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要您进入新疆天山山区,无论春、夏、秋、冬,都会遇到天山珍禽--雪鸡。雪鸡属鸟纲鸡形目,体形如鸡,成鸟体重一般有二三斤。它们通常活动在海拔3700-4000米左右的雪线下与松林上缘处.一年内,常随季节变化而垂直迁徙。春末夏初,雪鸡由大群活动改为6至9只的小群活动。三四月份,它们发情求偶时,多分成雌雄成对活  相似文献   

2.
夏台小忆     
夏台只是一个乡的名字、地处新疆昭苏县。当时它这个称谓使用不多,一般被人俗称为五公社。它和三公社(阿克牙孜)、四公社(查干乌苏)一字并肩,组成了天山北麓最美丽的一条风景线,终点叫波马。 后来我出访过几个国家,见过阿尔卑斯山、洛矶山等一些大山大岭之后我才明白了:夏台、阿克牙孜一直到波马连成的一百多公里天山北麓的蓝松白雪,乃是这个地球上最美的地带。当然人们会不以为然。但是若能列举几十项标准为众山选美,我想不出其他山脉有什么击败天山这一段山体的可能。 唉,夏台,我在你怀里度过的5个月! 夏台又不仅仅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从塔里木盆地的边缘绿洲到群山耸峙的帕米尔深处,从天山脚下到昆仑山麓,这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我国最西部的一个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也是我国唯一的柯尔克孜族的自治地方。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7  相似文献   

4.
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的宗教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地处亚洲大陆中心,因而西方学者把它称为“亚洲腹地(Innermost Asia)”。它的北面是天山;南面是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因其与天山隔盆地南北相望,故汉代的史学家又称之为“南山”;天山、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在盆地的西面相遇,形成一个大的山结,这就是帕米尔高原,汉代称之为“葱岭”;它的东西是吐鲁番盆地,再往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3日,江苏省丹阳市六中迎来了来自天山脚下的首届内地高中班43名新疆学子。从此,丹阳六中拉开了开办内地高中班(简称:内高班)的序幕,而朱万喜校长身上也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民族教育担子。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为游牧民族。其俗,“不尚田作,惟以畜牧为业”,所需农产品主要取自天山南路从事农耕的维吾尔人,所谓“欲粒食,则因粮于回部”。但天山南路的军事政治情况多有变化,且路途遥远,转运不易,“这一供应来源也很不可靠”,所以,为了获取足够的农产品,自巴图尔珲台吉开始,准噶尔的历届首领都曾致力于在天山北路发展农业。在俄国文献中,准噶尔时期天山北路的农业劳动者被称之为“布哈拉人”。明清之际到过准噶尔的俄使阿勃拉莫夫  相似文献   

7.
地处天山峡谷中的乌和公路66公里处驻守着新疆军区某部。每当有牧民转场到天山后峡,这儿的人就会告诉他:有事就去找“66”部队。“66”驻地一带风大天寒,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多年来,这个部队努力为牧民做好事,成了牧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伙伴。过去,牧民买粮要骑马到40公里外的永丰粮店,很不方便。部队根据驻地牧民的需要,腾出了500多平方米的房子,帮他们办起了粮食分店,定期派车拉运牧民所需要的粮食。后来,又办  相似文献   

8.
葛逻禄有狭、中、广三义,分指药勿葛部落、炽俟集团(炽俟国)和葛逻禄集团。药勿葛部落所在的炽俟集团原分布在今果子沟以东的中天山北麓地区。649年药勿葛部降唐,713—741年间转为回鹘属部。唐朝于649年在葛逻禄、悒怛二部置葛逻州,657年或658年又在葛逻禄集团分设阴山、大漠和玄池等三州都督府。其中阴山都督府设在分布于今伊犁地区的谋落部,大漠都督府设在分布于今果子沟以东中天山北麓地区的炽俟部,玄池都督府设在分布于七河地区的踏实力(突骑施)部。后又由大漠州析置金附州都督府,以管理东迁至今乌鲁木齐地区的炽俟百姓。7世纪初至8世纪上半叶,怛逻斯、伊犁河流域和西、中部天山北麓地区由于屡经战乱而引发诸部落频繁迁徙,导致了该地区诸部落交错分布的格局。710年或711年由西、中部天山北麓投唐的葛逻禄和谋落等部落被安置在东天山南麓的伊州,谋落亦因此获"投国的谋落"之别称。后来为回鹘所收的葛逻禄是留居中、东部天山地区的炽俟集团。药勿葛部落于758年移徙西天山南麓,进而据有碎叶、怛逻斯诸城。  相似文献   

9.
魏坚  郑玉  武彤 《中国民族》2023,(5):63-64
在天山北麓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有一条南北宽约60公里的绿洲廊道。这里地势平缓、水源充沛,自然环境优越,丝绸之路新北道自伊吾县翻越天山后即向西穿行于此,唐朝墩古城遗址便坐落于这条天山北麓的东西交通要道之上。在奇台县城东北部水磨河西岸的黄土台地上,唐朝墩古城城址东墙随河道自然地势修筑,北、西、南三面城墙呈直线布局,平面近长方形。因在古城北墙中部有个高台,当地人称其为“唐朝墩”。  相似文献   

