用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