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牛顿第二定律实质上是动量连续性方程的积分形式,因而,力可以被理解为动量流。本文将用动量流概念来解比较复杂的静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航通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11):110-111,121
Runge-Lenz矢量和角动量是平方反比有心力场中的两个守恒矢量。介绍了利用守恒矢量简单确定不变动量和旋转不变动量的方法,并利用不变动量和旋转不变动量得到了适合引力和斥力的动量、速度、轨道方程和能量的计算公式,同时也给出了守恒量、不变量与轨道几何参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从薛定谔方程出发,采用与经典力学动量表达式比较引入动量算符:动量算符的平均值等于粒子质量乘以坐标平均值的变化率.将此方法应用于欧式空间的曲线坐标系,结果与动量算符作为量子力学基本假设引入的结果相符;应用于曲面空间,得到了曲面量子力学的几何动量.由此得出结论:在不同空间量子力学中,动量算符为量子力学基本假设的推论.  相似文献   

4.
"V+动量短语+N"中的动量短语作动词的补语,还是作后面名词的定语,历来存在争议。本文考察了动量短语作定语和补语的句法条件和句法特征,进而对处于"V+动量短语+N"的"回、遍、下、通、阵、趟、番、顿、次、场1"的语法功能从句法、语义上进行了具体辨析,并试图从认知的角度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对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检验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的瞬时过程里也处处成立.定性画出了碰撞中动量随时间变化的P-t曲线.  相似文献   

6.
一维无限深势阱的动量几率幅和等式型不确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维无限深势阱这一特殊情况的动量几率幅和等式形式的不确定关系,导出了一个反常积分公式,弄清了根据德布罗意公式和驻波条件算出的势阱中粒子的动量实际上是粒子的方均根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目前国内、外普通物理教课书上的动量的定义、起源及其与能量表示式的制约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阐述了动量与惯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惯性度量方法,以期推动、完善动量概念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了一种2C0转向架机车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分析了中间轴自由横动量的变化对机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其中主要分析了机车通过曲线时各轮对的脱轨系数值、轮重减载率、外轮导向力和轮缘磨耗随中间轴自由横动量的变化情况。接着分析了中间轴自由横动量的变化对机车横向平稳性的影响。得出通过设置合理的中间轴自由横动量可以改善机车的曲线通过性能,而且该措施不会对机车的横向平稳性产生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磁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由于能量的量子化形成朗道能级,会影响带电粒子体系的统计性质和传播性质,而动量空间的波函数对于求解这些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计算了轴对称磁场中运动的电子在动量空间的波函数,该方法同样适用于直角坐标和球坐标中该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10.
先秦动量范畴的表达式“数词+动词”具有表达功能上的歧义:可表动量,亦可作为一种从陈述到指称转换的功能结构式。这种蕴涵两种功能的单一结构式在表达上违背了话语交际中的“足量原则”,因此“数+动”结构要么单袁动量,要么只是作为一种从陈述到指称转换的功能结构式。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数+动”结构选择了转变语序——“动+数”结构表动量,在词汇层面,“数+动”结构保持了其造词功能(陈述性〉指称性)。但是由于“数+动”结构在文言中表动量的优势语序不可能完全退出表动量功能的语序集合,在动量范畴演变过程中“数+动”依然存在,在句法层面单表动量范畴的语例增多,在动量词范畴成熟后,“数+动”结构的数词与动量词结合成为普遍用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汇集集箱离散单元控制体的动量方程和三通中直管局部阻力系数的 表达式,利用前人的局部阻力试验结果推导出了表征汇集集箱内流体变质量流动动量交换特性的动量交换系数k的表达式,该表达式与前人动量交换系数的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对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的粒子的动量测量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仔细的讨论,补充了量子力学教材中对这个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动量积分定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导出了描述楔形钝体二锥绕流回流区特性的方程组。该方程组将回流区长度、钝体锥角以及钝体、喷口边宽比联系在一起。用迭代法求解方程。所得结果表明:回流区无因次长度l/d随钝体、喷口边宽比d/b。作单调降变化,随钝体锥角θ的变化是先增后降;另外,d/b。的减少或者θ的增大会引起无因次物理量(2△ρ/ρu_0~2)和(2τ_p/ρu_0~2)的增大。与有限的实验结果比较发现:理论和实验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在经典力学框架下,推导出了既有平动、又有转动的一般非惯性系中动量定理的表达式。讨论了一般非惯性系中动量守恒的条件。通过考察非惯性系中一个不受相互作用外力的物体系统的运动过程,举例阐述了对“封闭系统”动量守恒的认识。指出了由于惯性力起着与外力相同的作用,因此相对于非惯性系,封闭的物体系统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苏轼“笔所未到气已吞”的美学观点切入,重点阐述“势”在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的美学内涵。一、古代书论家对“势”的美学界定。二、从中外古今众多理论家的阐述中,深化对“势”美学内涵的阐释。三、当代对书法之“势”的认识所存在的误区及其产生原因与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经典力学中的中心力场中,除了能量E和角动量L两个运动积分外,还存在着第三个运动积分,即Runge-Lenz矢量,该矢量可算符化。以各向同性谐振子为例,运用Runge-Lenz矢量简洁地求解出量子力学中另一类典型问题——谐振子的能级公式,与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结果一致,从中可看出用Runge-Lenz矢量处理问题的简洁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不可压流体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为基础,将分支管流速作为未知量,建立推进算法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在推进计算的每一步中,只需要求解关于分支管流速的代数方程,计算过程简单,易于收敛.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算法适用于L型集箱系统的并联管组水动力计算.  相似文献   

18.
赤壁之战后 ,孙权基于巩固孙刘联盟的考虑 ,建都建业。随着孙、刘关系的紧张 ,孙权移都武昌 ,为击败刘备集团、巩固长江上游局势奠定了基础。夷陵之战后 ,孙权为了维持与蜀汉的联盟关系 ,还都于建业。蜀汉灭亡后不久 ,孙皓即从建业移都武昌 ,以增强对北方政权的防御力量 ,然由于江东大族的反对 ,他不得不撤还建业。孙吴两次建都与撤都武昌的事实说明 ,决定孙吴建都地点的是政治、军事因素 ,而不是传统所谓的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