10.
伊犁歌声     
如果說,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雪峰,是白云簇拥的,那么,天山怀抱里的伊犁河谷,则是歌声充塞的。我們从烏魯木齐乘飞机西行,一降落在这块美丽富饒的土地上,就象降落在阿肯的人群中,立刻被欢乐的歌声所包圍。  相似文献   

11.
云落在湖里鹰翔在湖里天跌在湖里汽车拐过山脚直上天空太阳的金杯端在东边的山上月亮的银杯端在西边的}_白上探进这深深的酒坛频频举起为银白的天山祝福许是酒劲太醇醉得群山白发冲霄白毡房听呆了白羊群听呆了野果林听呆了阿肯弹琴的手指在天山上洒下柔婉的细雨浪花层盈竖起一百面镜子哪面都映照出天山的圣洁一个哈萨克小姑娘鹰帽上站着个太阳骏马的四蹄奔驰,比光还快牧女的鞭声抓过来,驱赶湖里的白云岸边的羊群所以这里的牧歌格外动情松涛翻涌着湖水翻涌着羊群翻涌着哈萨克女人的花裙翻涌昔翻;甭着天山特有的风情人,一到这里灵魂都纯净了那…  相似文献   

12.
伊犁的绽放     
对于地域广袤、景观多样、山河壮美的新疆而言,伊犁河谷是一个芬芳之地。因为花飞四季,伊犁在新疆乃至整个西北旅游地图上呈现了艳丽多样的色彩。每年三月末,当新疆天山南北基本仍处于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侵扰阶段的时候,温暖的北大西洋暖流给北纬四十度的伊犁河谷悄悄地打开了一扇窗。顶冰花,这种百合科的天山迎春花在伊犁河谷率先闻春而开了。因地处天山北坡海拔1000—1400米的丘陵地带,温润的气候使伊犁库尔德宁山谷的顶冰花最为壮观。灼烈的阳  相似文献   

13.
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天山南路(1680~1697)刘正寅明末清初,兴起于天山以北草原地区的准噶尔汗国开始加紧对天山南路绿洲农业区的侵掠与渗透,特别是17世纪70年代噶尔丹攫取准噶尔最高领导权、统一天山以北地区后,更加积极谋求对外扩张,终于1680年征服了...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学界一直流传着“祁连一名天山”这样一种概念。而且从来没有人对其提出过异议。近年来笔者在学习史地文献过程中,先是对其产生了怀疑,继而又觉得应该全盘否定这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观点。于是不揣冒昧撰写了本文,愿与学界商讨并愿接受海内外方家的指正。 “祁连一名天山”这个提法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见之于册籍,大概始于《西河旧事》,“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祁连一名天山,亦曰白山也……。”  相似文献   

15.
毛兔 《民族论坛》2006,(11):20-21
天山一号冰川,海拔4000米。蜿蜒的盘山公路上,黑压压的一大群牦牛挡住了司机们的去路。一个二十多岁的蒙古族小伙子骑着马熟练地驱赶着牛群,强壮的牦牛在他简单的吆喝声中顺从地让开了一条路,司机和牧民各自上路,身后的漫天尘土在天山山脉的峡谷中飞扬。这是新疆牧民春季转场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在新疆,每到秋季、春季,牧民都要赶着牲畜由夏牧场转移至冬牧场,或由冬牧场转移至夏牧场,这个过程叫“转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属山地牧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北的北疆和南疆西部山区。随山地海拔的变化,从低处的荒漠到高山草地,形…  相似文献   

16.
辽阔的新疆大地,是祖国的聚宝盆。物产知多少?数也数不清。境内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三大山系以及它们所环抱的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三大盆地和若干小盆地,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天山以产铁、锰、煤、磷为主,阿尔泰山以产金、云母、稀有金属为主,昆仑山以产宝石、玉  相似文献   

17.
九月宁夏川,塞上金凤鸣九洲,贺兰翘首望天涯。4年前,民族团结的圣火从雪域高原,长城脚下传递到塞上江南,宁夏570万各族儿女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期盼,终于在9月迎来了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从华北平原到林海雪原,渤海之滨到西部天山,宝岛台湾到苍山耳海,华夏儿女蹁跹而来,铸就了这辉煌的时刻……  相似文献   

18.
新疆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共同创作、策划的《天山欢歌》,是一台不可多得的高水平的歌舞节目,各民族的艺术家们以歌舞艺术形式热情歌颂改革开放,民族团结,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族人民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整台节目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情满天山,有维吾尔族鼓乐舞蹈《天山鼓韵》、维吾尔族女子集体舞《铃销舞》、女子独舞《达板城的姑娘》、民间舞蹈《纳孜尔库姆》、维吾尔族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柯尔克孜族歌曲《牧马少年》。第二部分──七彩霓虹,有蒙古族歌曲《青松树下的恋情》、回族歌曲《幸福的大道上往前走》、乌…  相似文献   

19.
昌吉回族自治州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在这短暂的十年间,自治州的各民族人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引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使自治州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自治州的史册写下了崭新的一页。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的东南缘,东起天山  相似文献   

20.
铁勒国史钩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世纪初,天山以北曾经建立过一个强大的铁勒汗国,与高昌国的麹氏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丝绸之路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存在的时间十分短促,地域又远离中原,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不多,始终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今据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对铁勒国史进行一些探索,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